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 »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底层方法

关灯直达底部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学习临界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深度思考的过程。前一段时间正好在朋友圈流行一篇文章,叫《深度思考比勤奋更重要》。这篇文章提到一个观点:人们“不能深度思考的根本原因是见识少,知识积累量不够”。这个观点就有意思了。你的见识多了,知识积累量多了,就能够自动深度思考了吗?

在我看来,“见识的多少和知识量的积累”与能否深度思考,关系并没有那么大,至少谈不上是“根本原因”,因为深度思考根本不是“肤浅思考”的积累结果——它们根本就是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在肤浅思考的认知前提下,通过增长见识和扩大知识量,一个人不大可能变得思考深刻。

我们上学时,班里可能都有这样一位同学:每天班里看书最刻苦、放学回家最晚的是他,而考试成绩靠后的人里也总有他。

我们常常把学习当作一件很正式的事情:要端正地读书,最好是在课堂里面,有老师讲解。事实上,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因为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在自己的假设下做出的。

这里有一个本书中会反复出现的重要概念:“假设”。我们的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思考肤浅,也是在某个错误假设指导下行动的结果。而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让我们在正确的假设下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所以,学习临界知识其实也就是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其实是复盘我们每天的生活: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过去的假设是否正确,并考虑应该如何改进,以便在未来以更正确的假设指导自己的决策和行为。

比如,我们想要让自己的公众号更加受欢迎,就不能只是天天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看《10W+文章技巧》,而不沉下心研究,并问自己:昨天文章为什么访问量低,有哪些可能原因?如果在哪个环节做出改变,下次可能会有效果?这样不断复盘、反思,才能更好地理解你学习的那些知识。

有时候,向外求,不如向内求。我们越是想要提升自己,越是订阅各种公众号、看技巧文章、买畅销书籍、参加牛人分享,反而越少关注自己本身:临到自己,生活似乎照旧。就像韩寒说的,听过太多大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让自己安静,向内求。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静静地坐下来回顾一天: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开心?为什么?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没处理好?为什么?假如我没有这么做会怎样?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

大多数人根本没有花时间反思。我们以为知道关于自己的一切,但是很可能我们最不了解的就是我们自己。知乎上甚至有人这样说:“回顾自己的过去,总的来说是个坏习惯。”就像我们小时候看自己的日记一样:好像没有什么用处。是啊,过去的事情,再看还有什么意义呢?今天的活儿还没做完呢。可是,如果这样下去,我们就是一直拿过去的假设来过今天的日子,却在期待未来全新的不同。这可能吗?

在我看来,我们过去的经历是一篇篇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写满了我们的错误假设和生活灵感的文章。只不过,只有通过精心的筛选和仔细的加工,这些经历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宝典,指引我们之后的道路,而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我们加速改变旧假设、发现新假设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在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

那具体应该怎么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呢?我最常用的方法有三个:反思、以教为学和刻意练习。

反思:提升知识掌握的层次

前面提到,要真正快速学习,不是一上来就求快,而是先放慢,练内功。内功的基础,便是反思。

反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可是我们的教育中对这一能力的训练却非常欠缺。我们知道,如果想要成为一个肌肉男,那么就要坚持不断地进行力量训练。与此类似,如果想训练思想的肌肉,让自己看问题深刻而准确,要坚持的基础训练之一便是反思。然而,由于我们的教育经历中缺少“反思”这一重要能力的训练,我们大多数人常常把总结当成了反思。

反思不是总结,至少两者的侧重点非常不同。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我们经常会推测现象背后的假设,但我们总把我们的假设当作事实。没有能力区分假设与事实,我们也就无从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改进。比如,古人会把产生雷电的可能假设之一——有雷公电母主宰——当作事实,进一步产生祭祀和崇拜行为。现代人也一样。2015年有一则新闻是“夫妻幻想中500万元彩票大奖讨论中分配不均打架报警”,这算是把假设当成事实的经典案例了吧!

日常生活中,我们从对社会问题的讨论中,也可以看到不同人对问题产生后进行反思所达到的深度不同。北京大学经济学家汪丁丁教授在博客中讨论过“高铁新城建设为什么会失败”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年高铁建设快速发展,很多城市都新建了高铁站。经常外出乘坐火车的人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高铁站点建在距离城区较远的郊区。为什么会这样?原来,规划高铁站的专家们认为:将高铁火车站布置在郊区,可能会带动这一区域的经济发展。用一句更为专业的话来说就是:“高铁站点建设将加速城市产业升级和极化布局,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引发城市空间格局的转变。”(做出假设)然而,媒体调查的结果是“绝大多数想依靠高铁火车站的建设带来城区拓展的努力大都失败了”——从规划到现在,所有这些城市的高铁新城几乎都失败了。对于这一点,我这样一个在全国各地进行旅游项目考察的人感受深刻:高铁新城高楼林立,但是商业萧条,人们都是从高铁下来直接回城区。(产生结果)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初认为将高铁站建在郊区能够带动新城发展,在投入巨资建设完成后,却没有实现新城的发展呢?

让我们慢下来,回顾一下这个过程。做事的顺序是:

1——做出假设:在郊区建设高铁站将带动新城发展

2——采取行动:投入巨资建设高铁新城

3——产生结果:高铁新城发展不利,多数新城萧条

为什么现在的结果和原先的假设相差这么大?关于这一问题,很多专家指出是因为规划缺陷所致:高铁站点没有和周围的土地开发相结合,而且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问题。因此,他们开出的药方就是在新一轮的高铁建设中,必须做到高铁沿线土地综合开发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融合。这里,专家给出了自己对问题产生原因的假设:相关规划不合理。(专家反思形成的假设 1)

依据此假设,专家们提出了新的行动建议:将高铁的建设和相关规划进行更合理的结合。

而汪丁丁教授对于这种建议的观点是:“在我看来则是回避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如果据此开出药方,那还是避免不了高铁新城萧条的窘境。……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是人口流出地,而非人口流入地。人口流出这个现象意味着高铁的开通会方便这些城市的人口往外迁移,这也意味着对绝大多数城市而言,高铁新城注定是一座空城。”(汪教授反思形成的假设2:城市人口在流出)

现在对高铁新城失败的原因,有了两个不同的假设:

假设1:相关规划不合理(具体原因)

假设2:城市人口净流出(供求关系)

你认为哪个假设更值得参考呢?为什么?对我而言,汪教授的假设给我启发更大。我认为他的假设更深刻,为什么?因为汪教授的假设运用了更为基础的规律——供需关系,所以他的假设:(1)不仅能够解释这件事情;(2)而且能够解释更多相关的事情;(3)从而让我们在看似孤立的事情背后建立了可能的联系;(4)也让我们有可能用这个假设指导其他领域的行动。

在我看来,汪丁丁教授给出的假设是从“供需规律”这个根本因素出发:城市的发展来自人口需求的聚集,那么研究城市的发展,就要考虑人口的聚集需求变化的趋势。从城市吸引力角度看,作者发现人口迁徙的规律——中小城市的人口在快速向大城市流动。由于人们在小城市聚集的需求度这一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相对下降,高铁新城的失败就几乎是定局。新城没有留住人的根本原因不是高铁站本身,而是在城市竞争中,中小城市本身丧失了吸引力,缺乏新增的城市人口,高铁新城的发展又从何谈起呢?

这一假设不仅可以解释高铁新城这一现象,还可以解释其他相关事情,例如为什么中小城市的房价比大城市的房价更容易下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假设得出很多有意义的跨领域行动启发,比如:

(1)如果想要增加高铁新城的成功率,可以利用供需规律的假设,强化高铁新城和周边农村的联系,吸引更小村镇的人口到相对大一点的城镇聚居。所以,我们要做的不一定是把各种相关规划都更改,也可能是新建通往农村的道路、建设配套公交系统以及实施农转非户籍政策。

(2)借助这一假设,我们可以通过研究某一城市人口的聚集需求变化程度,判断这个城市所有和人口聚集度相关的商业经济发展趋势。

由此可得,我们对同一件事情得出假设的质量不同,意味着我们的认知深度差别很大。而要想让我们假设的质量得到提升,最核心的步骤,就是反思。

事实上,反思在学习的过程中至少起着三方面的作用:(1)发现知识误区;(2)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3)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让我们逐一看看。

(1)反思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

在心理学著作《影响力》中,作者西奥迪尼提过一个观点:“人就像录音机一样,一按按钮就播放。”

我最初听到这个观点的时候,完全不以为意:人是智慧生物,通过理性做出各种独立的选择,怎么会像录音机一样机械地做出反应呢?然而后来我慢慢发现,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确实会出现一按按钮就播放的情况——总是在相似的情境下,做出相似的行动。

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我读大学时,每当遇到比自己能力更优秀、职级更高或影响力更大的人时,我的第一反应是往回退,而不愿意靠近和接触这样的人。虽然事情过后,内心有些自责,希望下次自己能够和这样的人多接触学习,但是下一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又会不由自主地后退逃避。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真的是台录音机——出现相似的场景,就好似按下录音机按钮:我会自动采取相似的行动。

这种面对某些问题,不假思索就做出某种行为的现象,每个人都有。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不需要对每一件事情都进行大量的思考就可以做出决策,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轻松。不过,我们为什么会不假思索就采取某些行动?

“不假思索”是指没有通过思考便得出结论。尽管这种结论的得出没有经过思考(至少没有结合这次情况来思考),但它的产生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我们的直觉;或是小时候看到父母或者其他人这样处理过,我们后来跟随模仿了,变成自己的处理方式;或者我们曾经有相似的经历,当时采取了这样的行为,后来便延续下来了。

这种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就立刻得出的结论,我称之为“跳跃性假设”——跳开理性思考的环节做出的假设。

这里再次涉及“假设”这个词。上大学的时候,我的人类文化学老师曾说过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大意是“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

事实→大脑解读→假设→行为

我们成长的过程,便是让我们的假设更加接近事实的过程。而跳跃性假设,由于省略了理性思考的过程,往往不是最合理的假设。

就拿我面对名人时不自觉地选择退却这件事来说,其实我应当去思考:名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地位,往往是因为他更加谦逊,且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我主动接触他得到善意回应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我在路边接近一个陌生人得到善意回应的概率。而且,纵然对方没有给出积极的回应,结果也不会比我选择逃避更糟糕。所以对我而言,更合理的做法应该是主动尝试接近。然而我们的跳跃性假设却告诉我们:那是名人,赶快后退!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曾意识到是跳跃性假设帮我们选择了思考路径。而缺乏深入思考的过程,又让我们进一步失去了发现新的思考方式或解决办法的机会。如果我们一直被跳跃性假设绑架而不自知,就会永远播放同样的磁带。如何发现跳跃性假设,让我们产生新的解决思路呢?答案很简单:放慢思考速度,找到更合理的方案。

世界象棋冠军和世界太极拳王维茨金在他所著的《学习之道》一书中提到,他自己早期在学习象棋的时候,常常会凭借直觉或者说不清楚的理由走出一步棋。教练布鲁斯为了帮助他发现问题,便“……通过提问的方式让我放慢速度。每当我要做一个重要决定,无论好坏,他都会要求我解释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要达到这个目标有没有别的办法?我是否意识到了对手的威胁?有没有考虑过不同的布局顺序呢?”

我们在生活中做出决定,和在下棋时做出决定没什么两样。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放慢思考的速度来审视“自己做出决策的过程合理吗?”“要实现的目标还有其他方法吗?”“考虑的因素全面吗?”等问题,我们就更可能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反思,反思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错误应用的知识。这种反思练习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比如记日记的时候,回顾一天的生活,看看我们做了哪些决定,放慢自己的思考过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个过程,我拿出2012年6月9日我的一篇反思日记供大家参考:

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每日精进: 昨天我做得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如果我重新来做会有哪些改进?坚持每天按照这个标准,对照我的行为!

日记: 昨天客户说项目要加快进度,三天内完成。我当时想的都是“客户不了解情况”,“现在任务这么多,根本不可能完成”。

现在想想,我这样的心态是积极处世的心态吗?

我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很积极,但是往往停留在自己想要积极的事情上面;而对于一些自己一时不太认可但是又必须去做的事情,第一反应却常常是自己应该如何反驳而不是如何积极面对。

成甲你自己说得好:“大多数人看到问题就是问题;心态积极的人,看到问题全是机遇。”自己明明知道这句话,但是根本没有把它作为生活的原则去应用,而仅仅是选择性地去应用。你就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家伙,这样怎么能进步呢?

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无论外界的因素如何困难复杂,我们都可以选择自己面对它的方式。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外部的条件,而是我们内在的态度。

所以,当客户说要加快执行的时候,我要思考的不是困难多多——困难当然存在,但是这不正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吗?我要看到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成长。这不正是自己的机会吗?我们的价值,不就是挑战过去无法完成的事情吗?

这就是稻盛和夫说的:未来的能力——“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来评断能与不能,那么任何新的、困难的事物无论再过多久,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我们京都风景要为自己设置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高目标,不要有丝毫胆怯,勇往直前努力到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能力展现出连自己都不敢置信的惊人进步。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积极处世的心态!只有遇到困难不抱怨、拼尽全力解决问题才能进步!

像这样放慢思考的速度去想事情,似乎很花费时间。但是你不这么做,未来因此浪费的时间恐怕要数倍于此。

事实上,在某一阶段,对自己工作生活影响重大的跳跃性假设的数量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它们重复出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而一旦我们发现并改进了这一跳跃性假设后,便能极大地改善生活中很多问题的处理方法。

这真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四两拨千斤。就像我这篇日记中发现了“我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是进行负面思考”的思维习惯后,才有机会让“积极处世”的新思维习惯发芽成长。当我用新的思维习惯替代了旧的思维习惯之后,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这种新思维方式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时间的节约,还有心性的修炼成长以及别人对我们做事态度和能力的信任。

而这一切,源自反思帮助我们发现错误,矫正行为。

(2)反思可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反思不仅仅能帮助我们发现用错知识的地方,而且还能让已有的知识产生新知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在反思的时候主动地进行知识的联想与联结。

之前,我们公司的合同条款里面有这么一条:

乙方提交最终成果方案文本4套。如甲方需要额外增加文本数量,由甲方承担费用,乙方可以代为打印,具体费用以实际打印结算单为准。

按理说,这个条款对甲乙双方都算公平,签合同时甲方一般也没有异议。可是,实际操作中一直有一个困难,就是当真的需要多加印的时候,客户就会觉得不舒服:我已经出了这么贵的服务费了,多打印文本这点小钱还要另外付费?而我们的项目经理有时候为了照顾客户情绪,就把这份费用免单了。

这个问题虽然不大,但是我一直觉得哪里不对劲。直到有一天,看到心理学中的损失规避效应时,我才恍然大悟。

“损失规避效应”是指我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快感。比如你今天丢了1000元钱,会觉得很痛苦。即使晚上又捡到1000元钱,你捡到1000元的快乐也不能抵消你丢失1000元的不愉快。我意识到,自己没注意到“规避损失效应”是这个合同条款设计的问题所在。这一条款其实是设计了一个“面对损失”的场景:我已经付费了,现在又要花钱。人对痛苦是更敏感的。

怎么办呢?既然人对痛苦敏感,我们把“损失”的感受改造成“收获”的感受不就可以了吗?

于是,我调整后的方案大致是:如果合同总价是100万元,就调整为101万元,然后告诉客户:如果客户选择自行打印文本,我们就价格优惠1万元,并且赠送4套免费文本。在这套方案下,其实客户花的钱是差不多的,但是感受却完全不一样。这就进一步让我想到前一段装修时,大多数淘宝店大件物品的送货政策是:如果要送货上门,再加运费200元。其实,如果改成自提优惠200元,可能更容易接受。

这种在反思一件事情的时候通过联想和联结,将生活中其他经历和经验串联起来,重新认识和审视自己过往经历的办法,能够将自己分散的生活经验进行重新组织,从而产生新的知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就是多问问自己:

我过去还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我还听说过有其他人犯过类似的错或者有做得更好的吗?

有什么相关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这件事情中吗?

坚持这样做,迟早会有大的收获。

(3)反思可以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在把反思作为应用新知识的工具方面,本杰明·富兰克林的成绩尤为突出。富兰克林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以前100美元的正面就是他的头像。富兰克林一生取得的成就影响了美国的发展进程。可是,富兰克林的成长机会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他出身非常平凡——家境贫寒,只上过两年学,第一份工作是印刷工。那么他是如何不断进步,让自己最终取得惊人成就的呢?

在《美国之梦:富兰克林自己的故事》中,他描述了自己希望不犯错误、快速进步的过程:

我希望我一生中在任何时候都不犯任何错误,我要克服所有缺点,不管它们由天生的爱好、习惯还是交友不慎所引起的……

光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品德是于我们有利的,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因此我想出了下面的方法。

……我提出了十三种德行,这是当时我认为必需的或是相宜的全部德行,在每一项之后我加了一些简单的阐释,充分地说明了我认为该词含义应有的范围。

这些德行和它们的含义如下:

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二、沉默寡言。言必于人于己有益,避免无益的聊天。

三、生活秩序。每一样东西应有其安放的地方,做每件日常事务当有一定的时间。

四、决心。当做必做,决心要做的事应坚持不懈。

五、俭朴。用钱必须于人或于己有益,换言之,切戒浪费。

六、勤勉。不浪费时间;每时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七、诚恳。不欺骗人;思想要纯洁公正,说话也要如此。

八、公正。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履行对人有益而又是你应尽的义务。

九、中庸适度。避免极端;人若给你应得处罚,你当容忍之。

十、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清洁。

十一、镇静。勿因小事或普通的不可避免的事故而惊慌失措。

十二、贞节。除了为了健康或生育后代起见,不常举行房事,切戒房事过度,伤害身体或损害你自己或他人的安宁或名誉。

十三、谦虚。仿效耶稣和苏格拉底。

你看完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不是他的十三个品德?

至少我第一次读完后,关注到的是他的这十三个品德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然而,当我后来重读富兰克林自传的这一段时,突然注意到,富兰克林真正提出的重要观点是:

“我想出了下面的方法。”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

多么简单的办法啊!我发现富兰克林提出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之前学过的企业管理中的“对标管理”啊!教科书上说,对标管理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之一。我以前学过这个知识,可是从来没想到这个新知识怎么用在生活里。我知道对标管理,却没有一天在自己反思的时候提前设定好要实现的目标,每天与之比较。

是反思,让我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学会“对标管理”这个新知识,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它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当我在2012年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就把反思日记的内容做了一个大的改进: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为自己的对标标准。很多人都读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每天践行的人微乎其微。那时的我也一样,看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后,生活照旧。因此,当我开始每天把高效能人士的习惯要求和我自己的行为进行对比时,我才发现自己要改进的地方太多!

什么是“以终为始”?

怎么样才算“积极主动”?

我在冲突中想到“双赢思维”了吗?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照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要求一一对比,进行反思,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为八个习惯。

2012年5月、6月

每日反思之八个习惯

1.积极处世: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越是在逆境的时候越需要积极

□只有了解事实才有真正的积极

2.先有目标后有行动:以终为始

□要让自己看到目标实现的样子,要谈论目标最终的样子

3.要事第一

□保持思考想要取得的目标才能知道什么重要

□学会拒绝才有时间做要事

□拖延或者委托不重要的事情

4.双赢思维

□只有坦诚,才能建立双赢的基础——信任

□不被自己的观点和直觉反应控制,才能耐心地理解对方

□双赢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沟通事实、描述愿景、共同为目标努力

5.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只有自己先有空杯心态,悬挂假设,才能增进理解

6.协作增效——第三种选择

□让别人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7.不断更新

□“刻意练习”理论对我的启迪就是要用新的方法训练自己、培养团队

8.请教达人,知识迁移

□举一反三,就是学习、记录、思考、实践、反思、总结、链接、实践的过程

(2012年我的每日反思日记:对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侧重提升团队管理能力)

经过几年的训练,我做事的思路和方法产生了质的变化,时至今日我都享受着这些习惯给我带来的巨大益处。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果没有反思让我重新发现对标管理这个方法,我的成长收获不可能这么大。

既然提到对标,我顺便说一下我的三个小经验:

(1)每日反思对标,其实是一个“打卡”的过程。记录每天对标的结果,让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更加积极地坚持反思、提升自我,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因此,坚持对标记录,能够通过正反馈,加速习惯的养成。

(2)每天反思对标同样的内容,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就像心理学中讲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说自话来与潜意识对话,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认知。

(3)参考现代企业管理中“对标管理”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对标的过程标准化为“对标——对表——对照”三个步骤,让反思日记在对表环节,更加精细和易于比较。

上面这些内容就是反思这一方法帮助我提升学习能力的三个方面:发现误区、从旧知识中产生新知识以及检验是否掌握了新知识。

训练反思能力的三个方法

不过,“反思”这件事情有点特殊。一方面,反思是一种方法,你可以拿来执行;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反思也是一种能力,是需要不断培养的。

在我自己实践和在我们公司推行这个方法的过程中,我发现学会反思,本身需要一些方法来支持。

我自己总结,提升反思能力大概有三个方法:(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3)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我对公司所有员工都有一个硬性技能要求:高水平的反思能力。

什么是高水平的反思能力?能够持续地从日常工作、他人经历和书籍案例中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改进服务客户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有能力通过反思让自己处于持续的改进状态。

为了培养员工的反思能力,我要求新员工从入职的第一天开始就坚持做一件事情:每日写反思日志。大多数新员工没有坚持写反思日志的经验。因此,他们在刚开始写的时候便会遇到一个大问题:写几天后就觉得没有什么可反思的内容——生活似乎每天都过得差不多嘛。这是因为很多人在写反思日志的时候,总觉得必须发生了大事才值得写反思日志。然而生活中哪能天天都是大事,没有大事的日子是多数,怎么办?

从小事突破,深入思考。要培养坚持反思的习惯,首先要解决反思日志写什么的事情,要不然就会因为没什么可写,硬逼自己写,然后写成流水账了。这样的话,每日反思这件事情就很难坚持下去。毕竟谁也不是傻瓜,会一直做没意义的事情。认为只有发生大事,才值得进行反思,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

比较重要的大事发生后,当然应该反思,但是,决定你在关键时刻表现的,却是一个个小事的积累——临场的发挥、沟通的技巧、心态的调整。因此,想要在关键时刻有更好的表现,我们就应该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个个细节的反思来改进提升自己。这些细节就包括前文提到的习惯性防卫和跳跃性假设,也包括我们其他不好的小习惯。

几年前,我看到一个观点:一个人的信誉要从履行每一个小的承诺做起,而我们大多数人很容易忽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随口承诺的事情。你答应了别人,哪怕在你看来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别人很可能记在心上。如果你忘记了处理,别人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对你的评价却要调低一点。当时,这个观点对我最大的触动是:我过去从来没有把日常随口答应的事情看作“承诺”。在我过去的认知里,承诺是很慎重、恨不得要签字画押的事情。但是,这个观点触动了我——原来自己随口答应别人的“好的”“行”,都是自己的承诺啊!可自己真正认真对待、用心去做的有多少?

想到这里,我就汗颜。于是,我在反思内容中增加了一条:检查承诺。我要求自己每天回忆昨天答应过别人什么事情,并通过检查自己的短信、电话、邮件、日记来帮助回忆。这样开始做后,我发现,自己常常会在忙碌中把答应过别人的事情忘掉。于是,我在日记中提醒自己注意两件事情:

1.答应别人的事情,尽可能第一时间记录下来,避免遗忘。

2.轻易不给出承诺。确信自己有能力做到,再答应。

一天晚上,我在公司加班开会的时候收到一条短信,是朋友小S需要找某电商的渠道负责人,让我帮忙问一下。我当时想了想,好像朋友N在那个公司,便回复“好的,我问问”,就继续工作了。

第二天,我看到短信里的这个承诺后,就联系朋友N询问情况,结果他已经离职。尽管如此,人家还是答应再帮我联系他的前同事问问,只是要过一天才能给答复。

第三天,我再问的时候,朋友N说确实没有人认识那边的负责人。我又问了几个可能有这方面资源的朋友,结果第四天他们都回复我说不认识。

我只好给小S回复短信说:“不好意思,我答应帮你问的人没问到。但是,有朋友有另一个电商的渠道资源,不知道你们是否需要,如果需要我帮你再联系。”结果我发完短信没多久,就接到了小S的电话,他说他群发了几百条短信,我是唯一一个过了这么久仍然在帮他关心这件事情的人!

这件事情也给我很大的感触,我们把生活的点滴细节管理好,就是在管理我们自己的人生!

因此,反思日志不一定要记录大事,从日常的小事、小习惯入手,从思考问题的过程入手,我们就能找到改进的办法。

在我们公司,培训员工记录反思日志,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要记录自己的情绪和思考的过程,而不仅仅记录事情的结果。

这一点特别重要,也是我在坚持记录反思日志后发现,只有把思考过程,甚至身体反应和当时发生的事情结合起来记录,再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会有更多的启发和触动。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在征得同事Bean的同意后,将他刚加入公司时写的反思日志和现在写的日志放在一起,就可以发现明显的不同。[1]

Bean刚入职不久写的日志:

第三天全力聚焦在XX乐园的规划设计和项目构思上,在这个过程中再一次验证了设计流程之重要性:先清楚why(为什么),再搞if(如果),然后how(如何)1,how2,最后what(什么)。

而我往常的设计习惯中,是自己大概弄清了why和if后,直接就去how和what了。但是在团队中,必须引导每一个成员彻底弄清楚why和if,不然大家在去想what的时候会很吃力。

Bean训练反思能力之后的日志:

1.今天遇到了什么问题?

(1)表面问题:搞不清“做一个规划方案”和“帮助客户系统地解决问题”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2)实际问题:如何从客户角度探讨问题解决的可能性?

场景还原:在XX项目的前期构思讨论中,我对项目的推进思路是“做一个规划方案”,而准确的思路应该是“帮助客户系统地解决问题”。

(3)我的错误假设:

a.认为“做一个规划方案”就是在“帮助客户系统地解决问题”。

b.如果有区别,就是“帮助客户系统地解决问题”是把“做好的规划方案”整理成“客户可理解的方案”。

2.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

我之所以会模糊两个概念,一是没有以客户思维去审视整个项目的情况;二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没有仔细地听项目总监介绍这两个概念背后的区别。

在本次讨论中,张总提出她担心如果用“做一个规划方案”的思路去推进,会导致不能全面地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至少在帮助客户看清解决问题的方向和行动计划层面,可能会有遗漏。

3.在这样一个矛盾出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我的心理表现怎样?

(1)会感觉因为自己的误解和理解慢,增加了团队的沟通成本,有亏欠感。

(2)会内心着急,开始自我防卫,言语上有攻击人的冲动。

(3)会觉得团队里经验丰富的人很多,他们会帮我把问题分析清楚的。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觉得我的亏欠感、自我防卫和依赖性导致上午的沟通效果不好。

4.怎样解决,有什么启示?

(1)调理情绪、回到终点: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自我调理情绪。我觉得那些心理变化以后再出现时,不必恐慌。只要思考终点的样子,思考目前的状况到终点之间需要现在的我做什么就可以了,就不会被情绪左右了。

(2)审视矛盾:把上午的冲突理了一遍,我认为大家都是在往终点推进,但不在一个层次。我上午没有把同事的担心和我自己的问题关联上。

(3)找共同点:想明白后,我试着按照“帮助客户系统地解决问题”的思路梳理,发现之前自己的思路真的遗漏很多。这时,我跟张总就项目的思路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共识。并且我发现在这种思路的影响下,我向张总阐述想法时,把她当成甲方,会不自觉地加入一些语气和词语来表达我们是在帮你系统地解决问题,会让思维很连贯。

可以看到,在刚加入公司的时候,Bean反思日志其实侧重于描述结果以及自己的一些感想。而经过训练后,他的反思能力已经非常强了,对一件沟通不太顺畅的事情,他能够从表面的冲突看到背后的原因,以及探寻这个过程中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表现的,自己的假设是什么,最后落脚到如何改进和完善。坚持这样的训练,我们就能够见微知著,逐步提升反思能力。

(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我们读书就是读别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而最好的书,其实是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本书,自己就可以是自己最好的老师。可是,对于自己的生活,我们常常是有经验,没反思。如果我们只有经验,没有反思,我们的经验可能让自己在错误的假设下越走越远……

有一次,我听到一个朋友说:“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

我很喜欢这个定义。教育,不是简简单单告诉你多少新知识,而是让你学会如何重新解读旧经历,产生新行为。想一想,我们愿意花钱去上商学院,学习别人的案例来改变自己的管理行为,那么,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编辑成案例,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呢?

人能够改变自己,一定是有原因的。我很钦佩兰迪·波什(Randy Pausch),他在得知自己身患胰腺癌只有6个月的生命时,仍然选择快乐与乐观,完成了后来风靡全球的“最后的演讲”。如果你还没有听过这个演讲,推荐你搜索看一看。

兰迪·波什是一个有热情和梦想的人。他在自己的演讲中推荐了一本书——《一分钟经理人》。这本书非常薄,但是里面有一个观点却非常吸引我:“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很简单的一句话,却触及了最关键的问题——我们之所以不改变,常常因为我们没有得到正确而及时的反馈。

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反思,让我们把生活的素材重新解读,成为洞见。

在《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展示了他是如何对生活经历进行解读的:

从前有个人卖的鱼肉叫卡奈森鱼肉,而另一个知名公司也叫卡奈森(这有点类似百度和百度烤鱼的关系)。卡奈森公司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想要收购这个鱼肉品牌。每次卡奈森公司的人跑过去跟那个家伙说给他20万美元,他说他要40万;4年之后说给他100万,他说他要200万……就这样一直讨价还价。卡奈森公司一直没有把那个商标买下来。

最后,卡奈森公司的人无奈地跟那个卖鱼肉的人说:“我们打算派我们的质量检查员到你的鱼肉厂,以确保你生产的鱼肉都是完美的,所有的费用我们自己出。”

那个人非常高兴,很快就点头同意了,他的鱼肉厂得到了卡奈森公司免费提供的质量管理服务。

这是查理·芒格了解到的一段生活经历。类似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解读这件事情,而这决定了人和人的差别: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解读深度,就形成不同的认知差别。

就这个故事,你可以停下来想想,从中收获了什么?

让我们看看查理·芒格从这个生活经历中学到了什么。查理·芒格对这个案例是这样解读的:

这段历史让我明白,如果你给某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商标,你就创造了巨大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对文明社会来说是非常有用的,正如你看到的,卡奈森公司为了顾惜自己的声誉,甚至不惜去保护那些不属于它的产品。

你有没有发现,查理·芒格从这段经历中抽象出一个规律。他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尝试构建了一个模型:如果你给某个公司或某个人一个他能够保护的声誉,这本身就是激励机制。换句话说,你激励一个人(公司),不一定需要给钱,你也可以给他一个名誉,这便能成为激励他的动力。

如果这个假设模型是正确的,那么我们便获得了一个激励别人的新工具。而且我们可以在生活的其他场景中观察到这一现象,并且也能想到如何把它应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场景中。比如,战争中“尖刀连”“英雄连”的授予,公司颁发的“流动红旗”,都是在给予一个“可以保护的名誉”从而激励别人的行为。就我而言,为了维持公众号原创质量的声誉,我也会自己一大早爬起来写文章。

我们可以发现,查理·芒格从这个看似普通的生活案例中抽象升华,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应用假设。这就是我所说的“拆生活”的能力。

生活就是一本书,我们每天经历的事情,都是一个个埋藏着启发的案例,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能力解读它。首先,我们要把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选择出来,然后才能从中发现更有价值的启发。而这个过程,都是在锻炼反思的能力。

(3)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训练反思,我每天都用的方法是及时记录反思日记。不过经常有朋友问我,怎么才能养成写反思日记的习惯呢?感觉写几天之后,很容易放弃。

是啊,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做一天很容易,可坚持做一年就很难。

坚持反思和复盘,它就会成为持续产生复利效应的工具;不坚持,就什么都不是。只有坚持,才能有惊人的威力。我仔细回忆了一下,我训练反思能力、坚持写反思日记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那我就把自己对这个过程的总结分享给大家,或许会有启发。

•流水账阶段

小学、初中的时候,我也写日记。只不过,那时候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回过头来看,那些日记都是看不下去的流水账,真是没有什么用。所以,我一直觉得写日记这件事情费力不讨好。

转变的契机发生在7年前。因为创业,事情越来越多,我开始学习时间管理的GTD方法[2] 。GTD方法中,有一个要求是进行回顾。那么,回顾就需要有记录。恰巧,那个时候我正在看《顾准日记》,顾准日记思考的内容也给了我很多感触。我想,或许可以尝试继续写一写日记。

于是我就重新开始写日记。但我尝试了两三个月后,回过头来看着自己记下的东西,感觉还是挺水的——写的都是自己知道的事情,有什么用?

所以,当时我有点动摇:每天花时间写日记,到底有没有用?

•假设与初步反思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阶段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我当时的一个选择对后来的结果影响很大。过去,如果我做一件事情没效果,我会认为这件事情没用。而这一次,我做出一个全新的假设:反思日记一定是有用的,只是我没有做对。

这个假设的重要改变在于,过去,我把责任归因于外部——事情是不对的,我是没问题的;而这次,我把问题归因于自己——事情是没错的,是我的方法有问题。

这个假设的改变极其重要,它成为我日后遇到问题进行思考的一个基准模型。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写日记的方式。如果我现在写的日记看起来没有用,那我怎样写才能让我的日记有用处,而不是干巴巴的、难以给自己带来实质性的提升呢?

我想,如果我把当时的感受、情绪和思考写下来,而不是单纯地记录事情的结果,或许会好得多。于是我开始尝试在写日记的时候,记下当时的情绪和感受。而我这样做之后,再回头看自己过去的日记时,会发现:原来自己遇到相似的情景时,会产生相似的情绪反应。

我忽然发现了其中的趣味——原来反思还能有这样的效果。

•通过分类让自己思考生活

我找到了写日记的乐趣,于是,便又坚持写了一段时间。这时,我又发现了问题——日记的内容其实有很多是水货。在回顾的时候,自己要看很久才能发现有所启发的内容。

我忽然想,顾准的日记为什么能坚持那么久?虽然早已看完《顾准日记》,然而由于当时想到这个问题,便很好奇,又专门把书找出来,想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这时,我突然发现,顾准的日记有个很明显的特点,而自己以前一直没留意——原来,他不是把生活当成流水账一样记下来;而是将每天的日记分成不同板块,每个板块有一个关键词或小标题。

顾准在每个板块下都要写他的感受和思考。

我瞬间受到了启发:原来日记中不仅仅要写感受,我还应当把一天遇到的事情进行分类,然后依照不同的分类进行思考。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发现自己的日记不再是流水账了。你必须对一天的经历进行思考和反思;否则,一个分类底下写不了几句话。

一个简单的形式改变,就会督促自己主动思考看似平淡的生活,挖掘出过去没有注意到的环节。从这时起,我的日记就从流水账进化成了不同板块的总结。

•自定义最适合自己的日记方式

当从写反思日记中获得乐趣后,我就开始关注和日记有关的信息——这是吸引力法则在起作用。当时我就看到一本书,叫《晨间日记的奇迹》,是日本人佐藤传写的。这本书中,他提到了用“九宫格”写日记的方法,也就是把每天的生活分成9个格子来记录,每个格子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定义。

我发现,这不正是《顾准日记》的升级版吗?于是,我开始尝试这个方法。不过,使用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用小格子的方式太过约束自己反思深度的发挥,但这种格式化日志的方式在很多方面又确实很有效——于是,我的日记就在九宫格的基础上进行演变,提前把每天的经历、感受和思考分成若干个我关注的领域。比如我会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代替九宫格内容来训练自己习惯的养成。再后来,我引入思考问题的临界知识作为日记的分类领域,提升自己从底层的系统维度思考每天生活的能力。

这样,我的反思日记再次进化了。一点一点,我从写反思日记中收获了越来越多的益处。这时,我开始能做到自觉写日记。如果哪天没有写,反而心里很不踏实,感觉没有反思总结,昨天宝贵的经历就都浪费掉了。

•持续反思带来的隐形竞争力

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情,我觉得坚持记反思日记,有两点非常重要。

第一,就是最初的假设。假设,记日记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问题,那就一定在自己身上,是自己的方法不对。这一点非常重要,也是我后来的一切尝试、改进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假设,我很可能半途而废,也就没有后来的一系列进化了。

第二,写日记能持续,是因为获得了正反馈。人坚持做一件事情,一定是从中受益的。如果一件事情只是煎熬,只有痛苦的反馈,那很难坚持下去。我从最开始单纯地记录事件,到记录感受和情绪,然后能够深入思考和反思,再到后面通过反思来锻炼自己的基础思考能力,这一切都让我看到自己一点点在进步:写反思日记成为自己的隐形竞争力。

当我和其他人花了同样的时间、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时,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却和他人完全不一样。我慢慢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人的进步和行为的改变,往往源自反馈。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不会改进的。反思日记,是一个帮助我们主动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

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去对自己行为的可能影响进行主动管理。我们往往是遇到一些挫折,或者遇到很大的困难,把自己逼到一定状况的时候,才会去反思。而反思日记,是把反思这个偶发的行为变成了主动的、持续的行为。

过去,你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入反思和思考可能要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其实,不是这两三个月或者半年之间我们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而是这些细节被我们忽视了——这些宝贵的改进空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

现在,我们把反思反馈的频率强化到每天都发生,实际是在把成长的经验点一个一个积攒起来。如果能力增长是一条曲线的话,偶尔反思一下的人,其增长曲线斜率低、坡度缓;每天坚持反思、从生活经历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人,增长曲线就陡得多。

而我们能够这样坚持每天写反思日记,反思的能力本身也会逐步提高。

好了,到此才把反思这个方法写完。之所以不惜笔墨,是我认为在提升学习认知能力方面,反思是最最重要和基础的技能,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接下来,我们终于要谈第二个方法“以教为学”了。

以教为学

给别人当老师,在我们通常的认知里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你至少要达到专业级水准,比大多数人强才可以。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很少想到要去教别人,毕竟,我们自己还在学习的阶段呢!

我以前也有类似的观点。可是,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沙龙,演讲者介绍了一个新理念:以教为学。

以教为学,也就是把教别人的过程作为帮助自己学习的过程。这听起来有点难理解,就好像一个人是老师,同时又是学生。不过,如果你把教学这件事想象成知识从高势能向低势能转化的过程,那么老师的角色,只要是站在较高的那个小山坡上的人即可,不一定非要是泰山、衡山才可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就是,一个人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不如别人,总有他略强一点的地方。那么,在这个方面,我们就可能作为老师教别人。

你可能会问:教别人不是在输出知识吗?学习是一个输入知识的过程,为什么教别人能够促进学习呢?这是因为,教别人的过程表面上是知识输出,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还有额外的三个价值:

第一,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你一定有过给别人讲一个你刚学到的知识的经历。可能你学完之后觉得自己懂了,可是讲给别人,总讲不清楚。如果我们讲不清楚一个问题,往往是因为有些我们以为知道的知识并不知道。为了给别人讲清楚,我们就会逼着自己主动探索,想明白问题。

第二,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复述知识其实是强化记忆神经链的过程。我们的短期记忆能够转化成为长期记忆的关键就是不断重复。而教别人,是一个很好的建立长期记忆的过程,而且教学的环境让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增添了新的场景,回忆起来更容易。

第三,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大家互相交流,能够让自己看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和可能忽略的环节,从而让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更全面。所以,积极主动地教别人,也是我们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想一想,我们学习的重要目的不就是为了应用吗?如果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提前考虑到怎么教别人应用,那岂不是一种前瞻思维?这有点像日本知名作家、前麦肯锡顾问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术》这本书中提到的一个方法:你处于职员位置的时候,就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我的职级比现在高两级,我会怎么做?”我们提前教别人,也是站在比自己高两级的角色立场上思考问题。

那么,在具体以教为学方法的应用中,有什么技巧吗?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有两个问题非常值得注意。

a.备课不能知道多少讲多少,而要为讲清楚这个问题大量查阅资料,购买书籍。

2010年,还在第九课堂担任BD(业务总监)的黄有璨找我,想让我开设一门新课“个人知识管理”。黄有璨之所以找我,是因为他了解我一直在这方面有研究。可是,那个时候我自己也是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多认识并不是很深刻。我心里是犯嘀咕的:我要不要接受这个邀请?万一讲砸了怎么办?

这时,我想起了“以教为学”这个概念。既然我想要在知识管理这个领域深入研究,那么这次教学的机会就是我学习的好机会。于是,我就答应了黄有璨。

从答应讲课到正式开课,其间有将近3个月的时间可供我准备。我在这段时间内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沾边书籍全都买来,把网上所有相关文章甚至讨论都看了一遍。记录的笔记,草图有几百页之多,用完了两个大笔记本。为了3个小时的课程,我几乎耗尽了3个月的所有业余时间。我清楚地记得,正式开课那天是早上8点,我凌晨4点还在备课修改PPT。

结果,这次讲课的效果极好,学员给课程的评分非常高。而我,也通过这次课程完整地构建了整个知识管理的框架体系。本书中的方法和理论,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把教学当作一次全面提升拓展自己相关知识领域的机会,能够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学习深度。

b.在备课中,一定要主动查询不同的观点和不支持自己结论的反面案例。

我们在教别人的过程中,因为不由自主地成为“老师”的角色,所以也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放在了应该“正确”的位置上。为了让我们讲的道理看起来更合理,我们便会找很多案例来支持自己。但是要注意,所有的观点都能找到支持它的案例,我们更要关注反对的声音。

我一直把很多重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假设作为我理解和解释事物的工具,我也是一直这么告诉别人的。可是你知道,心理学的知识不是“硬知识”,很多时候会有很多反例。我就必须很谨慎地关注对这些心理学工具的质疑,了解我用的工具什么时候会失灵。

2016年《成甲说书》有一期节目讲了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这本书。结果有网友就在我公众号后台留言说:情商就是一个伪概念,你不要传播伪科学了。这个时候就是你当“老师”,结果别人直接质疑你是“伪科学”。因为网友只是给出了结论,没有给出证据,我就自己上网查询。结果发现,人们认为情商是伪科学,大概是几个原因:第一,情商可能是智商的一部分,如果你智力足够好,其实是能够处理好情绪过程的;第二,情商的定义不清晰,边界模糊,所以无法讨论;第三,情商无法测量,所以是伪科学。

了解了别人质疑你的原因,再对比自己的观点,我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我到底在讲什么。我认为丹尼尔·戈尔曼在《情商》这本书中最核心的观点是:如何与我们的负面情绪相处,以及如何积极地调动我们的正面情绪,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在这两方面,作者用到的实验和论据均未被推翻,而且经过了大量重复验证。至于这个能力是不是应该纳入智商里面,可能更偏向于学术分类讨论。

当然,很多心理学家对丹尼尔·戈尔曼的情商观点有很多质疑,但是在情绪处理的方法方面,我还没看到有力的辩驳。所以,至少我从这本书中收获了情绪处理能力,说明书中的观点还是值得信任的。那么,我也就不考虑通知罗辑思维“得到”的团队把这期节目下架了。如果我研究完发现,我确实在传播伪科学,那么,我就要下架节目,向大家致歉了。

所以,以教为学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思考自己所教的内容能不能真的站得住脚,经得起考验。只有真正知道我们拥有的知识的局限性所在,我们才配真正拥有这个知识。

注意到上面这两点,我想大家在践行以教为学这个方法的时候,成长速度会更快。不过可能有朋友会问:你有《成甲说书》来讲课,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怎么以教为学呢?

其实,以教为学的机会很多,比如:

• 你把今天文章中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爱人或者同事听。

• 你在微信里面组建一个学习微信群,定期给大家分享你的心得。(我有一个朋友就干这件事情,而且是收费的——太聪明了。)

• 主动要求在一些沙龙里分享或者建立自己的公众号写文章。

• 这些途径都是以教为学的好渠道,只要你用心,就能找到更多机会。

刻意练习

什么是刻意练习?

很多人听到“刻意练习”这个词,会觉得它的意思应该是:刻苦地、有目的地持续训练。比如,想要提升写作能力就刻意地多写作,想要提升英语能力就刻意地练习英语听说读写。如果你也这样理解,你就极大地误解了刻意练习的意义。

当然,人们会有这样的误解,很可能和一个传播非常广泛的概念有关:1万小时天才定律。美国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告诉我们:“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得超凡。”

这个通过刻苦努力训练1万小时就能成为天才的理论给了很多人希望。然而,不幸的是,这个理论很可能是错误的。1万小时天才定律的提出,其实源自另一个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K. Anders Ericsson)进行的研究。埃里克森在1993年发表过一篇论文,讲述他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成果。他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介绍了这次研究:

他把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实际上,到20岁的时候,那些卓越的演奏者已经练习了1万小时,那些比较优秀的学生练习的时间是8000小时,而那些未来的音乐教师练习的时间只有4000小时。

这就是被格拉德威尔引用、演绎出1万小时定律的实验。

然而,通过这个实验就提出“只要训练够1万小时,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这个理论,能站得住脚吗?埃里克森经过大量的研究后认为这个理论站不住脚。

那天才型的专家还能不能训练出来?埃里克森说:可以。

怎么训练呢?刻意练习。

埃里克森经过多年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训练天才型专家真正重要的是1万小时背后的刻意练习。在这里,刻意练习并不是人们之前理解的勤奋与努力。

刻意练习的核心假设是:尽管专家级水平是逐渐练出来的,但是关键在于受训者必须通过训练掌握更高级的心理表征,才能真正有突飞猛进的进步。

这里的关键词是:心理表征。

所谓心理表征,是指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对应的心理结构。这个定义太抽象,让我们举个容易理解的例子。比如,对于下象棋而言,一个新手下棋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车、马、炮,“马走日、象走田”,而一个大师看到的却是棋局走势与可能的策略。这种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认知方式,就是心理表征的差别。

不过,“心理表征”这个词对大多数人而言比较陌生,不是很好理解。用另一个概念会更容易理解,那就是:元认知。

什么是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我们的思考过程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但是很少有人能自觉地意识到还可以去思考我们“思考的过程”。这就好比人们很难意识到空气的存在,鱼儿很难意识到水的存在一样。然而,正是我们思考的过程,决定了我们思考的结果。

刻意练习,就是提升元认知能力的过程。

我们在元认知上的差别表现为认知效率与认知深度上的差别。从本质上讲,这本书提及的所有方法和努力,都是在追求提升我们的元认知能力。但是,元认知能力的提升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既有的思考过程有强大的惯性,所以我们必须通过悬挂假设、反思、矫正假设等一系列方法来改变它。而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刻意练习在改变我们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与临界知识是什么关系?

元认知与临界知识,一个是思考的过程,一个是思考的工具。举个例子:元认知就好比我们选择从北京到天津的道路,可以是省道也可以是高速公路。不用临界知识,就像是我们开车去天津选择走省道,路远,堵车,浪费时间;而在思考的过程应用临界知识,就好比开车上高速,能够更快速地到达目的地。我们快速成长就是把省道升级为高速的过程。

这么类比未必准确,但便于大家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过程习惯,也就有不同的元认知。比如,省道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看到问题——大脑直接调用直觉、过去经验、情绪反应——决定采取的行动。而高速型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这样的:看到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黄金思维圈)——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比如相关临界知识)——决定采取的行动。

在这两个元认知的过程中,一个应用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处理问题,一个用临界知识来处理问题。这样讲,元认知和临界知识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好理解了。

所以,刻意练习最关键的还不是掌握具体的临界知识,而是要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有意识地应用更高级的心理表征解决问题,提升元认知能力。

刻意练习如何与临界知识结合应用?

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来掌握临界知识和提升元认知能力?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有三个部分: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

“划小圈”这个概念是从乔希·维茨金的《学习之道》这本书中借鉴过来的,意思是持续、刻意地进行大量专注训练。比如,在像武术这样的技能类训练当中,划小圈的内容可能是蹲马步、打直拳等。我们需要反思动作细微的差别,理解这些基本动作的应用并做到熟练。而在认知能力这样的思维训练中,划小圈的内容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对基本概念、临界知识、知识阻塞等关键地方进行反复的探究和思考,直到把这个问题吃透,弄明白。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能力单元

我们把掌握的核心知识彻底吃透,就能够和其他相关知识组成一个新的知识能力单元,整体使用。比如,游泳这件事情,刚开始练习漂浮、呼吸、打水等等,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基本的技能,组合起来就成了在水中穿行的新技能——游泳。而一旦学会游泳,就能和其他技能组合了,比如跳水、水下救援这样更大的能力。

学习认知也一样。比如对最基本的营销概念、市场概念理解透彻后,就能够建立在这些概念之上的认识,形成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我自己是做旅游景区规划咨询的,我发现,公司员工的专业能力成长就是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先把市场分析、用户画像、投资政策等基本核心模块吃透,然后再把已有的知识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更高层面的判断力。学习水平,某种程度上就是拥有正确的底层关键知识的数量及调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体现。

•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我们对核心概念都吃透并组合成知识能力单元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认知框架将它们联系和整合起来。比如,在商业分析中,可以将复利、边际效益、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组合成一个认知框架,来判断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现在让我们再回头看看本书自序中提到的查理·芒格的一个观点:你必须依靠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这里说的“模型”就是临界知识,“框架”就是把临界知识整合起来的认知方式。而一旦掌握了这个思考方式,我们就彻底升级了自己的元认知能力。换句话说,我们就可以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与认知框架相关的临界知识和其他能力,极大地提升认知效率,进而表现出让人惊讶的认知深度。

总结一下,正是因为刻意练习的关键是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而这一点正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刻意练习也成为提升学习能力最重要的底层方法之一。

[1] 我们公司的在线办公系统会保留每个人每一天的日志,而且公司所有人都可以互相查阅、评论。这样,一方面促进知识、经验在团队内部的流动,另一方面大家也可以从过往的日志中看到自己和别人思考能力进步的过程。

[2] GTD是英文getting things done的缩写,是一种行为管理的方法,也是戴维·艾伦写的一本书《搞定》的英文书名。GTD的主要原则在于一个人需要通过记录的方式把头脑中的各种任务移出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头脑可以不用塞满各种需要完成的事情,从而集中精力于正在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