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 »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全文在线阅读

《秘书工作手记:办公室老江湖的职场心法》前言 把你的工作做成一门手艺

关灯直达底部

写完本书的最后一篇,告诉大家一个喜讯,石头考上了博士,之后的工作之余,石头大概少有机会再去和大家分享这些关于为人、做事、精进工作的小文章,而是要潜心学术了。

准备博士考试的三四个月,石头很受益,冲击初试复试,石头也很受教育。

那天在医院抽血,参加复试体检,碰到一位面试时排在我后面的一位老哥,笔试分数和石头一样,看年龄大我不少,衣着普通,微笑寒暄了几句,但并未深聊。

一起下楼,这位老哥显出了不同,司机为他打开车门,他上了一辆锃亮的黑色奥迪走了。

这引起了石头的兴趣,啥样的人,看上去功成名就,都已经坐上奥迪了,还要和石头这样的小年轻坐在一个考场里竞争,排着队被扎针体检呢?

内事不决问百度。于是石头鬼鬼祟祟地在百度搜索了一下这位考友的名字,蹦出来一位曾任某地级市副市长,现任某全国数得上号的大型企业副总的人的简介。

石头本能地想略过这个词条,怎么可能,应该是重名吧。但一看照片,还真是他。

石头怀着错愕的心情仔细阅读了这位考友的简历,发现这位考友生于20世纪60年代,已年届50,不仅当了领导,而且早就有金融学博士学位傍身,还是好几个学校的兼职教授。现在,他又要来读另一个博士学位。

这很让石头感慨,自己到50岁的时候,还会不会有这么饱满的学习热情和强大的学习能力?

硕士毕业的时候,石头曾觉得自己这辈子书读够了,读伤了,绝不需要再去拿什么更高的学位。但在办公室久了,有机会近距离看到领导们是如何孜孜不倦地学习、不知疲惫地工作、充满热情地研究的,自己就总会受到感染。

有的领导干一行专一行,管办公室,办公室工作的经验文章几年就能结集成书,管业务部门,也是几年厚厚一本集册;有的领导周末两天都不休息,无论何时周末加班都能碰到他,总是办公室办公、看书、写作;还有的领导晚上九点之后下班是常态,每到深夜,整栋办公楼就他一间办公室亮着灯光,时常就搭行军床住在单位。

所以,当面试老师问石头,为什么要来考博士?

石头如实回答:之前并不想考,觉得自己早就失去了搞学术、搞研究的方位和土壤,况且再高一层的学位,对石头来说也不再有太多实际的、功利的效用,我们单位从没有拿到博士就能提拔的惯例。

但工作这几年,尤其是在办公室工作的这段时间,见识了这么多这么拼的领导,石头愈发地发现,成功的前辈无数次为我们证明演示,要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始终保持学习和研究事物的热情;二是至少找准一个领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读博士,或许能为自己在这两个方面的努力提供一些契机或条件。

所以,考博并不是为了“学位”的这一形式,而是为了“学习”的这一机会、“研究”的这一习惯。

同样,最初发表在“办公室的秘密”这个小小的微信平台上的文章,也是石头学习研究的一个尝试。每每回忆思索,每每动笔记录,写下自己的工作手记,职场“心法”,和大家分享自己对办公室日常工作的体会和想法、经验和挫折,石头自己也在接受新的教育,不断有新的体会。

日本寿司匠人小野二郎捏寿司60年最终封神。办公室工作看上去全是烦琐和重复,但窃以为还是比捏寿司要精深、博大得多,值得办公室人用一种“匠人”的心态去琢磨,说不定哪天,我们中间就涌现出几个“办公室之神”。

最后,各位亲爱的读者,希望你们能从石头走过的路、写下的话里获得一点启发,那石头就心满意足了。如果你想收获更多,指望石头就不够了,唯一的办法是,你们都来写写自己的工作手记,记下自己在办公室里的行和思,石头保证,一段时间后,你的收获会超出你动笔时的想象,大家终将收获自己的职场“心法”。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