首页 » 经分别 » 经分别全文在线阅读

三十舍堕

关灯直达底部

诸大姊!今诵出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

舍堕 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六群比丘尼积蓄多钵,诸人巡礼精舍见此,讥嫌非难:“何以诸比丘尼积蓄多钵耶?比丘尼为钵商或开陶器店耶?”诸比丘尼闻彼等诸人之……非难。彼等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六群比丘尼积蓄钵耶?”……乃至……“诸比丘!六群比丘尼实积蓄钵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耶?诸比丘!比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积蓄钵者,尼萨耆波逸提。”

(一)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a'“积蓄”者,不执持、不净施[之物为蓄]。

“钵”者,有二种钵:铁钵和泥钵。钵之类有三:大钵、中钵、小钵。大钵可容半阿罗迦量之饭与四分之一量可食物,或与此相称之羹菜。中钵可容那利量之饭与四分之一量可食物,或与此相称之羹菜。小钵可容跋陀量之饭与四分之一量可食物,或与此相称之羹菜。比此更大或更小者,非钵也。

a “尼萨耆”者,[一夜蓄]至夜明即尼萨耆,应舍于僧、别众或一比丘尼。“诸比丘!应如是舍:

其比丘尼至僧伽处已,偏袒右肩,礼上座比丘尼足,胡跪合掌白如是:

‘诸大姊!此钵由我蓄过一夜,应舍之,我以此舍于僧。’

舍已,自白忏悔其罪。应由一聪明贤能之比丘尼摄受其罪[之忏悔],还与所舍之钵:

‘大姊僧!请听!此钵乃某甲比丘尼之舍堕钵,已舍于僧。若僧时机可者,则僧当以此钵还与某甲比丘尼。’

[或]其比丘尼至众多之比丘尼处,偏袒右肩,礼上座比丘尼足,胡跪合掌白如是:

‘诸大姊!此钵由我蓄过一夜,应舍之,我以此舍于诸大姊。’

舍已,自白忏悔其罪。应由一聪明贤能之比丘尼摄受其罪[之忏悔],还与所舍之钵:

‘诸大姊僧!请听!此钵乃某甲比丘尼之舍堕钵,已舍于诸大姊。若诸大姊时机可者,诸大姊!此钵还与某甲比丘尼。’

[或]其比丘尼至一比丘尼处,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如是:

‘大姊!此钵由我蓄过一夜,应舍之,我以此舍于大姊。’

舍已,自白忏悔其罪。其比丘尼摄受其罪之忏悔,还与所舍之钵。[言]:

‘我以此钵与大姊。’”

(二)

于过夜有过夜想者,舍堕。于过夜有疑想者,舍堕。于过夜有非过夜想者,舍堕。于非受持有受持想者,舍堕。于不说净有说净想者,舍堕。于不遣与有遣与想者,舍堕。于不失有失想、不坏有坏想、不烧有烧想、不夺有夺想者,舍堕。舍堕钵,不舍而受用者,突吉罗。

未过一夜有过想者,突吉罗。未过一夜有疑想者,突吉罗。未过一夜有不过想者,不犯也。

(三)

于夜明以前受持、说净、遣与、失、坏、烧、被夺而取[钵]者,以亲厚想取,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其时,六群比丘尼舍钵不还与。以[此事]白世尊。“诸比丘!不得不还与舍钵,不还与者,突吉罗。”

舍堕 二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众多比丘尼于村中住处安居竟,具戒、具威仪,[着]弊衣、破衣至舍卫城。优婆塞见此诸比丘尼曰:“诸比丘尼具戒……破衣,此诸比丘尼遭贼。”乃以非时衣施予比丘尼僧伽。偷兰难陀比丘尼曰:“我等行迦絺那衣式,[是故]时衣也。”执持而分配之。优婆塞等见诸比丘尼而作是言:“诸大姊得衣耶?”“贤者!我等未得衣,偷兰难陀比丘尼言:‘我等行迦絺那衣式,系时衣。’而执持分配之。”

优婆塞等讥嫌非难:“何以尊姊偷兰难陀以非时衣为时衣,执持而分配耶?”诸比丘尼闻彼等……非难。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尊姊偷兰难陀……分配耶?”于是,诸比丘尼以此事语诸比丘。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诸比丘!偷兰难陀尼实……分配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偷兰难陀比丘尼……分配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以非时衣为时衣而执持分配者,尼萨耆波逸提。”

(一)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非时衣”者,不行迦絺那衣式时,于十一个月中得者;行迦絺那衣式时,于七个月中得者;时中被指名而与者,此名非时衣。

谓“时衣”而执持分配者,其作为时,突吉罗;已得者,舍堕。应舍于僧、别众或一比丘尼。“诸比丘!应如是舍:‘诸大姊!此非时衣由我作时衣执持而分配,为舍堕衣,我以此舍于僧伽……’……乃至……‘……还与。’……乃至……‘别众还与。’……乃至……‘……还与大姊。’”

(二)

于非时衣有非时衣想,谓“时衣”而执持分配者,舍堕。于非时衣有疑想……突吉罗。于非时衣有时衣想……不犯也。于时衣有非时衣想者,突吉罗。于时衣有疑想者,突吉罗。于时衣有时衣想者,不犯也。

(三)

于非时衣有非时衣想而分配、于时衣有时衣想而分配,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三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与一比丘尼交换衣而用。时,其比丘尼将衣折叠而藏置。偷兰难陀比丘尼询其比丘尼曰:“妹!汝与我交换之衣在何处耶?”于是,其比丘尼持来示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言其比丘尼曰:“妹!取汝之衣,其衣给我。汝衣属汝,我衣属我。其衣给我,汝自取去。”而夺之。

其比丘尼以此事告诸比丘尼。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尊姊偷兰难陀与比丘尼交换衣,而后夺之耶?”于是,诸比丘尼以此事语诸比丘。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诸比丘!偷兰难陀比丘尼实……夺之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偷兰难陀比丘尼……夺之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与比丘尼交换衣,而后彼比丘尼作如是言:‘妹!取汝之衣,其衣给我。汝衣属汝,我衣属我。其衣给我,汝自取去。’而夺之或令夺者,尼萨耆波逸提。”

(一)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与比丘尼”者,与其他之比丘尼。

a “交换”者,以小换大或以大换小。

a'“衣”者,六种衣中之一衣,应说净之最下量[以上]者。

“夺”者,自夺者,舍堕。

“令夺”者,令他者,突吉罗。一次令而屡次夺者,舍堕。应舍于僧、别众或一比丘尼。

“诸比丘!应如是舍:‘大姊!此衣为我与比丘尼交换而后夺之,为舍堕衣,我以此舍于僧。’……乃至……‘……[僧]还与。’……乃至……‘……[别众]还与。’……乃至……‘我还与……。’”

(二)

于受具戒者有受具戒者想,交换衣后而夺之或令夺者,舍堕。于受具戒者有疑想……于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舍堕。其他资具之交换而夺或令夺者,突吉罗。与未受具戒者以衣或其他之资具交换后而夺或令夺者,突吉罗。于未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者,突吉罗。于未受具戒者有疑想者,突吉罗。于受具戒者有未受具戒者想者,突吉罗。

(三)

或彼尼施与、或彼尼之亲友取之,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四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偷兰难陀比丘尼患病。时,一优婆塞至偷兰难陀比丘尼处。至已,言偷兰难陀比丘尼曰:“尊姊!有何不安乐耶?应持来何物耶?”“贤者!我欲熟酥。”于是,彼优婆塞由商家持来一迦哈波拏[钱]之熟酥,施与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言:“贤者!我不欲熟酥,我欲胡麻油。”于是,彼优婆塞至该商家而作是言:“贤者!尊姊非欲熟酥而欲胡麻油,汝取熟酥而与胡麻油。”“贤者!若我等卖出物品倘复受取,我等之物品何时可卖耶?付熟酥之钱,则持去熟酥;卿持来胡麻油钱,即持去胡麻油。”

于是,彼优婆塞讥嫌非难:“何以尊姊偷兰难陀先乞此而后乞彼耶?”诸比丘尼闻优婆塞……非难。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于是,彼诸尼以此事告比丘等。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诸比丘!偷兰难陀比丘尼实先乞此而后乞彼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偷兰难陀比丘尼……乞彼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先乞此而后乞彼者,尼萨耆波逸提。”

(一)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乞此”者,先求乞某物。

“乞彼”者,后乞其他某物,乞者,突吉罗。得者,舍堕。应舍于僧、别众或一比丘尼。

“诸比丘!应如是舍:‘大姊等!由我乞此,而后乞彼,为[所得之]舍堕物,我以此舍于僧……乃至……还与……乃至……还与……乃至……我还与大姊。’”

(二)

于此有此想而乞彼者,舍堕。于此有疑想……于此有非此想……舍堕。于非此有此想而乞彼者,突吉罗。于非此有疑想而乞彼者,突吉罗。于非此有非此想者,不犯也。

乞此物[不足]又乞彼、乞[可成一套之]其他之物、[谓他物比较有利得]以示利益而乞,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五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偷兰难陀比丘尼患病。时,一优婆塞至偷兰难陀比丘尼处而作是言:“尊姊!堪忍否?得过否?”“贤者!我不堪忍!不得过!”“尊姊!我当于某商家寄存一迦哈波拏[钱],师倘有所需,即令持来。”偷兰难陀比丘尼命一式叉摩那曰:“式叉摩那!汝至某商家取一迦哈波拏之胡麻油来。”于是,式叉摩那从彼商家持来一迦哈波拏之胡麻油来与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言:“式叉摩那!我不欲胡麻油,我欲熟酥。”于是,式叉摩那至商家言彼商人曰:“贤者!尊姊不欲胡麻油而欲熟酥,请将胡麻油换成熟酥。”“尊妹!我等卖出物品倘复受取……持胡麻油钱来,则持胡麻油去;持熟酥钱来,则持熟酥去。”于是,式叉摩那站立哭泣,比丘尼等询式叉摩那曰:“式叉摩那!汝何故泣耶?”该式叉摩那以此事告诸比丘尼。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尊姊偷兰难陀购此而后换彼耶?”……乃至……“诸比丘!实……[参照舍堕四.一。‘乞’换为‘购’]……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购此而后换购彼者,尼萨耆波逸提。”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购此而后”者,购何种之物……[参照舍堕四.二。“乞”换“购”]……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六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诸优婆塞为比丘尼僧伽之衣而随意募捐后,将资财寄于某衣商家,至比丘尼等处而作是言:“诸尊姊!已为作衣而存资财于某衣商家,[由尊姊等]从彼处持衣分配!”诸比丘尼却以其资财购药而受用。优婆塞等知而讥嫌……乃至……“何以诸比丘尼,使用已为僧伽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而转]购他物耶?”诸比丘尼闻彼优婆塞之非难。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诸比丘尼……购他物耶?”……乃至……“诸比丘!比丘尼等实……购他物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比丘尼等……购他物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若使用已为僧伽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而购他物者,尼萨耆波逸提。”

(一)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a “为僧伽”者,为僧伽而非为别众,非为一比丘尼也。

a'“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者,使用为此而施与之资财。

“购他物”者,购所指定施与物以外之他物。购[之动作],突吉罗;已购得者,舍堕。应舍于僧、别众或一比丘尼。“诸比丘!应如是舍:‘尊姊等!此系使用已为僧伽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购此物,为舍堕物,我以此舍于僧。’……乃至……‘……[僧]当还与。’……乃至……‘……[别众]还与。’……乃至……‘我还与尊姊。’”

(二)

于为此施与物有为此施与物想而[转]购他物者,舍堕。于为此施与物有疑想……于为此施与物有非为此施与物想……舍堕。得舍堕物者,应用于所施与之处。于非为此施与有为此施与想者,突吉罗。于非为此施与有非为此施与想者,不犯也。

(三)

以[购此]所余用以购[他]、问施主而[转]用、事故时,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七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诸优婆塞为比丘尼僧伽作衣而随意集资财,将其资财寄于一衣商家,而后至诸比丘尼处作如是言:“诸尊姊!为作衣之资财已存放于某衣商家,[请尊姊等]从彼处持衣来分配。”诸比丘尼使用其资财,又自乞[所得作衣之资财]购药受用。优婆塞得知而讥嫌非难:“何以诸比丘尼使用已为僧伽指定某物而施予之资财,又自乞而购他物耶?”……乃至……“诸比丘!比丘尼等实……购他物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比丘尼等……购他物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若使用已为僧伽指定某物而施予之资财,又自乞而购他物者,尼萨耆波逸提。”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a'“为僧伽”者,……。

“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者,……。

a “自乞”者,自求也。

“购他物”者,……[参照舍堕六.二(一)~(三)。添入“自乞”]……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八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依属于众社房舍而居之比丘尼等,穷于粥。时,其众社为施与诸比丘尼之粥随意集资财,资财寄于商家后,至诸比丘尼处作如是言:“尊姊等!为粥所备之资财已寄于某商家,可由彼处持米煮粥以用之!”比丘尼等却以资财购药受用。时,其众社知之而讥嫌非难:“何以比丘尼等使用为大众所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而购他物耶?”……乃至……“诸比丘!比丘尼等实……购他物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比丘尼等……购他物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若使用已为大众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而购他物者,尼萨耆波逸提。”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者,为某物而施与。

“购他物”者,……[参照舍堕六.二(一)~(三)。“僧伽”换为“大众”]……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九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依属众社房舍而住之比丘尼等[参照舍堕八.一]……“……受用。”诸比丘尼以此资财,又自乞[之资财]购药受用,其时众社知之[参照舍堕八.一。加入“自乞”]……“……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若使用已为大众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又自乞而购他物者,尼萨耆波逸提。”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a “为大众”者,……。

a'“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者,……“自乞”者,自求也。“购他物”者,……[参照舍堕六.二(一)~(三)。“僧伽”换为“大众”]……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一〇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偷兰难陀比丘尼是多闻者、诵出者,而善能说法,甚受大众敬爱。其时,偷兰难陀比丘尼之房舍破坏,诸人对偷兰难陀比丘尼作是言:“尊姊!汝等房舍何故破坏耶?”“贤者!无施与者、无造作者。”于是,诸人为偷兰难陀比丘尼之房舍随意筹款,并以此所得资财,施与偷兰难陀比丘尼。偷兰难陀比丘尼将施与之资财以及自乞者购药受用。诸人知此而讥嫌非难:“何以尊姊偷兰难陀以指定某物而施与个人之资财购他物耶?”……乃至……“诸比丘!偷兰难陀比丘尼实……购他物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偷兰难陀比丘尼……购他物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尼,若使用指定某物而施与个人之资财,又自乞而购他物者,尼萨耆波逸提。”

“任何”者,……比丘尼之意。

“指定某物而施与[……]之资财”者,……“个人”者,于一比丘尼,非僧伽、非别众也。

“自乞”者,自求也。

“购他物”者,……[同前。“僧伽”换为“个人……又自乞”]……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一一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偷兰难陀比丘尼是多闻者、诵出者,而善能说法。其时,拘萨罗国波斯匿王于寒时,着高价之毛衣,至偷兰难陀比丘尼处。至已,对其尼问讯而坐一面。偷兰难陀比丘尼对于一面坐之拘萨罗国波斯匿王说法……令生欢喜。其时,拘萨罗国波斯匿王闻偷兰难陀比丘尼说法而生欢喜,对偷兰难陀比丘尼曰:“尊姊!请言所欲。”“大王!若欲施与,请将此毛衣相赠。”于是,拘萨罗国波斯匿王即以毛衣赠与偷兰难陀比丘尼,起座问讯,右绕而去。

诸人讥嫌非难:“此比丘尼多欲而不知足,何故乞王之毛衣耶?”诸比丘尼闻此诸人……非难。诸比丘尼中少欲者……非难:“何以尊姊偷兰难陀比丘尼乞王之毛衣耶?”……乃至……“诸比丘!偷兰难陀比丘尼实乞王之毛衣耶?”“实然!世尊!”佛世尊呵责:“诸比丘!何以偷兰难陀比丘尼乞王之毛衣耶?诸比丘!此非令未信者生信……诵此学处——

比丘尼若求重衣者,最高可求[值]四康沙量之物,若过此者,尼萨耆波逸提。”

(一)

a “求”者,乞也。

a'“重衣”者,天寒时之外衣。

“最高可求四康沙”者,价值十六迦哈波拏。

“若过此”者,乞求过此以上之物,求者,突吉罗。得者,舍堕。应舍于僧、别众或一比丘尼。

“诸比丘!应如是舍:‘尊姊等!此重衣乃由我求过四康沙以上者,应舍之。我今以此舍于僧。’……乃至……‘……[别众]还与。’……乃至……‘……我还与尊姊。’”

(二)

于过四康沙有过想而求之者,舍堕。于过四康沙有疑想……于过四康沙有以下想而求之者,舍堕。于四康沙以下有过想者,突吉罗。于四康沙以下有疑想者,突吉罗。于四康沙以下有以下想者,不犯也。

(三)

求最高四康沙之物、求四康沙以下之物、亲戚自言以己物施与、为他人求时、由己之财时、欲乞高贵者而得便宜者时,痴狂者、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舍堕 一二

尔时,佛世尊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其时,偷兰难陀比丘尼多闻而……[参照舍堕一一.一。“寒时”换为“热时”,“毛衣”换为“麻衣”]……“……诵此学处——

比丘尼若求轻衣者,最高可求[值]二康沙半之物,若过此者,尼萨耆波逸提。”

(一)

a “求”者,乞也。

a'“轻衣”者,天热时之外衣。

“最高可求[值]二康沙半”者,求价值十迦哈波拏之物。“若过此者……[参照舍堕一一.二。‘重衣、最高四康沙以上之物’换为‘最高二康沙半、二康沙半以下’]……”……不犯也。

(二)

求最高二康沙半之物、求二康沙半以下之物……最初之犯行者,不犯也。

诸大姊!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已诵竟。于此,我今问诸大姊:“于此事得清净耶?”再问:“于此事得清净耶?”三次问:“于此事得清净耶?”今诸大姊于此事得清净,是故默然,我如是知解。

———三十尼萨耆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