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冷读术 » 冷读术全文在线阅读

《冷读术》第一节 搭讪高手的实践

关灯直达底部

一个交际高手的眼里是没有陌生人的,有的只是不认识的朋友。学习冷读术的目的,是用来与他人建立联系,赢得他人的信任。从这点来说,有效地发挥冷读术,还需要我们学习搭讪技巧。

有效的开场白

尼尔·施特劳斯在谈到男女交往时,非常简洁地总结为“寻找目标、搭话认识、展现吸引力、建立后续联系”四个步骤。也有人曾将这套理论发展到追求女子的恋爱中,影响力巨大。

学习冷读术,如果不能掌握这套规则,那么对于冷读术的发挥终将缺少一座心灵间的直线型桥梁。

寻找目标,也可以说是观察目标,这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有深入的解读。事实上,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人,通常都是动物型的思考方式,用不着寻找,基本上身体的某些情绪机能就会让你两眼放光。

是的,那就是你的目标!问题是你怎么和他/她搭上话。一上去就冷读?显然不妥,只会被对方冠以“神经病”的美名,或者是被保安请出那片空间,那真是非常需要想象力的结局。

第一句话的技巧

李嘉诚说,问候不一定要慎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按着这个原则,我们这里对第一句话的建议是,你只要跟这个陌生人真诚地说声“你好”,并直接告诉他,你想认识他,然后再开始一连串的对话。

技巧在于,当说完你想要认识对方后,不等对方说好或不好、愿不愿意和你做朋友,马上告诉他,你的职业或你现在正在从事的工作,然后询问他的职业或他现在正在从事的工作。也就是说,除了大方地把你提出来放在他的面前外,还把话题转到像认识新朋友一样的轻松对谈。

当然除了这种直接的方式,一些搭讪高手也总结了不少经典的搭讪案例,读者不妨借鉴一下。

“你好!最近我正在锻炼和陌生人交流,因为我一直想做一个相声演员,想通过和陌生人对话,提升自己的幽默感。我想试着说一个笑话,看能不能让你笑出来。”

如果对方愿意听,那么你就借机发挥吧!

下面这个案例是尼尔·施特劳斯在《把妹达人》里面谈到的,这个案例比较经典,用在商场或餐厅里应该比较有效。

搭讪者:“又是你啊?呵,你真的很喜欢在我身边走来走去吧?”

服务员:(笑笑,随便说了些什么)“……”

搭讪者:(随便回应些什么)“……”

……

搭讪者:(当服务员正要离去时)“我打赌你一定会很快回来,因为你的眼神告诉了我。”

服务员:(微笑)“对,我无法抗拒。”

到这里,基本的搭讪已经完成了,后续的发展可以通过其余的步骤来完成。总之在搭讪过程中,要快速地和对方建立联系,并引出接下来的话题,这一点至关重要。

三秒钟法则

三秒钟法则,即看到目标三秒钟之内必须出手。这么做在于让搭讪者不给自己思考的空间,凭着一鼓作气而达成目的。

这种方法更适合于新手,因为新手总是拿不定注意,迟迟不敢行动。对于新手,第一秒脑子里边有搭讪的冲动,第二秒脑子里出现各种反对的声音,又用了一分钟终于下定决心,却开始想该怎么开场,怎么和对方说话。于是好几分钟就过去了。这样的犹豫不决有很多负面影响,导致搭讪失败。

➢ 机会稍纵即逝。你想好了,人走了。

➢ 想得越多,犹豫越多,害怕越多,紧张越多,最终可能放弃。

➢ 即使你最终战胜了自己,但由于各种负面心理影响,搭讪时你的表情、动作都会变得不自然,会导致失败。

➢ 你的犹豫不决会被对方看在眼里,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觉察到你是个胆小、害羞、扭扭捏捏的人。

那么,怎么做呢?就试一下三秒钟法则。三秒钟内就出击,仅仅如此。你需要暗示自己如下几点。

➢ 想好台词上,没想好台词创造台词也要上。

➢ 不要考虑这是不是搭讪的最佳时机,你想象中的最佳时机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会出现。

➢ 你若从最自然的状态中进入到搭讪,表现也会很自然。比如你刚打完篮球,就看到旁边有一个人,直接来一句“也来打球吗?”

这样,你就是勇敢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很有魅力。搭讪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表现出了这样的高水准气场,与其畏首畏尾,不如光明磊落。当对方面对高水准的搭讪气场时,是很难拒绝的。如果你一开始表现得就不大方,不用你开口说话,人家已经离你很远了。

展示高价值

光是敢说还不行,如果不能吸引住对方,那么说得再多,也只是发挥了复读机的功能。

尼尔·施特劳斯在他的如何迷人的教程中,曾经用“孔雀理论”来比喻用以吸引他人的这种体验框架。这真是一个贴切的比喻。问题是每个人都不是孔雀,没有美丽的羽毛,甚至于还有着鳖脚的身高。

这真是让人沮丧的事。事实上,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只有男人才会更注重对方的容貌,而大多数女人其实更看重男人的自信、微笑、仪表、幽默感、亲和力以及能否成为人群中的焦点等因素——这也是尼尔·施特劳斯在《把妹达人》中阐述的领袖男人的特质。是的,你只要做到这些就足够了。你看看,大街上多少美女都被丑小子带在身边,只能说明他们比你表现出了更多的领袖男人特质。

看过《心灵捕手》这部电影的朋友,都应该记得麻省理工大学的清洁小子威尔在哈佛学院酒吧里,是如何面对那些高谈阔论的哈佛高材生的。

“伍德低估了财富的社会差异,尤其是继承财富。这是你从维克斯读到的论点,艾群就业分析98页对不对?我也读过。你要剽窃整本书吗?对这些论点你有个人想法吗?你跑到酒吧来高谈书中的论点,还假装是自己的观点,就为了泡妞,糗我的朋友吗?你的可悲是在五十年后,你才会开始了解,生命中有两件事是确定的,一是别只会打高空(1),二是你花一万五百元所接受的教育用一块五就能在图书馆得到。”

威尔通过这样一段话,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不驯的个性,属于一次高价值展示,瞬间赢得了美人心。

一些人可能并没有威尔这样的天才思想。不过,这无关紧要。心理学的个性法则告诉我们,如果能够展示出一些独特而突出的个性往往比很多优良品质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尼尔·施特劳斯在他的“孔雀理论”里这样简单地归纳到:对于人类而言,等同于孔雀扇状尾巴的,是闪亮的外衣、花哨的帽子,以及在黑暗中闪烁的首饰。这些看似恶俗的东西能起到吸引对方注意的作用,尤其是和女性打交道时。

事实上,尼尔·施特劳斯可能还没有想到的一点是,在当下的社交场合中,一部好车、一块劳力士手表、一套阿玛尼西服也有着孔雀扇状尾巴的同等作用吧!

适当地否定

我们都有过逗弄小猫或小狗的经历。当我们将一个小球或一段绳子放在它们头上晃来晃去,但是始终不让它们拿到的时候,它们会跳来跳去,一直追着跑。一旦我们将玩具丢给它们,它们玩了几下,多半又没有兴趣了。

这个道理在和陌生人搭讪中有着同样的作用。一旦我们吸引了对方的注意力后,不能急匆匆地扑上去,应该先推开对方,假装并不在意对方。这种推拉手段能够强化对方和你交流的兴趣。

其一,开场白尽量针对他/她身边的人,而不能只是想着交往的对象。在说话的过程中,尽量忽略目标对象。

其二,用我们设计的许多否定行为来打压对方,如“好漂亮的长睫毛哦,不会是假的吧(要确信是真的)?”然后再引出下面的话。总之不要让对方骄傲得像个王子或公主,而要让自己表现得像个王子或公主。

其三,在你感兴趣的交往对象对你表示出兴趣时,再适当地打压。比如对他/她的朋友说:“她是不是一直都这样幼稚啊,你们也受得了?”打压后,再适当地赞扬,即可产生不错的心理震荡,比直接恭维要好得多。

其四,当足够吊起对方的兴趣后,把他/她和团队孤立起来(可以让你的朋友帮忙应付其他人,你也可以将他/她带到自己身边),开始你的惯例表演,比如冷读话题、小魔术等。

仍然以《心灵捕手》中的那段场景来说,当威尔说完那段话后,不是转头和女主角对话,而是回到自己的一桌和朋友们聊天(一种很拽的打压)。女主角在被冷落很久后,终于忍不住了,径直来到威尔身边给了他电话号码,多帅!

建立基本联系

搭讪成功后,就可以发挥冷读术的一些技巧了。比如说,你可以和对方说,你会读心术,然后用惯例句式不断说中对方的心思,彼此情感自然加深。

搭讪者:“你不太能对人敞开心胸,这有点遗憾!其实你感情丰富而且很能让人开心,是个极有魅力的人,只是还没有完全展现出来。”

陌生人(高兴):“你真的很了解我啊!”

被别人认为充满感情、有魅力,总是令人高兴,被别人惋惜“不太能对人敞开心胸”,对方就必然要“敞开心胸”了。

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用冷读话语抓住和套出对方的心思。

一次的交流,必须延续成长期的交流的机会,才算一次成功的搭讪行动。也就是说,不管这次的情感交流能够到什么程度,至少你得要到他/她的电话号码、QQ之类的联系方式,不然真是一次失败的交际。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直接向对方索要号码。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一些话术惯例索要。

“我和朋友打赌,如果你把电话号码告诉我,他就请我吃饭,不如你告诉我吧,改天我们一起宰他一顿。”

“我平常不随便把电话告诉别人,不过和你聊天很投机,可以把号码给你,你打一下,13XXXXXXXXX。”

如果对方不愿意,你可以接着说“我知道你怕我给你打骚扰电话,我不会打太多的,最多一天打10个,只是问候问候你,这样行了吧?”或者也可以说“那把QQ号给我吧!”

当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给我们联系方式,若对方真的不想给,也不要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