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 »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八卦心理学》第五节 在社会中学习

关灯直达底部

题记:对生活环境进行控制的努力几乎渗透于人一生中的所有行为之中,人越能够对生活中的有关事件施加影响,就越能够将自己按照自己喜爱的那样进行塑造。

——班杜拉

斯金纳的社会改造实验之所以会最终失败,主要原因当然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他这么做,不过从心理学角度看,也有着必然失败的理由——因为他领导的“新行为主义革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让它在研究某一个人的行为时无往不利,但当他把理论套到一个群体上时,就显得并不合适了。

这个致命缺陷是什么呢?斯金纳的后辈,新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总结说:事实上人类并不生活在一个个“斯金纳箱”或者“桑代克迷笼”里面,而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社会提供的情境里面,通过观察和模仿学到了许多行为,所以班杜拉主张应该把人从密封的“斯金纳箱”里面拿出来,放到自然而然的社会环境里去观察研究。

班杜拉出生于1925年,博士毕业到斯坦福大学任教已经是1953年了。他所处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心理学“第三次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主义心理学两大新学派横空出世,打破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垄断已久的统治,新的心理学分支也层出不穷。身处浪潮之巅的班杜拉,也是这个伟大时代的“弄潮儿”之一。他独创了一门名为“社会学习论”的盖世绝艺,为略显古老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又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班杜拉的理论“新”在哪里呢?首先他并不像某些前辈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比如华生)们那样完全否认遗传对一个人行为养成的影响,而是认为遗传和所处的环境同时塑造着一个人的性格。其次,他和斯金纳等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一样,否认人类大脑仅仅是一个“刺激—反应”的传导器,他同样强调了人类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学习主要是通过在社会环境里面模仿他人完成的。

班杜拉把观察学习过程分为注意、保持、动作复现、动机四个阶段。简单地说就是观察学习须先注意榜样的行为,然后将其记在脑子里,经过练习,最后在适当的动机出现的时候再一次表现出来。他认为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他们通常是用物理方法来进行的动物实验以此来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这种研究方法太过于“学究气”了,对于研究社会一员的人的行为来说,其实没有多大的价值——斯金纳放下手里的小白鼠,狠狠瞪了班杜拉一眼。

如果你看过老版《西游记》电视剧,应该会对第二集中孙悟空初入人类社会的情节印象深刻——一只猴子即使穿上了人类的长衫也还是一副猴子模样。为了不被揭穿,孙悟空只好一边走一边模仿他人的行为方式,其中学人吃面条一段尤其爆笑。不过你想过没有,为什么取经路上的孙悟空猴子模样收敛了很多,在变化为人类时也能像模像样?仅仅是因为“七十二般变化”带来的加持吗?恐怕不是,现在班杜拉会告诉你,孙悟空之所以越来越像人,完全是因为他这一阶段在人类社会中的摸爬滚打和认真地模仿与学习。

现实中当然没有孙悟空,但如果我们观察家里的小孩子就会发现,他们同样是通过模仿和学习“大人”在社会中表现出的言行举止来让自己变得“懂事”起来的。比如笔者家两岁半的小女儿,看到笔者坐在电脑前打字的时候,就一定要坐过来小手指头在键盘上面敲来敲去,尽管她什么都打不出来。又比如,前一段时间她在看一部叫“巧虎”的幼教动画片,没几天她就学会了里面人物的台湾腔国语,并且会管自行车叫“脚踏车”。

1961年,班杜拉为了证明自己的社会学习理论,设计了一个“波波玩偶实验”。他从幼儿园里找来了36个男孩和36个女孩,每个孩子的年龄都在3~6岁之间。这些孩子被分为8个实验组。在这些参与实验的孩子中,24个被安排在对照组,其他的48个孩子被分为两组,每组24个。其中一组被安排去观察有攻击性行为的成人模特,另一组被安排去观察没有攻击性行为的成人模特。这两组里面又都分两队,一队观察同性成人模特,另一对观察异性成人模特。

试验之前班杜拉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每个组参与实验孩子的攻击性平均是大体相等的。每个儿童在实验过程中也都保证不会受到其他儿童的影响。孩子们被带进一个游戏室,在那里成人模特们展示出不同的行为。在非攻击性一组中,在整个过程中只是摆弄玩具,完全忽视了波波玩偶。在攻击性一组,成人模特则猛烈地攻击波波玩偶。而且还有语言的攻击,如“踢死它”等。

10分钟后每个儿童都分别被带进最后一个实验室。这间房子里有几样“攻击性”玩具,包括锤子、标枪当然还有波波玩偶。房间里也有一些非攻击性玩具比如洋娃娃等。孩子们被允许在这个房间玩20分钟,实验的评价人从镜子里观察每个孩子的行为,并给出每个孩子攻击性行为的等级。

经过严谨细致的试验过程,最终证明了班杜拉的三条预言:1.观察到成人模特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即使没有成人模特在场,也会出现攻击性行为。2.观察到非攻击性行为模特的儿童,其攻击性行为要比另一实验组和对照组少得多。3.男孩的攻击性要比女孩强。

试验结果还发现,男孩更倾向于模仿男性成人模特的肢体行为,而女孩更倾向于模仿女性成人模特的语言攻击。

波波玩偶实验的结果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一致的。班杜拉和同事们认为,他们的试验揭示了特定的行为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形成的。班杜拉指出“社会行为的模仿很可能是在模仿中简化或走捷径,并不是像斯金纳说的那样,是通过试错,一步步逼近得来的”。

和行为主义者们设计的其他各种实验一样,“波波玩偶试验”也被很多人认为是不道德的,因为按照精神分析学派的说法,它很可能给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留下一个“心理阴影”,让他们从此染上暴力行为。当然,对这样的指控,班杜拉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是坚决否认的……

波波玩偶试验照片

1969年,班杜拉发表了社会学习理论的第一部经典著作:《行为矫正原理》。在这本著作中,班杜拉总结了他以往在有关人类行为的经验研究中的零星发现和思考,使之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学习理论体系。不过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首先是一部有关行为治疗矫正的总结。班杜拉提出了很多种很实用的行为矫正方式,很多直到现在还在被广泛运用。

我们在前一章讲到过,斯金纳把人和动物学习的过程中受到的外界刺激称为“强化”,到了班杜拉这里,“强化”又被分成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直接强化,就像斯金纳那样,给小白鼠花生吃(正强化)或者用电流电击它(负强化)。第二种叫替代强化,也就是学习者看到了别人的行为之后,模仿和学习他们的行为,比如“波波玩偶试验”中孩子们对暴力行为的模仿。第三种叫自我强化,指的是一个人根据自己受到自己所定下目标的激励,对自己行为的判断——这种行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自律,或者叫自知之明。

到了20世纪70年代,班杜拉在“自我强化”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理论。他所说的“自我效能”是指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对自身能否完成既定目标的一种预期。也可以说,是对自己个人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班杜拉指出了四点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因素,即:直接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和情绪的唤起。这种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对教师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动机的研究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增强自我效能,反复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

笔者有一个朋友,他小时候曾经很痴迷数学,而且似乎也颇具这方面的天赋。那个时代“奥数课”还挺流行,我这位朋友当然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此道高手。他每周都去上一次奥数课,教他的老师在下课时会留下几道题作为作业让他们拿回去琢磨,到下次课时再交流探讨。我们都知道,奥数题往往都是那种偏难怪险的路数,每一道题都需要冥思苦想。我的这位朋友每一周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凭着天赋把题目解出来。

有一次,他发现老师给的题目格外地难,他费尽浑身解数,才在上课前一天的晚上熬夜把题目做了出来,满满地都是成就感和对老师的怨恨。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看到他交上来的解题过程大吃一惊:因为老师上一次课时一时疏忽,给他的是一道大学高数题,如果用微积分会很容易解出来,但是用高中知识来解就非常难了。而我的那位朋友只用到了高中的知识,就推导出了结果,而且思路上隐然把微积分重新发明了一遍。

在这个案例当中,我的朋友正是因为每次都能解出老师的问题而形成了十分良好而强烈的“自我效能”,当他拿到一个比以往都难上许多,甚至不是现阶段的他能够解出的题目时,这种“自我效能”就起到了十分强烈的激励作用,让他完成了本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华生、斯金纳和班杜拉三个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三个时期的三位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他们三人的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后者对前者也有着明显的进步和改善。从华生简单的“刺激—反应”模式,到斯金纳的“学习—强化”模式,再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多种强化”模式,在整整半个多世纪的进化过程中,行为主义心理学始终坚持了这种“在继承中批判,在批判中继承”的进步过程,不断推陈出新,从而始终能够在心理学主流学术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


(1)  “薛定谔的猫”是一个把微观世界里的量子现象扩展到宏观世界的推演,按照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在这个试验中,如果不对猫进行观察,它将处在“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2)  路径依赖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道德拉斯·诺斯总结的理论,是指人们总是会按照曾经成功的路径和方式去做另一件事。他以此来解释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制度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