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 »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全文在线阅读

《编写高质量代码:改善Java程序的151个建议》第8章 异常

关灯直达底部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老子《道德经》

不管人类的思维有多么缜密,也存在“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缺憾。无论计算机技术怎么发展,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景——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是有缺陷的,完美的世界只存在于理想中。

对于软件帝国的缔造者来说,程序也是不完美的,异常情况随时都会出现,我们需要它为我们描述例外事件,需要它处理非预期的情景,需要它帮我们建立“完美世界”。

建议110:提倡异常封装

Java语言的异常处理机制可以确保程序的健壮性,提高系统的可用率,但是Java API提供的异常都是比较低级的(这里的低级是指“低级别”的异常),只有开发人员才能看得懂,才明白发生了什么问题。而对于终端用户来说,这些异常基本上就是天书,与业务无关,是纯计算机语言的描述,那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对异常进行封装了。异常封装有三方面的优点:

(1)提高系统的友好性

例如,打开一个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则会报FileNotFoundException异常,如果该方法的编写者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抛到上层,则会降低系统的友好性,代码如下所示:


public static void doStuff()throws Exception{

InputStream is=new FileInputStream(/"无效文件.txt/");

/*文件操作*/

}


此时doStuff方法的友好性极差:出现异常时(比如文件不存在),该方法会直接把FileNotFoundException异常抛出到上层应用中(或者是最终用户),而上层应用(或用户)要么自己处理,要么接着抛,最终的结果就是让用户面对着“天书”式的文字发呆,用户不知道这是什么问题,只是知道系统告诉他“哦,我出错了,什么错误?你自己看着办吧”。

解决办法就封装异常,可以把异常的阅读者分为两类:开发人员和用户。开发人员查找问题,需要打印出堆栈信息,而用户则需要了解具体的业务原因,比如文件太大、不能同时编写文件等,代码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doStuff2()throws MyBussinessException{

try{

InputStream is=new FileInputStream(/"无效文件.txt/");

}catch(FileNotFoundException e){

//为方便开发和维护人员而设置的异常信息

e.printStackTrace();

//抛出业务异常

throw new MyBussinessException(e);

}

}


(2)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来看如下代码:


public void doStuff(){

try{

//do something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这是很多程序员容易犯的错误,抛出异常是吧?分类处理多麻烦,就写一个catch块来处理所有的异常吧,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JVM会打印出栈中的出错信息”,虽然这没错,但是该信息只有开发人员自己才看得懂,维护人员看到这段异常时基本上无法处理,因为需要深入到代码逻辑中去分析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对异常进行分类处理,并进行封装输出,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doStuff(){

try{

//do something

}catch(FileNotFoundException e){

log.info(/"文件未找到,使用默认配置文件……/");

}catch(SecurityException e){

log.error(/"无权访问,可能原因是……/");

e.printStackTrace();

}

}


如此包装后,维护人员看到这样的异常就有了初步的判断,或者检查配置,或者初始化环境,不需要直接到代码层级去分析了。

(3)解决Java异常机制自身的缺陷

Java中的异常一次只能抛出一个,比如doStuff方法有两个逻辑代码片段,如果在第一个逻辑片段中抛出异常,则第二个逻辑片段就不再执行了,也就无法抛出第二个异常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一次抛出两个(或多个)异常呢?

其实,使用自行封装的异常可以解决该问题,代码如下:


class MyException extends Exception{

//容纳所有的异常

private List<Throwable>causes=new ArrayList<Throwable>();

//构造函数,传递一个异常列表

public MyException(List<?extends Throwable>_causes){

causes.addAll(_causes);

}

//读取所有的异常

public List<Throwable>getExceptions(){

return causes;

}

}


MyException异常只是一个异常容器,可以容纳多个异常,但它本身并不代表任何异常含义,它所解决的是一次抛出多个异常的问题,具体调用如下:


public static void doStuff()throws MyException{

List<Throwable>list=new ArrayList<Throwable>();

//第一个逻辑片段

try{

//Do Something

}catch(Exception e){

list.add(e);

}

//第二个逻辑片段

try{

//Do Something

}catch(Exception e){

list.add(e);

}

//检查是否有必要抛出异常

if(list.size()>0){

throw new MyException(list);

}

}


这样一来,doStuff方法的调用者就可以一次获得多个异常了,也能够为用户提供完整的例外情况说明。可能有读者会问: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吗?怎么会要求一个方法抛出多个异常呢?

绝对可能出现,例如Web界面注册时,展现层依次把User对象传递到逻辑层,Register方法需要对各个Field进行校验并注册,例如用户名不能重复,密码必须符合密码策略等,不要出现用户第一次提交时系统提示“用户名重复”,在用户修改用户名再次提交后,系统又提示“密码长度少于6位”的情况,这种操作模式下的用户体验非常糟糕,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封装异常,建立异常容器,一次性地对User对象进行校验,然后返回所有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