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 »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全文在线阅读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第一章 长袖善舞的艺术——如何被领导和同事认可 四、珍惜在办公室的每一分钟

关灯直达底部

1.每天空耗八个小时,是幸运的吗

石头前些天见到一位研究生同学,她刚当妈妈不久,休完产假继续回到一家券商打拼。一边备奶、一边工作,长距离通勤、家庭琐事、工作压力让她显得十分憔悴。

显然最近她对现状并不满意。她说,特别羡慕一个闺蜜,觉得人家闺蜜特别幸运,家里有实力,人脉广、不差钱,一毕业就给安排进某金融单位供起来。每天九点多到就行,逛逛淘宝、看看小说、照照镜子、打扮打扮,发发呆,熬到下午四点多,拍拍屁股,开着豪车一溜烟闪人了,日子爽到不要不要的。

石头不解,问:不好好上班在那干啥,她单位工资高?她只是想挣工资养活自己?

同学说:不需要,家里几千万元,不需要她挣钱,而且那单位是个事业单位,工资也不高。

石头不解,又问:我不懂,大白天的,每天最珍贵的八个小时都待在单位,不缺钱,也不想干,精力耗了,时间花了,却坚守在一件对自己毫无意义——无物质意义、无精神意义的事情上,你把这也当作是一种幸运?

同学琢磨了一下,恍然大悟,是啊,她要是不缺钱,还不如去游山玩水,浪费这时间干啥,而且每天开车上下班也怪累的,难道是想到单位找点精神寄托?

石头觉得不是,找精神寄托还迟到早退?她显然从没想过要融入其中。

无论她有什么理由,日子过得怎样奢侈舒坦,在石头看来,坚持不懈地把时间投入到一件占用了自己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却又对自己没有所谓的事情上,无论如何也说不上幸运。这份投入对她来说没有物质收获(微不足道),没有精神收获,没有社会关系收获,消耗了热量和时间,最后是个零蛋。

事实上,每一天,清醒的时间都很珍贵,刨去睡觉吃饭,精干顶事的时间也就十个小时左右。不会再多了,这一点全职准备考试的人可能最有体会,石头考研期间学习时间极限是十个小时,再多就是低效的空转。那时候还是二十啷当岁,年轻气盛,涮肉一次性吃十几盘的年岁,今天,有效时间只能是更少。

就这可怜的十个小时,这位女士还要花去八个小时买空气,花了最重要的时间干了最无关紧要的事,可悲,不值得羡慕。如果淘宝对她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我倒建议她全职淘宝、打扮、自拍,不但自嗨,说不定还能成个网红。

逻辑严密地批判了这位做亏本买卖的女士,石头不能不想到自己一天中精干十小时中的八小时——在办公室里度过的八小时,有没有意义,有没有积累,是不是干了最重要的事。

首先,石头的物质收获是很大的,没有单位给我发的这大几千块,今天中午就不能一边啃卤鸡爪一边喝啤酒,况且,石头是圆脸,也并没有成为网红必备的长睫毛和蛇精脸。这决定了石头只能老老实实找份工作,在单位里,在办公室里消耗掉这八小时。

其次,石头做得不好,八小时里做的,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很多甚至是不重要的事,有推脱、有逃避、有浪费。

稿子任务来了,咋又是总结,我还能写出个花来不成?看着烦,先去天涯看看八卦,一不留神下班了,只能来个挑灯夜战。

有工作要协调了,一看十几个电话要打,里面还有老张,每次给他打电话都被噎得够呛,烦,先去翻翻杂志,一不留神下班了,得了,明天再联系吧。

买了一本《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想着下午一定要认真研读,做好笔记,大幅提升公文写作水平。微信群里哪个没眼色的发了好几个搞笑视频,一轮看过去,一不留神下班了,嗯,下次有时间再研究吧。

吓人,细细算来,原来石头的时间投入和效果产出也并没有达到最佳,用大好的时间干了很多屁事,却不自知。

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出于各种层次的需要,接受了现在的工作,每天花八个小时坐在办公室的座位上,为生存、为致富、为发展、为地位、为兴趣、为热情,都很好,都没问题。

只是请了解,这八个小时是你最精华、珍贵的八小时。很明显,拿精华的时间干重要的事,容易干成,完成了重要的事,自己也变得重要;拿精华的时间干不重要的事,你不会有时间干重要的事,也就做不成什么重要的事;那我拿不精华的时间干重要的事呢?你也说了那是垃圾时间,能干成什么事?

什么事是重要的事?我该用这珍贵的八小时干点什么重要的事?

这个问题相当于没问,这是工作时间,绝大多数时间你只能干工作的事,你非要说你牛,工作时间不工作可以跑出去开滴滴专车,领导还不管你,那当我没说。

要做到在最好的时间做重要的事,让每天这黄金八小时过得有点意义,有且只有一条路,把工作当成是最重要的事情,投入全部的身心和精力,完成工作、琢磨工作、提升工作、热情工作。要是没做到,你就是在浪费精华的时间,摧残精华的生命。

所以啊,莫要再说“工作真没意思”“庙太小,我怀才不遇”“我讨厌开会”“我讨厌写稿子”“我讨厌那个领导,懒得给他干事”“同事都不是好人,环境太差”这种话了吧,既然待在这,既然干着这摊子事,还没要辞职,还没法走人,就一定用心干,往好了干,否则,你忙忙叨叨费这时间干啥,来来回回费这事作甚。

你以为你只是松弛了些、放松了点?其实你得不偿失,把80%的自己都造没了,离一事无成,只差那么一点而已。

2.即使靠专业吃饭,做人也是你一辈子的事业

在办公室,大部分时间我们都在做联系、协调的工作,而不是画图纸、编程序、算报表,这样整天跟人打交道,而不是靠专业吃饭,对我们的人生到底有无增益?石头觉得,即使是靠专业吃饭,做人也永远是一辈子的事业,是第一事业。办公室工作对我们办事、为人的历练,绝对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一次,石头把一篇讲如何与领导交往的文章,在某个群里分享,一位群友“耿直姐”@我:“虽然描述得很对,看着着实无聊。一点小心思全在如何取悦于人,如何光鲜其表上,日复一日,这样的计算比较,就算磨得八面玲珑,对真实的自己、对别人,又有什么价值?”

石头从来都很不屑这种认为做人无用、做好真我即可的论调,但为了维护群的安定团结,当然也出于高于这位“耿直姐”的交往技术,只是简单回复:“说得很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对很多人来说,这就是工作,有些人工作是养猪,有些人工作是种田,有些人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都有。”

这样的回复当然挑不出毛病,“耿直姐”也只能点赞,小小的群里又恢复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由此小事亦可见,做人和说话的技巧,绝非“耿直姐”脑中乌烟瘴气的糟粕,而是大大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

事实上,“耿直姐”们坚信的,“做好自己、提升价值、专业过硬、独善其身”就能屹立于这个世界的信条拥簇者众多,他们相信和外界的交流并不重要,他们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他们相信“内向者优势”,他们相信“我不在乎别人的感受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纯洁”,等等。

总之,这群人立足于“做好自己就好”,遵从内心才是自尊自爱,要是谁热爱去琢磨别人,就是道德败坏,就是谄媚。

说实话,石头尊敬这样有态度的人,风骨是一种看上去很美的东西,是极其稀缺的。但是,石头还是要说:同志,我不知道谁骗了你,但你确实被骗了,且一骗就是好多年。

会做人到底有无价值?当然,对绝大多数办公室人来说,这不是问题,办公室人干的就是沟通、联络的活计,工作对象就是人,不做人,做鬼?

那么,对于那些坚信自己专业过硬、能力超强、不可或缺,也就是靠手艺吃饭的人来说,做人要不要投入精力?有无意义?

让石头坚信做人和做事一样,都需努力一辈子的,是以下一件事。

那时石头还在读书,有次学院组织对外招生面试,我作为工作人员和一位年届八旬的学科泰斗分在一组。这位老泰斗著作等身,是某学科的奠基人,石头实在想不出还能有谁比他更堪称“靠本事吃饭、凭专业立身”的典范。

面试结束后,按照程序需要每位考官当场签字确认。我却疏忽,遗漏了这位泰斗,石头忐忑地拨通了他家里的电话,内心不安,这完全是我的工作失误,却还要给老先生添麻烦,指不定他会怎样骂我。

万万没想到,老泰斗毫无不快和犹豫,斩钉截铁且和蔼可亲地让我到他家里找他补签名字。更让石头震惊的是,补签之后,他一直把我送到他楼里的电梯里,直到电梯关上还在挥手向我告别。

要知道,在这之前,我和老泰斗素无交集,连他的课都没上过。这件事对石头的影响和震动极大,学界泰斗、耄耋之年尚能如此,作为青年又怎么能不怀揣一颗谦卑的心去处世?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为人?

工作之后,接触的各行各业的“人尖子”多了,我的感觉更加确定和强烈——做人本应就是一辈子的事,即使是在完完全全靠专业吃饭的行业、领域,其中的执牛耳者,有本事是一方面,99%也都是做人的翘楚,有着三言两语即让你如沐春风、肝脑涂地的本事。

前一阵有篇“汪涵的朋友圈到底有多牛”的文章,在网上流传,说的是刘涛赴丹麦哥本哈根工作,房间被盗,价值400万元首饰等物品不翼而飞,手足无措的她只好发微博求助。汪涵得知消息后,立即亲自致电丹麦驻华大使馆,警方介入调查并追回首饰。文章借此梳理了汪涵在政商娱等界的人脉,结果发现因为他重情重义,体贴关怀的强大人格魅力,和很多大佬成了朋友。

汪涵高明在哪?会做人呗。天天兄弟的小五回韩国服兵役,他能做到私下给小五一张银行卡,帮助小五的妈妈和姐姐在小五入伍期间渡过难关,并叮嘱小五“服完兵役后火速回归”;和普通观众站到玻璃门前,他能做到,拉开门,并没有走进去,而是十分恭敬地侧身在一边,用一种十分沉稳的语气跟观众说:“快进去吧,节目快要开始录制了。”这是怎样一种为人处事的功力?!

现在可以提问了:是口才好,还是会做人,让汪涵走到现在?到底是哪个因素成就了他?石头甚至觉得,七分做人、三分口才。辩论队能说会道的人多了,汪涵咋只有一个?

确实,不能否认,有些不世出的天才,不需要做人,不需要理解人际是什么,他们本身就在开创人际的中心和热点,他们只需要独自牛气。比如牛顿,自恃高才,一辈子没有朋友,没结过婚,还跟同时代的科学家虎克、莱布尼茨斗得鸡毛鸭血,还是名垂青史。但,他同时也是人类科学史上若干重要学科的奠基者,一个人横霸了四五个领域,他死的时候,欧洲名流蜂拥伦敦,英国名流以给他扶柩为荣。你行吗?

况且,牛顿并非不食人间烟火,对领导,他还是高度尊重的,对名誉,他也是多多益善的。所以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被英女王封了爵位成了贵族的平民科学家,还当上了英国皇家造币局局长兼皇家学会会长。

你是否知道,微积分发明者的桂冠之所以戴在了牛顿而不是莱布尼茨的头上,就是因为牛顿领导的皇家学会做出了这样的认定。他的名垂青史,固然在于他的杰出科学贡献,与此同时,他善于经营,也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扯远了,稍等,再扯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即使是靠精湛的手艺和技能出类拔萃的那群人,也并非像你想象,或他们自己一直宣称的那样,靠的只是“1%的天才加上99%的汗水”,认真对待社会关系,一辈子做好人、会做人,对真实的自己、对别人,都有重要的价值。这,大概就是我们用心在办公室历练的最大收获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