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 »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全文在线阅读

《博弈论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博弈策略》冒险策略越早越好

关灯直达底部

        公元前204年,楚军和汉军大战于彭城,刘邦大败而退。刘邦于是派说客陏何前往九江,让九江王英布发兵背叛楚国,牵制项羽。

        英布据有九江(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二郡,具有相当实力。陏何通过一番游说终于使英布同寒帮助刘邦,但他只是暗中答应叛楚归汉,不敢泄漏风声。

        这时,项羽的使者也来到九江,急催英布发兵援救楚军,在传舍中与英布会见。隋何听说后直接闯入传舍,坐到楚使者的上座,说:“九扛王已归附汉王,楚王凭什么让他发兵?”在座的英布十分愕然,楚使者更是大吃一惊,起身准备离开。隋何拔剑上前,刺杀了他,回头劝说英布:“大王归汉已成事实,请尽快与汉军联手。”英布只得听从了陏何的话,起兵攻楚。

        在当时楚强汉弱的形势下,陏何与楚使者都来到英布的地盘上,二者的优劣地位是一目了然的。隋何深知,如果凭口舌与之相辩,最多只能暂时稳住英布,与楚使者打一个平手。这样做尽管没有太大风险,但是要获胜也必然要进行更为艰苦的努力。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楚使者杀掉,虽然冒着触怒英布的危险,但是却断绝了英布的退路。这样做如果成功,就能彻底保证自己的任务成功,也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从这个故事中可总结出的结论在于:假如不得不冒一点风险,通常都是越早冒险越好。

        这一点在网球选手看来再明显不过了:人人都知道应该在第一发球的时候胃风险,第二发球则必须谨慎。这么一来,如果第一发成功,那么你就可以一举领先;就算第一发失误,比赛也不会就此结束,你仍然有时间考虑选择其他策略。

        下面我们再举一个橄榄球的例子来说明。

        美式橄榄球职业比赛的赛况十分复杂,但基本规则并不难理解。每支队伍由11人组成,控球的一支叫做进攻方,他们力图通过传球或带球跑到对方阵地最后端的极阵得分。另一支队伍叫做防守方,他们力图阻止进攻方的进攻并夺取控球权。如果一方得分了或丧失了控球权则攻防转换(进攻方变成防守方,防守方变成进攻方)。如此反复,直到比赛的4节全部赛完。得分最多的队获胜。这是一种激烈对抗的比赛,进攻一浪接一浪,每次进攻之间稍有间歌,好让进攻队决定下一步采取何种策略。在撤榄球比赛中力量是必要的,但也同样需要智慧、敏捷和技巧。

        在1984年的橄榄球场决赛上,战无不胜的内布拉斯加打谷者队与曾有一次败绩的迈阿密旋风队狭路相逢。因为前者晋身决赛的战绩高出一筹,只要打平,它就能以第一的排名结束整个赛季。

        不过,在第4节,内布拉斯加打谷者队以17:31落后。接着他们发动了一次反击,成功触底得分,将比分追至23:31。这时,内布拉斯加队的教练汤姆•奥斯本面临一个重大的策略抉择:他可以选择带球突破或将球作到底线区,再得2分;也可以选择一种不那么冒险的策略,将球直接踢过球门柱之间,再得1分。

        奥斯本选择了更保险的第二种策略,内布拉斯加队成功射门得分,比分改写为24:31。该队继续全力反击。在比赛最后阶段,他们最后一次触底得分,比分变成30:31。只要再得1分,该队就能战平对手而取得冠军头衔。不过,这样取胜总不大过瘾。为了漂亮地拿下冠军,奥斯本认为应该在本场比赛战胜对手,他决定要用得2分的策略取胜。但队员欧文•弗赖尔接到球,却没能得分。迈阿密队与内布拉斯加队以同样的胜负战绩结束全年比赛。而由于迈阿密队击败内布拉斯加队,最终获得冠军。

        假设你自己处于奥斯本教练的位置,你能不能做得比他更好?

        许多橄榄球评论文章纷纷指责奥斯本贸然求胜,而没有稳妥求和。不过,这不是真正的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在于,在奥斯本甘愿冒更大的风险求胜的前提下,他选错了次序。他本来应该先尝试得2分的策略,然后,假如成功了,再尝试得1分的策略。假如不成功,还可以尝试得2分的策略。

        为什么要先开始得2分的策略呢?

        在落后14分的时候,奥斯本知道他至少还要得到两个触底得分外加3分。他决定先尝试得1分的策略,再尝试得2分的策略。假如两次都成功了,那么先后次序则无关紧要。假如得1分的策略失败,而得2分的策略成功,先后次序仍然无关紧要,比赛还是以平局告终,内布拉斯加队赢得冠军。

        先后次序影响战局的唯一基础,在于内布拉斯加队尝试得2分的策略没有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实施奥斯本的计划,这将导致输掉决赛以及冠军锦标。相反,假如他们先尝试得2分的策略,那么即便尝试失败,他们仍然未必输掉比赛。他们仍然以23:31落后。等到他们下一次触底得分,比分改为29:31的时候,只要尝试得2分的策略得手,比赛就能打成平局,他们就能赢得冠军头衔!

        有人反驳说,假如奥斯本先尝试得2分的策略,那么如果没有成功,他的队将只能为打平对手而努力。但这么做不是那么鼓舞人心,并且他们很有可能不能第二次触底得分了。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有几个理由:假如内布拉斯加队等到第二次触底得分才尝试得2分的策略,一旦失败就会输掉这场比赛;假如他们第一次尝试得2分的策略失败,却仍然有机会打平,即使这个机会可能非常渺茫,但有还是比没有强;更重要的是,等到最后才来尝试这个已经变得生死攸关的得2分的策略,成败将完全取决于运气。

        哀兵必胜的论点也站不住脚。这是因为,虽然内布拉斯加队的进攻可能在冠军决赛这样重大的场合突然加强,但迈阿密队的防守也会加强。这场比赛对双方是同样重要的。相反,假如奥斯本第一次触底得分之后就尝试得2分的策略,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士气,使之能够提髙第二次触底得分的概率。这也使他可以通过两个三分球打平。因为风险是与收益成正比的,如果想要冒险获得较大收益的话,那么越早进行越好。

        我们基于这个结论,可以发现一种全新的投资方式。这种包含着深刻博弈智能的投资方式是《住在隔壁的财神爷》一书提出的。

        传统的投资工具组合一般采用“三分法”,即将全部资金分成三部分,1/3用来进行储蓄、保险;1/3进行股票、偾券等投资;还有1/3用于房地产、黄金、珠宝等实物投资。而被称为“100减去目前年龄”的投资法(见图9-2)则建议,如果你现年20岁,至少应将手中资金的80%拿出来进行投资,进行创富;而如果我们已经60岁,那么也可以拿出40%的资金买一些保险和基金。

粗框线=储蓄;细框线=投资

图9-2 100减去年龄投资法

        20岁到30岁时,退休的日子还遥遥无期,风险承受能力是一生中最强的,可以采用积极成长型的投资模式。按照上面的投资公式,可以将70%~80%的资金投入各种证券、基金等。

        30岁到50岁时,家庭成员逐渐增多,承担风险的程度需要比上一阶段相对保守,但仍以让本金尽速成长为目标。这一期间,可将资金的50%~60%投在证券方面,剩下的40%投在有固定收益的投资项目。投在证券方面的资金可分配为40%投资股票,10%购买基金,10%购买国偾。投资在固定收益项目的部分也应分散。这种投资组合的目的是保住本金之余还有嫌头,也可留一些现金供家庭日常生活之用。

        50岁到60岁时,孩子已经成年,是嫌钱的高峰期,就需要将60%资金投于有固定收益的项目,如储蓄等,其余资金可投入到股市或汇市。此种投资组合的目标是维持保本功能,并留些现金供退休前的不时之需。

        不仅是投资方面如此,在人生的其他方面也应学会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来看待所面临的成败。曾经有人说,一个人起码要在感情上失恋一次,在事业上失败一次,在选择上失误一次,才能长大。不要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样的老话,失败来得越早越好,要是30岁、40岁之后再经历失败,有些事很可能就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