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 »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全文在线阅读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第二章 习惯为王——如何培养办公室工作素养 二、工作拼到最后,其实就是拼身体

关灯直达底部

读书时,石头的一位老师给同学们总结过做学术必须具备的几个素质。他说,第一,要有一个好的身体。话音未落,底下炸了锅,纳尼?身体放在做学术的第一位?有没有搞错?难道不应该是读书,不应该是外语,不应该是视野,再不济也是勤奋之类的排在第一啊!

老师接着说,他有一位优秀的同学,天赋异禀,学术做得极好,年纪轻轻就破格晋升教授,但身体一般,体力精力常常跟不上。优秀的同学自己很感慨,常常对他哀叹:“北京乃体力智力优先之人可以居之,吾体力不逮。”不想一语成谶,同学不久后就身染重疾,英年早逝,永远抛下了挚爱的学术事业,这件事对他触动极大。

石头当时听得懵懂,二十出头的人,哪里会懂得关注自己的身体。工作后,才越来越有感触。

不知大家有无这种感觉,身体状态极好的时候,办事耳聪目明,精力旺盛,一个事交代下来,好像思路根本停不下来,有使不完的劲,计划来计划去,一会联系这个一会联系那个,把所有细节流程想得清清楚楚。

身体疲乏的时候,就想着赶紧对付完得了,根本不往细处去琢磨,电话懒得打、短信不想回、细节不愿想。你说这两种状态,哪个能把工作干得更好?

这时候,石头才悟出来老师这话的真谛,真是字字珠玑,真是血和泪的教训,所谓的拼工作、拼职场,只是表象,好像是靠智商和悟性,到头来终究是要返璞归真,回归到拼身体、拼精力、拼对身体的精力的管理上来。

1.领导酒量都大?其实是因为人家身体好

小时候跟老爹出入各种“场面”,有一个现象让小小的石头百思不得其解,酒席上越是职位高的领导,酒量似乎越大,酒量和职场地位成正比。办事员可能二两就红了脸,小头目半斤没问题,部门领导八两酒下肚眼神开始迷离,大领导一斤酒才能找到感觉,到了终极BOSS,直接奔着两斤努力去了。

所以说有一种说法在办公室圈子里流传很广,说的是不能喝酒就当不了大领导,这种论断不知引得多少不胜酒力的办公室同志惆怅感伤。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巧合或者说是“规律”?这其中首先当然是有酒桌文化的因素,在职场上,酒宴成为人们交际的场所,酒就成为“交际液体”,人们以敬酒和回敬等种种礼仪行使为人处事之道。

酒文化带来的规则与礼仪,折射了尘世间的游戏规则,为整个社会的统治秩序提供了“理论支撑”。酒文化与人的身份、地位、权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始终闪烁着强制与被强制的关系。席位的秩序,器皿的多寡,摆设的位置,与当事人在社会上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完全吻合。

酒桌上森严的等级,以及严格的长幼尊卑,最直观地反映出当事人的血统、地位、权力。其中隐含着当事人对食物占有的顺序、数量、权力的多寡等。在喝酒的过程中,如果有权力、地位不对等的关系,就会有强制性的劝酒或逼酒。对位高的人来说,这是彰显权力的机会,对位置低的人来说,不喝就是不懂规矩。

领导能走到他今天的位置上,大都经历了如上所述的锤炼和打磨,如果说酒场是职场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职场优胜者的领导,往往也是酒场的佼佼者,就好比模拟考试考得好,高考一般考的也不差。能喝酒,就是能来事、能办事、善交际,这样的人不当领导谁当?

工作之后,石头发现,对于职位越高酒量越大这种现象,其实还可以有另一种全然不同的解释。

领导确实都比较能喝酒,但领导最让人佩服的地方不仅是酒量大,更在于头天晚上即使喝到12点,人家第二天一大早还是比你来得早,早早就坐在了办公室里,一副容光焕发的样子,有条不紊地开始发号施令。让人不由得心生疑虑,难道昨晚领导喝下的不是酒?是什么十全大补汤?

由此可见,一方面,对酒文化的自如驾驭让领导能走得远;另一方面,喝酒是一扇窗户、一个指标,说明这个领导精力旺盛,身体强健,能够胜任高强度的繁重工作,这可能是一个人在职业上有所发展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有位领导曾经对石头说过,感觉职位当到他们这种程度,比拼的不光是能力和水平,而更多的是精力和身体。他觉得,能当上领导,本身就说明能力肯定不差,极端点说,一个事出来,大家其实都能干好,但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去推动、去落实必须有旺盛的精力和倍儿棒的身体作为基础。

天天在施工工地上风里来雨里去你能不能顶住?案头堆积如山的文件你能不能伏案处理到深夜?“周六保证不休息、周日不保证休息”你能不能受得了?一天十几个会还都要讲话你能不能始终坚挺?大多数人承受不了。

记得曾看过一则对某省省委书记的报道,其中提到他一年365天,几乎从没在晚上10点前离开过办公室。扪心自问,这样的工作强度即使对年轻人,也可说是苦役,年届六十的一省大员没有好身体,怕是早就倒下了。换句话说,有这样的好身体,我们似可以揣测这位书记酒量怕是不小吧。

说到底,酒是润滑剂,让领导们如鱼得水;但可能也是慢性毒药,摧残人的身体。酒场就像一把职场的筛子,在酒精和工作双重夹击下倒下的人,就永远倒下了,至少掉了队,被它无情筛除。没有被夹击打败,挺了过来、坚持到后面的,就是身体棒、精力好的了,也就有可能当领导。

深挖酒量和领导之间的联系,并非是说想鼓励大家讲究什么“感情深一口闷”,更不是提倡“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的价值观。恰恰相反,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领导成为领导并不是因为酒量大,而是酒量大代表身体不错,身体好才能投入地干好工作,我们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发展,身体是最大的本钱。

不是每个人都像领导一样天赋异禀,能轻松地在酒精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挺过来,对于绝大多数平常人来说,只有精心爱护好身体这个本钱,才有机会和条件去谈什么事业的发展、职位的进步,这才是我们绕出“酒量大才能当领导”这一迷雾,而后应当得出的正确结论。

2.忌盲目进补,管住嘴才是正道

身体对我们的事业这么重要,办公室人要怎么才能维护好它?现在,养生的节目有千千万,报纸文章更是浩如烟海,一会儿老专家说个这,一会儿年轻医生说个那,说来说去有时反而自相矛盾,让人无所适从。

其实在石头看来,简单可行的强健身体方法,才是适合工作繁忙的办公室人的。那些个名医教的方法,早上让吃枣、中午让吃参、晚上让吃粥,可能确实有用,但记不住也做不到就成了无用功。对办公室人来说,牢记管住嘴、迈开腿,饮食贵有节,运动贵有恒足矣。

管住嘴,是说既要限制摄入量,又要有所禁忌,不该吃的决不能吃。有的东西吃了会过敏、中毒,甚至付出健康代价。少吃对身体健康有利是已经为现代科学证明的观点,曾有过这样的动物科学实验,给小白鼠吃到七八分饱,即提供80%的能量,使其免疫系统处于紧张状态,控制能量组的小白鼠寿命比自由进食组的小白鼠活得更长。

一般来说,健康人每顿不要吃得太多,以七分至八分饱为宜,如果吃得太多,可能会加重代谢负担。尤其是办公室人,不管自己情不情愿,由于工作关系,迎来送往的陪客很难避免,普遍吃得太多、吃得不均衡。

不少人应酬多,每天摄入动物性脂肪过多,蛋白质及能量均超过所需,因此,脂肪肝、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在办公室人身上很是常见。

大多数办公室人也深受传统医学的影响,一有什么不舒服,想的就是是不是虚了,得进补了,于是羊肉、海参、驴肉、海鲜一起往上招呼。

其实这都是一百年前的老皇历了,现在的人基本可以断言,绝不会面临营养不良的问题,相反,身体总是哪哪都不得劲,更像是吃得太多太好、全身脏器负担过重造成的。你想想,天天你吃下去那么多脂肪、蛋白质、糖类,胃、肠、胆囊、胰腺的负担得有多重。

石头曾经有段时间,整天就是乏力困顿,明明早上七点才起,八点一出门就又困了。这种状态肯定不行啊,于是到处体检,结果指标一切正常,强健得很。医生无计可施又不肯承认,给扣了个亚健康的帽子,让多休息多调理。这都是正确的废话,我要知道咋调理就不找你喽。

后来有一次无意间看到一个BBC的科学纪录片,名字叫《节食与长寿》,说的是科学家对一群“轻断食”人群体的跟踪研究。这些人已经节食到一种精细且变态的程度:吃苹果,把苹果皮削下来,但他们吃的不是干净的果肉,而是只吃削下来的皮。

为什么?因为果肉里含糖量高,纤维素和各种维生素反而集中在果皮里,而且果皮里含糖量极少,卡路里低。科学家对这些人进行了一年的跟踪研究,结果显示与同龄的普通人相比,这些人明显显得年轻,身体状况要好得多。最后科学家得出结论,科学地禁食可减少癌症可能率、使血糖正常、降低胆固醇,整个身体都会因节食而受益。

办公室人很多场面上的应酬难以回避,客人来了,总不能不请不陪吧。当然礼数上我们不能怠慢客人,但到了桌上,少喝点酒、果汁,让服务员准备几瓶纯净水,少吃点大鱼大肉,多点几份五谷丰登、黄瓜蘸酱这样的杂粮和蔬菜,我们还是能够做到的。你看,管住嘴,是不是也没有那么难。

3.贪睡并不能让你精力充沛

至于迈开腿,就更不用说,运动和健康的正相关性早已经被证明。石头不想探讨这里面的医学原理,只想和各位办公室人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石头本来的生活习惯是每天必须午睡,以至于形成生物钟,一接近中午就萎靡不振,吃完午饭更是“饭后瘟”的厉害。但到办公室工作后,石头发现有一位在单位里以身体好著称的领导,他比我年长20岁,却竟然从来不睡午觉。一到中午,他就拿起乒乓球拍,约上好友去运动器材室打球。

有一次在电梯里碰见他,我忍不住向他请教,您中午不休息一会儿下午能扛得住吗?我看您中午从来不睡觉,反而跑去运动,不会累着吗?您这身体是铁打的?

领导笑了,说,我以前也是一累就躺下休息,但中午一觉睡到下午,反而感觉更累了,而且还搞得晚上睡不着,成了恶性循环。后来有一次中午打乒乓球联赛,没落得休息,本以为下午肯定特别疲劳,没想到那天下午反而特别精神。后来我就发现,换个脑子,做点运动,反而是比单纯睡觉更好的休息,而且运动多了,精力自然就旺盛了,体力也跟上了,又更不容易累,这样就是良性循环。

我对领导的话将信将疑,不让睡觉也太难受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还是开始中午跑到游泳馆去游泳,不再一吃完饭倒头就睡。

领导没有骗我,本来疲惫的身躯,在泳池里折腾1000米之后,精神不仅没有萎靡,反倒忽然变得更加有活力。更神奇的是,整个下午一直到晚上都没有以往的疲惫感,到了睡觉的时间,伸了个懒腰,困意却又神奇地袭来,睡着了。那一晚上,我睡得贼香。

中午游泳的习惯我一直坚持到现在,除了精力上的变化,我的身体也发生了神奇的转变。十几年的老鼻炎基本痊愈,很少再来叨扰我;将军肚小了,裤子小了好几个码子;连圆圆的脸庞似乎都变得英俊了呢!

健康其实是件小事,先管住嘴,再迈开腿,比吃什么营养品都管用,比多少次捏脚推拿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