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只因目中无人 » 只因目中无人全文在线阅读

《只因目中无人》第四节 对事不如对人

关灯直达底部

让我们再次回到本章开篇提到的『奴、徒、工、匠、师、家、圣』这七个不同层次的人身上,这七种不同的人跟维度有关系吗?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张图:

当我们把这七种不同的人放在由『社会的成就』与『马斯洛需求层次』构成的二维坐标时,你会发现,还是一个维度高低的问题。

在一次内训中,曾有个学员跟我说,他特别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每天上班就像上坟一样。

我问他,既然你这么讨厌自己的工作,为什么不辞职呢?

他一脸无奈地说,团长,要吃饭啊!这份工作虽然我不喜欢,但是好歹每月有份收入。哎,只有做着呗!

这就是典型的工作『奴』,工作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为什么而做呢?为了生存。这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最低层——『生理需求』,而在社会成就坐标上呢?根本就谈不上什么成就,自己不饿死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就是一部分人的生活状态。

究竟是谁让他们为奴的呢?林肯废除了奴隶制已经100多年了,怎么这个社会还有那么多的『奴』呢?

我记得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段子:有人对马云说:『我佩服你能熬过那么多难熬的日子,然后才有今天这样的辉煌。你真不容易!』马云说:『那些很苦的日子一点都不难熬,因为我知道它会变好。我更佩服的是你,明知道日子一成不变,还坚持几十年照常过。换成我,早疯了!』我不知道这个段子是不是真的,但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段子说出了两种人的心态,其中一种是工作奴的心态,认为工作是一种痛苦,是需要『熬』的。当一个人这样想的时候,工作一定会成为一件不得不干的事情,当一个人被迫干那些不得不干的事情时,当然就一生为奴了。

而像马云这一类人呢,他们出身也许低微,长相也许平凡,甚至让人看不惯,但他们却胸怀世界,马云要让世界没有难做的生意,创建了今天的阿里巴巴;扎克伯格年纪轻轻就立志通过互联网让世界连接起来,于是有了今天的Facebook;当年自己也过得并不好的黄伟强,立志让心理界的人过上好生活,今天有了壹心理……这些能够被称为『某某家』的人,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就算在最卑微的时候,依然胸怀大众,『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们的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当一个人在自我实现这个层次工作时,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又何须去『熬』?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也许今天的你起点较低、资源有限、能力有限,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愿意从『徒』开始,走上一条学习成长的道路,总有一天会学有所成,能够独立完成手上的工作,自豪地立足于天地间,那时,你已经走上『工』的层次了。

『奴』与『徒』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心不甘、情不愿,过着不得不过的生活,苦不堪言,而后者清楚地知道今天的一切是暂时的,只要心甘情愿地学习,一切会越变越好!

在『工』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成长,做事精益求精,不断改进,尽善尽美,勇于创新,你很快就会荣升到『匠』的层次。『奴』『徒』『工』这三个层次的焦点都在『事』,努力把事情做好。

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当你开始把焦点由『事』转向『人』,愿意把自己的技术或学问传承给他人时,你的境界又升了一个层次,你已经为人师表了。当你慈悲心起,心怀大众,通过努力把自己的理想实现了,自成一派,成为众人追随的偶像时,你已成名成家了。

至于是否能成为『圣人』,百年之后,留待后人评说吧!

结语:人与工具

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物质极度丰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能上天、能下海,比过去进步了那么多,可是,今天的人比过去的人更幸福了吗?

焦虑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病。在过往的这么多年里,中国人可能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焦虑过,虽然在过往几千年中,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人,能够拥有我们现在这样多的物质财富和科学技术。

为什么我们拥有这么多,反而更加焦虑了呢?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人类简史》,书中一个观点我尤为赞同。相较于其他生物,人类的身体并没有什么优势,速度比不上草原上的狮子,力气比不上大象,不能在天空飞行,也不能在水里畅游,没有毛皮抵御寒冬,也没有爪子对抗野兽。这本书的作者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跃居食物链顶端,是因为人类懂得使用工具。如果人类不懂得使用工具弥补自己的缺陷,早已经被严酷的自然界淘汰了。人类的工具越来越发达,由最原始的石块到中国的四大发明到飞机火箭,再到今天的人工智能,人类好像已经无所不能了。

除了工具的使用之外,帮助人类立足于食物链顶端的是人类发展出了语言。人类复杂的语言系统使得人类可以沟通交流,让人类成为社会性的动物,使合作成为可能。

所以,工具与合作是人类优越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原因,这两者具有同等的重要性!

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却渐渐偏向了前者,很多人越来越依赖工具,对工具的重视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对人的重视程度。

因为和企业家接触得多,我知道大多数企业家都十分焦虑。他们似乎有着做不完的事情,每天忙忙碌碌,东奔西跑,要应酬很多人,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为求高效,为求更快发展,他们花了太多时间在解决事情上面,而忽略了身边同事的感受、家人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感受。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将自己的精力花在处理事情上的时候,你花在『人』上的精力和时间自然就会减少。

『忙』是中国『成功人士』的常态。当一个人努力投入工作的时候,他可能是为了时间上更加自由,经济上更加独立,甚至是为了更加幸福的生活。但如果他不懂得在『事』和『人』之间平衡,他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和初衷越来越背道而驰——整个人被事业绑架,没法陪伴家人、照顾孩子,更别说度假、消遣。事业做得越大,他们事务越多,慢慢不由自主地卷入只在乎事而不关心人的怪圈中……由于给家人的时间太少,他们的家庭关系紧张;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他们的健康令人担忧;给朋友的时间太少,能推心置腹的人也渐渐疏远;对员工关心太少,公司离职率也会变高……

当然,大多数人都会说这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难道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真的要沦为一台无法停止工作的机器吗?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

人们想到的方法就是用更多的『工具』。AlphaGo围棋战胜人类,让更多人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潜力。发明机器人也是目前世界上热门的投资项目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期待用机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劳动,可以用机器代替;孤独,可以发明陪伴机器人来陪聊;夫妻生活可以用性爱机器人来解决;生育,可以用人工胚胎……一切都好像可以用机器来代替。这样,不用工作,就没有了工作的劳累;不用结婚,就没有了夫妻矛盾;夫妻制度解体,就没有了家庭,没有了家庭,就不用担心家庭琐事的烦恼。可是,这真是我们需要的生活吗?

我相信机器真的可以高度发达,可是当机器真的高度智能化以后,人类就幸福了吗?电影《黑客帝国》在很早以前就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幻想的世界:一个名叫尼奥的网络黑客发现自己生活的世界有一些问题,在调查过程中他惊讶地发现,其实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里,而这个虚拟世界就是失控后的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统治人类的世界。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统治人类的结局也许并不需要我们担心,而值得担心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做事情上,而忽略了人本身。社会开始用你做的事来衡量你的价值,人们只关心你飞得高不高,没有人会在乎你飞得累不累!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既关注科技发展,又不至于让科技发展失控,让人们越来越失去幸福感呢?其实很简单,把你几乎全部用于做『事』的精力分点儿到『人』上,当我们每天面对忙不完的『事』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是『人』。当你每时每刻专注于所做的事的时候,你或许已经变成了『工具』。但是,你不是工具,你是使用工具的人。关照你自己的内心,关怀身边的人,无论是你的家人还是同事,不要将他们也看成『工具』,也不要只看到他们做的事情,时刻记住他们和你一样,是有感情有感受的人。所以,对事,不如对人。

人之所以为人,就要像人一样活着,活得开心,活得幸福。可惜的是,现在太多太多的人都活成了工具。人类发明了工具,是让工具为人所用,可惜的是,工具好像开始慢慢掌控了人类,人类也慢慢变成了工具。这样下去,电影《黑客帝国》的现实版离我们还远吗?

如果你想更好地与人相处,希望在与人相处中获得更多的幸福快乐,学习心理学是其中一条简单而有效的道路,而本书仅仅是心理学中的一点皮毛。只希望本书能引发你对心理学的兴趣,借用电影《黑客帝国》中的一句台词作为本书的结尾:

『门已经为你打开,剩下的路要靠你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