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全文在线阅读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二十三年

关灯直达底部

(丁丑)二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六年

春正月

1月1日

○朔癸丑,以鄭壽俊掌令,李畬爲大司憲,趙相愚爲承旨,李寅炳爲副校理,宋徴殷、李光佐爲副修撰,金時傑爲兼輔德。

○江華留守李頣命馳啓請:「丁丑兵亂時餘存老人年八十以上,男子加資,女人及死節人子孫孝子、順孫、烈婦等,分給米、斗,以激厲風聲,長寧殿參奉一窠,以文參下擇差,以勸課儒士,本府將官,必差本府所管邊將,永爲定式,以慰抑鬱之情。」啓下備邊司,備邊司竝防之,只許死節人子孫孝子等給米。

1月3日

○乙卯,以上候平復,頒赦,頒敎中外。敎文曰:

念寡昧之有疾,間者淹延;賴皇天之降祥,幸哉良已。玆當百僚之齊抃,思與四方而同欣。粤惟眇末之躬,叨此艱大之業。宗社、神人之攸托,非敢忽於興居;風雨晦明之相乘,慮或乖於節適。屬緣榮衛之少損,以致膳飮之久停。稟氣素虛,非實沈之爲祟;醫方雜試,歎越人之難逢。列聖之保佑斯勤,諒有丕責;中書之機務多滯,共切焦憂。不豫迨浹於數旬,乃瘳俄見於翌日。天和漸復,與新陽而載回;心境初安,覺善端之發見。仍思溝壑之捐瘠,尙如恫關之在身。殷憂方屬於中朝,詎懷九重之樂?稱賀有歉於素志,勉循群下之情。修我明禋,旣告虔於淸廟;渙其大號,爰播慶於外廷。宜推滌瑕之恩,庸示去疾之喜。自本月初三日昧爽以前,雜犯死罪以下,咸宥除之,在官者各加一資,資窮者代加。於戲!身爲出治之本,仁是養人之要。疵癘祛除,庶致萬品之蘇息;信順休洽,所期百祿之來臻。與物皆昌,自今伊始。故玆敎示,想宜知悉。〈大提學崔錫鼎製進。〉

○以李廷謙爲執義,趙泰耉爲文學,李麟徵爲承旨。

○禮曹判書申琓請對,以上候平復與去秋廟見、世子嘉禮合三慶,請設增廣於今秋,又以上體纔復常,日氣尙寒,請停淑徽公主家臨弔之禮,竝從之。

○諫院啓言,善治守令加資過濫,請改正,屢啓,終不允。

○石城等七邑,今月十九日地震。本道狀聞。

1月5日

○丁巳,引見大臣、備局諸臣。領議政柳尙運曰:「赦令屢過,日月已久,一番人情犯可恕者,宜施曠蕩之典。」上可之。尙運請設粥於平壤,以濟飢民,刑曹判書李世華以爲一處都聚,恐難接濟,尙運曰:「然則宜分設於安州、平壤。」上命以此入於節目。尙運言:「前參議李堥,卽三朝侍從,年近八十,宜有恩典。」上命加資。上曰:「近來論議岐貳,可否不濟,氣象乖激,良可歎息。今者年律已改,與歲俱新,盡心國事,豈不美乎?諸臣皆入侍聽敎,各自惕慮,是予之望。」左議政尹趾善猝然進曰:「李坦之劾吳道一,不先不後,乃因近日師生間事,混圇論斥,事極可怪。尹得莘不可待之以士子,當施重罪,而只爲停擧,亦似輕歇。且道一請罷之論,不發則已,旣發之後,翌日卽停,竝與得莘之啓而停之,尤極非矣。」尙運曰:「李坦之劾道一,歷數宿愆,用意可見。侮辱儒賢事,道一以不知爲言,若眞爲侮辱而稱以不知,則是欺罔也。必以欺罔斷定然後,可以非斥道一矣。未知道一果於公會衆聽處,爲此言耶?」趾善曰:「道一常敬慕儒賢,何心侮辱?若果侮辱,渠豈云不知?坦聞其年少妹夫之言而輕論云矣。」承旨金盛迪曰:「此事若實,當有侮辱之罪,不可獨以坦爲非也。坦聞其妹夫之言而劾之,則亦非無根之比矣。」兵曹判書閔鎭長曰:「道一於酒後,多發不忍聞之言。此言若發於醒時,則道一豈敢諱之也?」趾善笑曰:「道一於酒後,呼其父名而侮辱之,酒後事,何足說哉?」尙運曰:「得莘之罪,當用亂場律。李寅燁疏中唐藩逐師之語是矣。得莘則直爲面辱,趙尙迪則論罰儒生而辱歸大成。然豈有輕重也?」趾善曰:「差異矣。」上曰:「得莘定配。」鎭長曰:「兪棨,先朝名臣也。負望士林,豈道一之比也?以事大文字事,士子不爲通謁,亦不庭揖,而其時不罪士子。得莘之事,雖不從容,至於加罪,誠不知其可。」盛迪曰:「道一則歸之酒失而白脫,得莘則定配,朝家處分,似不當如是矣。」李世白、李世華、李濡,皆以爲過重,上更命仍前停擧。上曰:「年事如此,自今每歲,遣大臣,行祈穀祭。」上召吏曹判書崔錫鼎進前,敎以奬用循吏之意,錫鼎陳行仁政之要,仍請抄善治守令,陞授州郡,允之。執義李廷謙,以洪川縣監李師尙,詆斥監司,虧損事、面,請罷黜,允之。

1月6日

○戊午,行都目政。以柳之發爲都承旨,李益壽爲兼文學,朴世堂爲右參贊,尹星駿、趙泰東爲修撰,朴權、趙泰采爲校理,閔鎭厚爲忠淸道觀察使,趙泰一爲兼說書,鄭齊泰爲兼司書,李彦綱爲判尹,韓配夏爲說書,吳道一爲京畿觀察使,特陞前參議金錫衍爲工曹參判。憲府啓請還收特陞之命,不允。

○大司諫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