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全文在线阅读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不要去看碗背面

关灯直达底部

       一位母亲让孩子拿着一个大碗去买酱油。孩子来到商店,付给卖酱油的人两角钱,酱油装满了碗,可是提子里还剩了一些。卖酱油的人问这个孩子:“孩子,剩下的这一点酱油往哪儿倒?”“请您往碗底倒吧!”说着,他把装满酱油的碗倒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碗里的酱油全洒在了地上,可他全然不知,捧着碗底的那一点酱油回家了。孩子的本意是希望母亲赞扬他聪明,善用碗的全部。而妈妈却说:“孩子,你真傻。”

       实际上,很多人都在扮演那个故事的孩子,自作聪明地企图把碗的全部空间都用上,期望可以把酱油全部拿回家,最后却因小失大,捧回家的却是一个倒扣着的碗,而碗里面酱油已洒光了。也许不是酱油这类可见的东西,我们不知自己曾经泼洒了什么,但必定是弥足珍贵的。

       上面那个孩子打酱油的故亊还有第二部分。

       他端着一碗底的酱油回到家里,母亲问道:“孩子,两角钱就买这么点酱油吗?”他很得意地说:“碗里装不下,我把剩下的装碗底了。你着什么急呀,这面还有呢!”说着,孩子把碗翻过来,碗底的那一点酱油也洒光了。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意思是说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即使圣贤如孔子,也还是犯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错误。可是做错了以后应该如何面对,却直接关系到为错误付出的代价。

       一旦做错了一件事,这件事也就算结束了。我们在检讨过之后,就必须全力以赴地去做下一件事。人生就像跨栏赛,我们不应该碰倒栏杆,但是少碰倒一个栏杆也不会有额外的加分,我们只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跳过去就是了。如果一味地为碰倒的栏杆而惋惜和后悔,最终的成绩必然会大受影响。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发人沉思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前,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征途,就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今天先告诉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回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他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既然已经错了,就不要一味地懊悔,在错误中不停地缠绵,而必须要有“不悔”的勇气与智慧,放弃那些已经无可挽回的东西。要帮助自己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考虑在没有付出成本或者付出成本比较低的情况下会如何决策,是一个很有效的“药方”。

       你以每股8元买进一支股票,但现在价格是每股6元,你应该抛售吗?做这个决策时,你要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我是以每股4元或者每股2元买入这支股票的,我会如何决策呢?如果打算卖掉的话,就证明你对这支股票的前景并不看好,所以最好还是抛了它。如果你看好这支股票的前景,那你现在就不应把它出手。在一些大的项目上面,实际上也应该动用这种思维方式。

       亿万富豪张果喜原计划在海南投资两亿元,兴建果喜大酒店。在工程兴建一半时,正赶上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海南的旅游市场也随之不景气。张果喜说:“当时我意识到,海南的旅游市场还需要几年的调整期,此时如按计划继续投资,定会给企业带来髙额亏损。”

       当你知道已经做了一个错误的决策时,就不要再对已经投入的成本斤斤计较,而要看对前景的预期如何。对前景的观望,使张果喜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暂时放弃。

       当你知道有些酱油已经洒掉了,无法挽回了的时候,最明智的就是抑制住把碗再翻过来的冲动。因为这种冲动,有可能把你剩在碗底的那一点酱油也搭进去。

       为了平衡,我们既不要被太多的选择所困扰,也不要为那些做过和没有做过的事情而难过。从我们当下所做的事,当下所在的地方寻找成功,关键就在于端住自己的碗,不要试图去看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