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 »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第五节 心理咨询

关灯直达底部

题记:使人开心只是心理咨询的前奏曲,而使人成长才是心理咨询的主旋律。

本书的最后一节,我们来聊聊心理咨询吧。

在很多人看来,心理咨询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一方面,它不像医生诊治疾病那样能让外行一眼就看出技术功底,也没有血肉淋漓的手术场面,甚至连药都不能开。心理咨询师完全就靠一张嘴皮子把人“忽悠”得掏钱,而且收费还不低,他们凭什么?另一方面,我们在观看《心理访谈》之类电视节目时又会觉得心理咨询师的能力不可思议,甚至近似魔法。他们可以通过三两句话就让一个刚刚还在寻死觅活的年轻人变得开心笑了起来。

其实心理咨询师既不是骗钱的大忽悠,也不是神奇不可思议的魔法师,他们也和其他任何职业一样,也是一门靠技术挣钱养家的劳动者,仅此而已。换个身份,心理咨询师们看到程序员能够敲上几下键盘就做出一个巧妙的程序,也会觉得不可思议。我们觉得心理咨询师神秘,是因为对他们缺乏了解。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到底什么是心理咨询(counseling)。在汉语当中,所谓“咨询”,意思就是找人询问问题或者征求意见。在英语中,counsel(动词)这个词有商讨、劝告、征求意见、寻求信息等意思。counseling作为counsel的动名词,也有着咨询的含义。所以说,心理咨询就是指受过训练的心理咨询者(counselor)和来访者(client)之间的一种职业关系,前者运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后者的问题,并且收取一定的费用。

那么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收费啦!毕竟心理学界的鼻祖级人物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任何免费的心理咨询,对来访者都是有害无益的。” ——当然,他没说对心理咨询师更是如此。这并不是开玩笑,弗洛伊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发现当来访者不付费时,他们自己往往也在内心深处对心理咨询师的建议提不起重视来,也很难有真正的动力来解决自己心理上遇到的困扰,真正改变自己目前的心理状况。

很多人都需要通过“付费”这个过程来给自己带来动力:不花钱的跑道不愿意跑,办了健身年卡才会天天去;不花钱的网络课程不愿意听,非得是花了学费才觉得不听课太亏;自己的一箱子书懒得看,非得是花钱从图书馆借来的书才愿意读……正是因为人的这种“劣根性”,让心理咨询费本身也有了一定的心理矫正作用。

好吧,从本质上说,心理咨询的真正目的在于通过一些有意义的咨询过程,解决来访者在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来访者理解和澄清其生活观点,学会达到自己确定的生活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当然也是现代心理咨询的大宗师罗杰斯(Rogers)将心理咨询看成是一种帮助他人的过程,强调人际关系在咨询中的重要性,相信人可以通过对自己的重新认识达到自我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既不是纯粹的金钱与消费关系,更不是上司在“训导”下级。所以来访者既不能把自己置于“消费者就是上帝”的高位上,也不能把心理咨询师看作是“救世主”,化身成为唯唯诺诺的“病人”或者“信徒”,他们两方都应该做到不卑不亢。

归结起来,心理咨询本质上有三大特征:(1)心理咨询的卷入者为咨询者和来访者;(2)心理咨询是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问题的过程;(3)心理咨询的目的是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因此,我们就可以为心理咨询作出这样的解释:心理咨询是指咨询者协助来访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当心理咨询师呢?首先必须经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训练和学习,拥有国家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除此之外,在个人素质方面也有一些要求。美国学者盖(Guy)认为,一名有效的咨询者必须具备以下特征:(1)对人具有强烈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并喜欢探究;(2)善于倾听;(3)善于沟通,喜欢与别人交流;(4)有同理心,善于理解别人;(5)有较强的情感洞察力,善于处理各种情感问题;(6)有内省能力,善于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把握自己;(7)宽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不满情绪;(8)幽默,可以发现生活中积极有趣的一面。

在上一章我们说到了,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出现了心理困扰的正常人,或者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如果已经被诊断为神经症或者精神病患者,我们心理咨询师是一定会把他拒之门外的,给多少钱也不行,因为这是原则问题。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心理咨询的来访者也有一些要求。浙江大学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马建青老师认为,来访者最好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具有一定的智力基础;(2)咨询内容以心因性问题尤其是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各种适应不良、情绪调节问题、心理教育与发展问题等为佳;(3)人格基本健全;(4)有较强的咨询动机;(5)有交流能力;(6)对咨询有一定的信任度。

不过,心理咨询在刚刚出现时并不像现在这样有着完备的理论和规则。这个行业能够发展到现在这样在人类社会中有着巨大影响力,既是因为心理学理论本身的不断发展进步,也是一代代心理咨询师们不断试错的成果。

心理咨询业的源头之一是古老的催眠术。作为传统巫术的一部分,“催眠术”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的“祝由术”,民间所谓的“跳大神”等民间迷信活动均含有催眠术的成分。不过最早被记录在案的催眠术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1775年,一位名叫麦斯麦尔(Franz Anton Mesmer)的奥地利医生在法国巴黎展示了自己高超的催眠技巧:他用一块磁铁作为催眠工具,用所谓“生物磁力”给病人治疗心理疾病,实际上是通过催眠暗示让病人昏迷沉睡。

1842年,苏格兰医生布雷德(James Braid)对该现象发生了兴趣,并且经过反复的试验论证,正式提出“催眠(hypnosis)”一词,并对催眠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对象被催眠跟所谓“地球磁力”无关,而是受到了某种心理上的暗示,他把这种因为催眠而进入的睡眠状态叫作“神经性睡眠”。

1878年,法国医师夏尔科(他也是弗洛伊德的恩师)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把催眠术纳入了心理治疗学的范畴,主张运用催眠术和交谈方法来治疗歇斯底里症(癔症)。这也让跟随他学习临床精神医学的弗洛伊德深受启发并且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开始运用催眠的方式治疗精神疾病。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催眠术的最大作用是让来访者(患者)真正打开心扉倾诉自己深藏在内心里的“潜意识”,而精神医师需要做的,是在倾听来访者的基础上们,分析出他精神疾病的来源所在。催眠术只是起到了一个“渠道”作用,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更何况,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进入催眠状态,于是他最终放弃了催眠术。

前文中我们曾讲到过弗洛伊德发展出精神分析学说的经过,这里不多赘述。精神分析心理学强调精神医师和患者的沟通和交流,他们对某一名患者的治疗过程经常长达数年之久,他们之间的交流互动也就慢慢在欧洲大陆上发展出了心理咨询的雏形。

美国的心理咨询业有另一个来源,即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职业咨询与指导运动。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提高了经营者对劳动者素质的选择性要求,同时失业、对未来的迷惘、对个体不尊重所带来的危机等促进了职业指导的兴起与发展。职业指导的目的在于根据个体的智力水平、能力、兴趣和气质等心理因素选择合适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毫无疑问,职业咨询师们需要拥有一定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于是开始有人请求职业咨询师帮助他们解决自己遇到的心理问题——事实上职业问题和心理问题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于是心理咨询业的行业范式在一次次职业咨询和指导过程中慢慢固定了下来,直到有一天很多职业咨询师宣布自己改行成了心理咨询师。

美国第一位正式的临床心理学家(还无法称为心理咨询师)是赖特纳·韦特默(Lightner Witmer),他是“心理学之父”冯特的弟子,跟随后者学到了全套科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论,回到美国后他主持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室。

不过韦特默身上离经叛道的一面很快显现了出来。当时的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当时心理学只是初生阶段,不适合运用于临床实践,以一般成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内容心理学”也不适合用于儿童心理研究上。韦特默没有理会亲友和同行们的劝告,积极参与了宾夕法尼亚州低能儿童培训学校的工作,并且在1896年创建了第一个心理诊所(psychologic clinic),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儿童指导诊所,这也是临床心理学产生的标志。

领先时代一步可以让人成为人人羡慕的成功者,但是领先时代两步就很可能被当成疯子。客观上说,在19世纪末心理学的初生阶段,还仅仅局限于对某种心理学元素进行研究的心理学理论确实不足以支撑临床心理学的实践应用——甚至当时连准确获知来访者的心理状态都无法办到,因为心理测量学还没发展起来,所以韦特默的成就在很长时间里都不为心理学界承认。不过他的工作为咨询心理学的诞生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解决儿童心理问题做出了贡献。

从1930年开始,卡特尔(R. B. Cattell)的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科学研究带动了以整个人格为对象的心理咨询,其中包括职业、人格、情感、家庭与健康等方面。20世纪30年代后期,职业指导、心理测量和社会教育逐渐融为一体,同时在荣格等长期从事精神疾病临床治疗的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的推动下,心理咨询才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

当然,心理咨询行业的兴起与发展也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欧洲,法西斯当权的意大利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频频发动对外战争,并且最终激化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美国,自1929年开始的大规模经济萧条让每一名公民前所未有地需要心灵抚慰。于是到20世纪40年代“二战”激战正酣时,心理咨询行业反而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1938年,心理学家E. G. 威廉森(E. G. Williamson)首次明确提出了心理咨询的概念,并且把心理咨询从心理治疗当中分割了出来,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是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进行的以改正其行为、情感和想法为目的的过程。而心理咨询(counseling)则是咨询师协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个人潜能的一个过程。

正如前文所说,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的对象和面对的问题不同。心理咨询面对的是普通人群,即来访者不具有经验临床诊断的心理疾病。心理治疗则侧重为具有经临床诊断患有心理疾病的人群服务。

与此同时,咨询心理学也终于取得了主流心理学家的承认。1946年,美国心理学会设立咨询与指导分支。1951年更名为咨询心理学分会(Association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ACP)。当时规定:咨询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教育、就业和个人适应中的心理问题。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咨询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咨询专家培养标准,后来成为教育训练委员会研究生院博士课程培养计划的认定标准。同年,美国心理学会伦理基准委员会公布了APA伦理纲领。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始正式颁发心理咨询专家执照。从此心理咨询师作为一个被广泛承认的行业走进了社会大众的视野。

不仅有关心理咨询的各种理论在不断成熟,有关心理咨询的法案和伦理规范也在不断完善。1961年,美国人事与辅导学会公布了心理咨询者的道德规范条例,那些有违职业道德的心理咨询行业从业者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严重地会被直接吊销职业资格。同时,随着人们普遍开始接受心理咨询的收费标准,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化也慢慢成为现实。

不知你想过没有,为什么要特别对心理咨询师的伦理道德进行规范呢?因为心理咨询这个行业,很久以前确实是伦理道德沦陷的重灾区。并不是心理咨询师们普遍道德低下,而是诱惑实在是太多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最早开始用谈话治疗歇斯底里症,后来启发了弗洛伊德的那位精神医师约瑟夫·布洛伊尔?可以说,他用谈话方法成功治愈女病人安娜·欧的案例开创了心理咨询的历史之后,却又有了一个尴尬的后续:女病人爱上了他。不是普通的爱恋,是不依不饶、誓要追求到天涯海角的那种“骚扰型”追求。还好布洛伊尔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为了躲避女病人,最后宣布退出了精神治疗领域。

要知道,心理上的痛苦比肉体上的痛苦要难熬得多,对于饱受心理问题煎熬的来访者来说,心理咨询师无异于是一根救命稻草。特别是咨询过程中,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还会使用共情的办法来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于是在来访者的心目中,咨询师的形象往往会变得既伟大又亲切,既技艺高超又温暖人心,成为最完美的人格化身。这个时候,如果心理咨询师持身不正,利用这种信赖感和依靠感,稍微暗示一下来访者,往往就能轻而易举得到金钱的馈赠,甚至异性来访者的以身相许。也有一些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当时不要求金钱或者美色,而是在来访者潜意识中植入一些心理暗示,咨询结束后再和来访者交往。

所以,为了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的长远发展,从源头上杜绝心理咨询师陷入道德困境才是正当的选择。双方发生联系必须在心理咨询的情境下进行,双方在咨询过程中说的话、做的事都必须记录在案。而且在心理咨询关系解除之后,不能再发生任何联系,哪怕是平常一起吃个饭严格来说都是不允许的。

进入网络时代之后,又出现了网上心理咨询,甚至还有不见面、不视频只靠打字给人做心理咨询的。这其中当然也省略了正规心理咨询中必备的许多步骤和工具,甚至心理量表也没办法在心理咨询师指导下填写。这样的所谓“心理咨询”,我们用脚趾头想一下就知道是完全不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