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全文在线阅读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偷梁换柱来还价

关灯直达底部

       战国时,秦王准备发兵攻打周国,秦国臣民都不赞同。于是应侯范雎对秦昭王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叫公孙弗忌,认为他的邻居老弱可欺,便决定把他的财产弄过来。这一天,他把狐朋狗友全部召集到一起,怂恿他们去偷盗邻居的东西。可是同伙却因为害怕而不愿意去干。第二天,他又把他们叫来,出主意说,不妨去威胁邻居,让他把东西交出来,但是同伙中仍然有半数反对。最后,公孙弗忌终于想了一个办法,他提出与邻居去喝酒应酬,在酒席上骗走他的财物。他的同伙一听这个建议,都兴高采烈地予以赞同。

       讲完这个故事,应侯对秦昭王说:“公孙弗忌提出的三种方式,同样是用不道德的手段来谋夺财物,可是他的同伙却有同意不同意之分。为什么呢?无非是害怕偷盗和胁迫的名声太坏而已。现在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并没有坏到像桀纣那样的地步,秦国却准备毫无理由地去攻打他,会是什么名声呢?所以国内的臣民都不愿意啊。”

       对于本质毫无差别的几种行为,只是因为方式的不同,得到的反应就不同。这个故事的启示就在于,如果在谈判中无法用强硬的手段得到自己想要的,完全可以改用一种比较缓和的方式,把注意力吸引到方式的转换上,从而策略性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十六计》第25计名为“偷梁换柱”:“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所谓梁是房屋建筑中的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在木结构屋架中,通常按前后方向架放在柱子上。柱是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用来支撑横梁。梁和柱在房屋建筑中,就像所有事物的关键与精华部件一样,起着巨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正因如此,如果在博弈中运用某种策略,暗中更换对方所追求的利益的关键部分,就可以巧妙地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内部结构,使自己轻而易举地得到对方本来会锱铢必较的关键利益。

       美国著名的冲突管理专家、贝勒大学教授弗雷德•查特曾经代表一家公司与工会进行谈判。在谈判中,查特教授得知该公司总裁在与工会领袖谈话时发表了不当言论,对方勃然大怒,严正提出总裁应公开道歉。同时,总裁也觉察到自己失言,准备公开道歉。

       针对这一情况,查特对工会领袖说:“我了解公开道歉对于双方的重要性,一定尽力去帮助你们争取,但我不能给你们什么保证。不过,如果你们希望我去争取这件事,你们是否应该在其他事情上与我合作?”过了几天,查特教授又把他的条件明确化,要求工会在关于增加工人工资和福利问题上做出让步。他说:“如果我能争取到总裁的公开道歉,有关我向你们提出的工资福利问题,你们是否同意我的看法?”工会当时只关注总裁是否思意公开道歉,挽回自己的面子,而对于增加工人工资和工人福利两个问题一时并未在意。

       经过进一步谈判,最后终于达成协议,公司方面由总裁公开道歉,而工会方面却在工人工资和福利的要求上做出了重大让步。

       究竟是哪一方获得了成功,是公司呢,还是工会方面?答案不言自明。

       谈判者应该将所有有关共同利益的问题放在一起进行讨价还价,利用各方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的不同,达成对大家来说都更有利的结果。因为,许多这样的问题虽然在理论上可以简化为金钱总数问题,但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在于,即各方对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能各不相同。

       将各种问题混合起来的做法,也使得利用其中一个博弈回合为另一个回合为提供弹药成为可能。比如,美国威胁日本说,准备结束美日军事同盟关系,任凭日本面对入侵的风险而不顾,也许可以在迫使日本打开进口市场的谈判中做出更大的让步。美国当然不会坐视日本遭到入侵,因为那样并不符合它的利益;它那样说不过是一个威胁而已,目的是迫使日本在经济方面表现得更合作一些。因此,日本可能坚持要把经济与军事分开谈判。

       在上面工会与公司的谈判中,其所以取得这样的结果,在于查特教授抓住公司总裁向工会方面道歉这个无关紧要的问题,和总裁本人也准备满足工会这一要求的情况,把他们打包成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并且有意把道歉问题看得十分重要,而把真实的企图——降低工会方面对于工资及福利的实质问题隐藏在这个细枝末节之中,使工会方面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从而取得了真正的胜利。如果工会方面看破这一点,即使是十分注重道歉问题,但是坚持把道歉与工资福利方面分开来解决,那么公司也不会这么容易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