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黑洞与时间弯曲 » 黑洞与时间弯曲全文在线阅读

《黑洞与时间弯曲》黑洞的收缩和爆炸

关灯直达底部

接着发生了一件爆炸性事件。16霍金先在英国的一个会上,然后又在《自然》杂志的一篇短文里宣布了一个惊人的预言,一个与泽尔多维奇、斯塔罗宾斯基、帕奇和昂鲁什矛盾的预言。霍金的计算证明,旋转的黑洞必然会辐射并减慢旋转。然而,计算还预言,当黑洞停止旋转时,辐射还不会停止。没有旋转,没有旋转能量,黑洞继续发出各类辐射(引力的、电磁的、中微子的),而在辐射时继续失去能量。我们知道,旋转的能量贮藏在视界外面空间的旋涡里,而现在失去的能量只能来自一个地方,那就是黑洞的内部。

同样令人惊奇的还有,霍金的计算预言,辐射谱(即每一波长的辐射总能量)完全像高温物体的热辐射谱。换句话讲,黑洞的行为仿佛在说它的视界具有一个有限的温度,而霍金算出这个温度正比于黑洞表面的引力。(假如霍金是对的)这确凿无疑地证明了巴丁-卡特尔-霍金的黑洞力学定律实际上就是另一形式的热力学定律,而且,正如贝肯斯坦两年前宣布的,黑洞具有正比于其表面积的熵。

霍金的计算还说明,一旦黑洞旋转慢下来,它的熵和视界的面积正比于质量的平方,而温度和表面引力正比于质量除以面积,也就是与质量成反比。因此,当黑洞持续辐射,将质量转化为外流能量时,它的质量下降,熵和面积下降,而温度和表面引力升高,黑洞收缩而变热,从结果看,它在蒸发。

一个刚从星体坍缩形成的黑洞(于是质量比2个太阳大)的温度很低,不超过绝对零度3×10-8度(0.03微开尔文)。因此,开始时蒸发很慢,要等1067年(宇宙现在年龄的1057倍)才会出现可以觉察的收缩。然而,随黑洞收缩和加热,它的辐射会越来越强,蒸发也将加快。最后,黑洞质量减小到几千到1亿吨之间的某个量(我们还不知道确切的数量),视界收缩到原子核大小的若干分之一时,它将达到极高的温度(1万亿到10万万亿度),从而在几分之一秒内发生猛烈的爆炸。

在广义相对论与量子论的结合上,霍金与别人不同。世界上的十几位专家都确信霍金犯了错误。他的计算违反了那时所知的关于黑洞的一切事情。也许他的结合错了;也许他的结合对了,但计算错了。

接着的几年里,专家们常检验霍金和他们自己的结合形式,检验霍金和他们自己关于来自黑洞的波的计算。他们一个个逐渐走近霍金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巩固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论的部分结合,形成了一组新的物理学定律,被称为弯曲时空的量子场的定律,因为在产生这些定律的结合中,黑洞被认为是非量子力学的、广义相对论的弯曲时空物体,而引力波、电磁波和其他类型的辐射被认为是量子场——也就是遵从量子力学的波,行为有时像波,有时像粒子(见卡片4.1)。(广义相对论与量子论的完全结合,即完全正确的量子引力定律将把包括黑洞的弯曲时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量子力学的,也就是服从测不准原理(卡片10.2)、波粒二象性(卡片4.1)和真空涨落(卡片12.4)。下一章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完全结合和它的某些应用。)

没有任何实验指导我们去选择,我们如何能够同意弯曲时空的量子场的基本定律呢?没有实验检验,专家们又如何能够几乎肯定地宣称霍金是对的呢?他们的根据是,量子场的定律与弯曲时空的定律应该完全一致地融合在一起。(假如融合不完全一致,那么在某种运用中,物理学定律可能做出一种预言,例如黑洞永不辐射;而在另一种运用中,它可能做出不同的预言,例如,黑洞必然总是在辐射。可怜的物理学家不知道该相信哪个,不知道该怎么做。)

新的综合的定律必须与没有量子场的弯曲时空的广义相对论定律和没有时空曲率的量子场定律一致。这一点与完美结合的要求,类似于纵横字谜的行与列必须完全一致,17它们几乎完全决定了新定律的形式。1如果定律确实可以一致地融合起来(如果物理学家认识宇宙的方法是合理的,那是一定能做到的),它们也只能以新的和谐的弯曲时空的量子场定律所描述的方式进行。

物理学定律应一致融合的要求,通常是寻找新定律的工具。不过,这种一致性要求很少像在弯曲时空的量子场的场合下显示出那么大的威力。例如,在爱因斯坦建立他的广义相对论定律时(第2章),一致性的考虑不能也没有告诉他从哪儿起步,没有告诉他引力来自时空的曲率;这个出发点主要来自他的直觉。然而,有了这个基础,广义相对论定律在弱引力条件下与牛顿引力定律相容的要求和在无引力条件下与狭义相对论相容的要求,几乎惟一决定了新定律的形式;实际上,它是爱因斯坦发现场方程的关键。

1975年9月,我第五次访问莫斯科,为泽尔多维奇带了一瓶“白马”威士忌。现在,西方的专家们都同意霍金是对的,相信黑洞会蒸发,而我却惊讶地发现,莫斯科没人相信霍金的计算和结论。虽然在1974年和1975年间,发表了几个以新的完全不同的方法导出的对霍金论断的证明,但它们在前苏联并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为什么?因为泽尔多维奇和斯塔罗宾斯基这两位大专家不相信:他们还在认为,辐射黑洞失去旋转后,辐射也就停止了,从而不可能完全蒸发。我同泽尔多维奇和斯塔罗宾斯基争论过,但没有结果;他们对弯曲时空的量子场远比我懂得多,尽管(像通常那样)我确信真理在我这边,却无法反驳他们。

我计划9月23日星期二飞回美国。星期一晚上,我正在大学招待所的小屋里收拾行李,电话铃响了,是泽尔多维奇的:“到我这儿来,基普!我想和你谈谈黑洞的蒸发!”时间很紧,我想在门口找辆的士,但一个也没有。于是我像地道的莫斯科人那样,拦了辆摩托,给他5卢布,让他送我到绍瑟街2B号。他答应了。摩托开上一条我从没走过的偏僻街道,我真怕走丢了。等转弯上了绍瑟街,我才放下心来。说声“谢谢”,我在2B门口下了车,轻轻穿过铁门和树荫,走进一座楼,登上楼梯,走向二楼西南角。

泽尔多维奇和斯塔罗宾斯基在门口等我,满脸带笑,双手举过头。“我们投降了。霍金是对的,我们错了!”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他们对我说,他们的黑洞弯曲时空的量子场,虽然在形式上看起来与霍金的不同,但实际上是完全等价的。他们原来讲黑洞不能蒸发是因为计算出了错,不是定律的问题。现在错误纠正了,他们也同意,定律要求黑洞蒸发,没有什么例外。

可以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描绘黑洞的蒸发,它们相应于以不同的方法建立黑洞弯曲时空的量子场定律。然而,所有方法都认为真空涨落是向外辐射的最终源泉。最简单的描绘也许是建立在粒子(而不是波动)基础上的:19

真空涨落跟“真”的正能量波一样服从波粒二象性定律(卡片4.1),也就是,它们有波的一面,也有粒子的一面。波的那一面我们已经见过了(卡片12.4):波随机而不可预测地涨落,一会儿在这里是正能量,一会儿在那里是负能量,平均起来却没有能量。粒子的一面体现在虚粒子的概念上,就是说粒子凭着从邻近空间区域借来的涨落能量成对地闪现(同时出现两个粒子),然后湮灭而消失,把能量还给邻近的区域。对电磁真空涨落来说,虚粒子是虚光子;对引力真空涨落来说,是虚引力子。2

图12.2 落向黑洞的观察者所看到的黑洞蒸发机制。左:黑洞潮汐引力将一对虚光子分开,从而向它们提供能量。右:虚光子从潮汐引力获得足够能量而暂时物质化为真实光子,一个离开黑洞,而另一个落进黑洞中心。

图12.2描绘了真空涨落是如何导致黑洞蒸发的。左边画的是某个落向黑洞的参照系所看到的黑洞视界附近的一对虚光子。虚光子对很容易分开,只要它们所在区域的电磁场瞬间获得正能量。那个区域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因为真空涨落在一切波长尺度上都可能发生。但区域大小总是大致和它涨落的电磁波的波长相同,所以虚光子只能分开约一个波长。如果波长正巧和黑洞的周长一样,那么虚光子很容易像图上那样分开四分之一周长。

视界附近的潮汐引力很强;在光子之间下落的观察者看来,强大的力量将虚光子分开,从而也向它注入巨大能量。虚光子因能量的增加,到它们分离四分之一视界周长时,就足以转化为实在的长寿命光子(图12.2右),也有足够能量留下来还给相邻的负能的空间区域。现在的实光子相互解脱了,一个在视界内部,从外面的宇宙中永远消失;另一个脱离黑洞,带走了潮汐引力给它的能量(也就是物质3)。黑洞因失去质量而有一点收缩。

这种粒子发射机制并不依赖于粒子是否是光子,相关的波是否是电磁波。它对所有其他形式的粒子和波(也就是对所有其他类型的辐射——引力的、中微子的等等)也同样适用,因此黑洞会产生所有类型的辐射。

虚粒子在物质化为实粒子前必然靠得较近,距离大概小于它们的波长。然而,为了从黑洞潮汐引力得到足够物质化的能量,它们必须分离约黑洞周长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黑洞发射的波或粒子的波长约为黑洞周长的四分之一,或者更大。

两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周长约为35千米,所以它发射的粒子或波的波长约为9公里或更大。同光或普通无线电波相比,这是巨大的波长,但与两个黑洞碰撞时可能发射的引力波的波长相比,它并没有多大差别。

霍金在刚从事研究的那些年,总是想做到非常仔细、非常严格。在事情没有得到几乎无懈可击的证明前,他从来不说它是对的。然而,到1974年,他的态度变了:“我更愿意正确,而不是严格。”他曾这么坚决地告诉我。达到高度的严密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这一年,霍金为自己定下了两个目标:认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完全结合,认识宇宙的起源——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因为自己那要命的病,霍金比别人更能体会生命的有限。他觉得他不可能为了达到高度严密而长时间地停在他的发现上,也没有精力去探索那些发现的所有重要特征。他必须尽快向前赶。

于是,我们看到,霍金在1974年严格证明了黑洞像一个具有正比于其表面引力的温度的热物体那样辐射后,在没有真正证明的情况下又接着宣称,黑洞力学定律与热力学定律的所有其他相似也都不是简单的巧合:黑洞定律与热力学定律是同样的东西,不过外表不同罢了。根据这一论断和他严格证明的温度和表面引力之间的关系,霍金猜测了黑洞的熵和它的表面积之间的精确关系:熵是0.10857…乘以表面积,除以普朗克-惠勒面积。4换句话说,10个太阳质量的非旋转黑洞具有的熵是4.6×1078,近似于贝肯斯坦的猜想。

贝肯斯坦当然相信霍金是正确的,他感觉很满意。1975年底,泽尔多维奇、斯塔罗宾斯基、我和霍金的其他同事也非常愿意同意他的观点。然而我们并不完全感到满意,因为还没认识到黑洞的巨大随机性的本质。黑洞内部的某些东西一定有104.6×1078种分布方式,而这些分布却不会改变它的外在表现(质量、角动量和电荷),它们是些什么东西呢?另外,我们如何能够通过简单的物理学关系来认识黑洞的热行为——也就是黑洞行为像一个具有一定温度的普通物体这一事实呢?霍金继续向前去研究量子引力和宇宙起源,戴维斯(Paul Davies)、昂鲁什、瓦尔德、约克、我和他的许多同事则瞄准了这些问题。在未来的10年里,我们逐步获得了一些新认识,表现在图12.3中。20

图12.3(a)表现的是下落经过视界的观察者所看到的黑洞的真空涨落。真空涨落由对对虚粒子构成。潮汐引力偶尔给这么多粒子对中的某一对以充足的能量,使它的两个虚粒子成为实在的,然后其中一个脱离黑洞。这是图12.2讨论过的真空涨落和黑洞蒸发的观点。

图12.3 (a)落进黑洞的观察者(穿太空服的两个小人)看到黑洞视界附近的真空涨落由虚粒子对构成。(b)在视界上方相对静止的观察者(绳子吊着的小人和点燃火箭的小人)看来,真空涨落由真实粒子的热大气组成,这是“加速的观点”。(c)以加速的观点看,大气粒子似乎是从热的膜状视界发出来的。它们向上飞过一小段距离,然后多数被拉回视界,然而还有少数粒子设法逃脱了黑洞的掌握,蒸发进入外面的空间。

图12.3(b)描述了一个不同的黑洞真空涨落的观点,停在视界上方并永远相对于它静止的观察者的观点。这样的观察者相对于下落的观察者一定要艰难地加速向上,才不致被黑洞吞没——他靠火箭的反冲或者用绳子吊起来。因为这个理由,这些观察者的观点叫做“加速的观点”,它也是“膜规范”的观点(第11章)。

奇怪的是,从加速的观点看,真空涨落不是飘忽出没的虚粒子,而是具有正能量和长寿命的真粒子,见卡片12.5。真粒子在黑洞周围形成像太阳大气那样的热气。与这些真粒子相联系的是真实的波。当粒子向上运动穿过大气时,引力的作用将减小它的动能;相应地,当波向外传播时,会因引力作用而红移到越来越长的波长(图12.3(b))。

图12.3(c)表现了加速观点下黑洞大气中几个粒子的运动。这些粒子看来是从视界发出的,多数向上飞过一小段距离后又被黑洞的强大引力拉回到视界,但有少数设法摆脱了黑洞的掌握。逃逸的粒子与下落的观察者看到的从虚粒子对物质化产生的粒子是一样的(图12.3(a)),它们就是霍金的蒸发粒子。

卡片12.5 加速辐射21

1975年,惠勒的新学生昂鲁什和伦敦国王学院的戴维斯(用弯曲时空的量子场定律)独立发现,黑洞视界上方的加速观察者一定会看到那里的真空涨落不是虚粒子对,而是真实粒子的大气。昂鲁什把这种大气叫“加速辐射”。

这个惊人的发现揭示了真粒子的概念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就是说,它依赖于观察者的参照系。在自由下落的参照系中进入黑洞视界的观察者看不到视界外的真粒子,只能看到虚粒子。加速参照系中的观察者靠自己的加速度而总留在视界上方,能看到许许多多真实的粒子。

这怎么可能呢?一个观察者称视界被真实粒子的大气包围着,而另一个观察者却说不是那样的,能有这样的事吗?答案在于这样一个事实:虚粒子的真空涨落波并不严格限于视界外的某个区域,每一涨落波都是部分在视界内,部分在视界外。

·自由下落穿过视界的观察者能看到真空涨落波的两个部分,即在视界外的和在视界内的;所以,这样的观察者很清楚(凭他们的测量),波只是真空涨落,它相应的粒子是虚的,而不是实的。

·留在视界外面的加速观察者只能看到真空涨落波的外面部分,看不到它在视界内的部分;这样,根据他们的测量,他们不能判别波只是伴随虚粒子的真空涨落。因为只看到了涨落波的一部分,他们就误认为它是“真实的东西”——伴随真实粒子的真实波动,结果,他们的测量表明视界周围是一片真实粒子的大气。这种真实粒子的大气会逐渐蒸发,飞向外面的宇宙(图12.3(c))。

这个事实表明,加速观察者的观点与自由下落观察者的观点实际上是一样的,一样正确,也一样有效:自由下落的观察者看到的是,虚粒子对在潮汐引力作用下转化为真粒子,然后其中一个粒子蒸发;而加速观察者看到的更简单,总是在黑洞大气中的永远真实的粒子蒸发了。两种观点都是对的;它们是不同参照系看到的同一物理景象。

从加速的观点看,视界就像高温的膜状表面,这里的膜就是第11章所说的“膜规范”的膜。正如太阳表面发出粒子(如照亮地球白昼的光子),视界的热膜也会发射粒子,这些粒子形成黑洞的大气,少数粒子将被蒸发。在粒子飞离膜时引力红移会减少它的能量,所以虽然膜很热,蒸发的辐射却很冷。

加速观点不仅解释了黑洞在什么意义上是热的,而且还说明了黑洞巨大的随机性。下面(由我和我的博士后朱里克(Wo-jciech Zurek))设计的思想实验解释了那是怎么回事。

向黑洞大气投入少量能量(或质量)、角动量(旋转)和电荷。这些东西将从大气向下穿过视界进入黑洞。一旦注入物质进去了,就不可能从黑洞外面了解它们的性质(是物质的,还是反物质的;是没有质量的光子还是有质量的原子;是电子还是正电子),也不可能知道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因为黑洞无“毛”,我们通过黑洞外的考察所能了解的,只是进入大气的总的质量、角动量和电荷。

那么,这些质量、角动量和电荷能以多少种方式注入黑洞的热大气呢?这个问题类似于问在卡片12.3中的玩具屋里,孩子的玩具能有多少种方法堆放在地砖上。相应地,注入方式的总数的对数,如标准热力学定律所说的,必然就是黑洞大气熵的增量。朱里克和我通过很简单的计算就证明了,这个增加的热力学熵正好等于增加的视界面积的1/4,除以普朗克-惠勒面积;也就是说,它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面积增加,与霍金在1974年根据黑洞力学定律与热力学定律的数学相似性所猜测的一样。这个思想实验的结果还可以像下面这样说得更简洁些:黑洞的熵是能形成它的方式的数目的对数。这意味着,有104.6×1078种不同方法可以形成一个熵为4.6×1078的10个太阳质量的黑洞。这个熵的解释原来是贝肯斯坦在1972年猜想的,霍金和他以前的学生吉本斯(Gary Gibbons)1977年给出了一种高度抽象的证明。22

这个思想实验也证明热力学第二定律仍然发挥着作用。投进黑洞大气的能量、角动量和电荷可以是任意形式的,例如,可以把满屋的空气装进一个袋子,前面我们考虑第二定律时已经见过了。当袋子投入黑洞大气时,外面宇宙的熵将减少袋子所具有的熵(随机性)。然而,黑洞大气的熵,从而黑洞的熵,却增加得更多,所以黑洞的熵加上外面宇宙的熵的总和还是增加了,服从热力学第二定律。

同样,我们会看到,黑洞在蒸发了一些粒子后,自己的表面积和熵通常会下降,但粒子在外面宇宙的随机分布增加了宇宙的熵,大大超过了黑洞失去的熵。这样,第二定律仍然是满足的。

黑洞蒸发和消失需经历多长时间呢?答案依赖于黑洞的质量。黑洞越大,温度越低,于是发射粒子越弱,蒸发也就越慢。1975年,当帕奇还是我和霍金的学生时,曾做过计算,23假如黑洞质量是太阳的两倍,那么它的寿命是1.2×1067年。黑洞寿命正比于质量的立方,所以,20个太阳质量的黑洞的寿命为1.2×1070年。这些年龄同宇宙目前1×1010年的年龄相比,真是太大了,所以蒸发不会影响天体物理学。不过,对我们认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结合来说,蒸发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从认识蒸发的努力中学会了弯曲时空的量子场。

质量远小于2个太阳的黑洞如果存在的话,蒸发起来远远不会像1067年那么漫长。这样的小黑洞在今天的宇宙中是不会形成的,因为物质的简并压力和核压力很强,即使当今宇宙的一切力量都来挤压它们,这些物质也不会坍缩(第4,5章)。然而,在宇宙大爆炸时可能会产生这样的黑洞,5那时物质所经历的密度、压力和引力挤压都远远高过现在的恒星。

霍金、泽尔多维奇、诺维科夫和其他一些人的详细计算表明,从大爆炸出来的物质小集团可以产生小黑洞,24只要这些成团物质的状态方程是“软”的(也就是在挤压时只增加很小的压力)。在极早期的宇宙中,相邻物质像把强力砧板上的碳挤压成金刚石那样,也把那些小集团挤压成小黑洞。

寻找那些原生小黑洞的一个有希望的办法,是寻找它们蒸发产生的粒子。质量小于5 000亿千克(5×1014克,一座不太大的山的重量)的黑洞到现在可能刚蒸发完,比它重几倍的黑洞现在应该在剧烈蒸发中。这些黑洞的视界大约是一个原子核的大小。

从这些黑洞的蒸发中发出的能量现在大部分应该表现为在宇宙中随机穿行的γ射线(高能光子)。这样的γ射线确实存在,但它的数量和性质很容易用别的方式来解释。(根据霍金和帕奇的计算,)没有多余的γ射线的事实告诉我们,现在在每立方光年的空间里,强烈蒸发的小黑洞不会多于300个,这也就告诉我们,大爆炸时的物质不可能有特别软的状态方程。25

怀疑者会说,为什么没有多余的γ射线,可能有另一种解释:也许大爆炸中形成过许多小黑洞,但我们物理学家对弯曲时空量子场的认识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所以,当我们相信黑洞蒸发时,正在走向错误的方向。我和我的同事不同意这种怀疑,因为我们看到,标准的弯曲时空定律和标准的量子场定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了,为我们带来了几乎惟一的一组弯曲时空的量子场论定律。不过,如果天文学家能找到黑洞蒸发的观测证据,我们会更满意的。

[1] 我们说“几乎”,是考虑了用来计算真空涨落能量的所谓“重整化”过程有一定的模糊性,这些由瓦尔德(惠勒以前的学生)发现和分析过的不确定性不影响黑洞的蒸发,不过也可能只有在掌握了引力的完全的量子理论后才会得到解决。18

[2] 可能有些读者已经在物质和反物质背景下熟悉这些概念了,例如,一个电子(物质粒子)和一个正电子(反粒子)。像电磁场是光子的场一样,也存在电子和正电子的场,即电子场。在电子场真空涨落瞬时巨大的地方,虚电子和虚正电子很可能成对出现,当场衰落时,电子和正电子也很容易湮灭而消失。光子是自身的反粒子,所以虚光子也成对地出现和消失,引力子也一样。

[3] 回想一下,由于质量和能量完全可以相互转化,所以它们实际上只是同一概念的不同名称。

[4] 这个特别因子0.10857…实际上是1/(4loge10),这里loge10、=2.30258…来自我选择的熵的“正规化”。

[5] 粗略地说,黑洞的质量是宇宙形成的时间(秒)乘以1038(克),例如,在普朗克-惠勒时间,原生小黑洞质量约为10毫克,而在万分之一(10-4)秒时,黑洞就有太阳那么重了。——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