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 »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全文在线阅读

《好好说话2:简单有效的高情商沟通术》第一节 提要求不等于忍受尴尬

关灯直达底部

在一个讲人情的社会,想坚定维护自己的立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当你想要说“不”的时候,磨不开面子当面拒绝人;当你想要提出要求时,不好意思向哪怕是最亲密的人开口;而当自己被拒绝的时候,又会觉得太过沮丧。其实,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这些都不是问题。

当面拒绝人,怎样不尴尬

把尴尬释放出来让对方一起承担,

自己就更有勇气下决定了。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报了一个健身课程,上了几堂课后,感觉教练不是很专业,想换一个教练试试。但又觉得以后在健身房,还是会跟原来的教练见面,不太好意思开口。我该怎么说,才不会尴尬呢?

常见的说法:“我想换一位教练来指导我,可以吗?”或是由于怕尴尬,放弃提出换教练的要求。

更好的说法:“教练,不好意思,我想问一下,如果我想试着换别的教练指导的话,你会不会介意呀?”

?•为什么要这样说

在对话中,有的人会自己承担全部的压力,有的人则会把压力释放出来,跟对方一起承担。

以“希望换教练”为例,你想对健身教练说的是“我不想继续由你来指导”,但是却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开口,因为你担心直接讲会伤人,怕对方会介意。这个时候,你是在独自承担全部的压力。

的确,跟别人提要求或在拒绝别人的时候,我们难免会感到有压力。虽然大多时候,并不是自己理亏,也有权利提出要求或拒绝,可事到临头却偏偏开不了口,好像自己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一样,担心日后相见会尴尬。

可是,如果你一直担心尴尬,那就没办法客观地做决定,只能委屈自己。这时候,我们应该把尴尬释放出来,让对方一起承担,自己就能更有勇气做决定了。遇到这种状况,可以使用一个诀窍:把问题掉转角度,去问对方会不会尴尬,也就是让对方去承担一部分尴尬。

还是以“换教练”为例,同样的意思你可以这样问对方:“如果我换个教练,你会不会介意?”这样说,就是在把自己面对的尴尬转移给对方,让他去面对这种尴尬。

这时候,对方如果表示介意,他同样也会害怕让气氛变得尴尬,所以他反而会表现得很大气。而且,问别人“你会不会觉得尴尬/介意”,其实就是在靠问题引导对方,让对方自己解释他为什么不会尴尬/介意。运用这个说话技巧,你就不用为自己的诉求辩解什么了。

试想一下,如果你直接表明意愿,跟教练说想换人来教,对方通常会追问背后的原因,并且试图为自己辩解。他可能会追问你对他哪里不满意,有没有什么他能改变的地方,怎么做能让你回心转意等问题。

对方的追问会让气氛更尴尬,而且你还不得不回应他,这等于是在逼着你证明对方是不行的、是不好的,才导致你除了换教练没有别的选择。这时候,你可能会为了不把话说得太直白,而编造出一些好听的理由,可是,这会让你越来越不好意思拒绝对方。很多人之所以不好意思提要求或是提拒绝,正是因为事先考虑到这种尴尬。

不过,用“更好的说法”——反过来问对方会不会尴尬/介意,你就没必要自己承担压力了。而事实上,把话说开了,自然就觉得没什么好尴尬的了。作为专业的健身教练,对方也知道顾客选择换人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他可能还会安慰你说:“不用担心,健身房里换教练是很稀松平常的事。”

这样一来,你反倒是给了他一个机会,去展现自己的专业素养。这时候,你就可以顺势说出自己之前的顾虑了:“那太好了,我还担心你会介意这种事呢!是我多虑了。”你越是这样说,对方就越要展现出“一点都不介意”的样子,甚至会主动来缓解你的紧张和压力。

就算对方还是想追问他哪里做得不好,你也可以什么都不解释,而是说:“没有没有!我觉得你特别好!我就是想试试别的风格,像你说的,换教练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如果对方还是要纠缠“为什么换人”这个问题,你还可以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抱歉,还是会让你觉得很介意,对不对?”这时候就又轮到对方来解释为什么他不介意了。

以上所说的这种说话技巧,就是把自己面对的情境压力,掉转过来让对方去体验。换位思考一下你就会发现,这种情境压力对双方来说都是一样的。

+•延伸思考

很多事情,对方介不介意都在两可之间。只要你表现出“考虑到你可能会介意”这个态度,对方反而就不会介意了,或是至少不会直接表现出介意。所以,与其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担心对方会介意,不妨把你的担心直接说出来。这样做,既表现了你的体贴,也表现出了你对别人的尊重,更可以缓解你单方面所承受的压力。

比如,催人还钱时可以这样问:“如果我要麻烦你把上次借走的一千块钱还给我,会不会让你很介意啊?”这时候,该不好意思的是对方而不是你。如果对方表示介意,你也可以把他的话接过来说:“我就是怕你会尴尬,所以之前才一直都不好意思跟你提,但我想,一直不讲也不是个办法吧!”

怎样跟亲密的人提要求

因为关系亲密,

我们误以为不需要提要求,

对方就会做到。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希望男朋友每天打一个电话给我,但又不希望对方觉得我太强势,我该怎样跟他提出这个要求,才能让他欣然接受呢?

常见的说法:“希望你每天能给我打个电话。”或是“如果你连每天打个电话都做不到,我就不想理你了!”

更好的说法:“我好喜欢跟你聊天啊,我每天都会等你打电话来!”

?•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们都会遇到需要向他人提要求的时候,比如希望对方能为你做某件事,或者希望对方能保持一种好行为、好习惯。而对于关系亲密的两个人,怎么拿捏提要求时的分寸感,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客气、太正式会显得疏远,太过理所当然又会显得强势,缺乏对别人的体谅。

比如,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人,经常会觉得很多事情对方“应该能想到”,而现在“居然要我主动提”,所以在提要求的时候,往往持有一种“是你逼得我不得不开口”的不满。

以“要求另一半每天都打电话”来说,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这难道还需要我提醒吗?每天打个电话很难吗?”甚至等到对方真的打来的时候,也会先说一句:“你还知道打电话啊?”结束时也不忘记叮嘱对方明天也要记得打来。

这样说的潜台词其实是“我想要,你不可以不给!你不给,我会很生气!”这是在用负面的情绪去驱动对方。用负面的或否定性的语言来提要求,比如“如果你不这样/继续这样,就会有不好的结果”,不管怎么包装,都是发号施令的态度,没人能够长期忍受这种不平等的关系。

对于以上这种情况,有些人建议多用“撒娇”的方式来提要求。的确,撒娇可以缓和语气,但是比语气更重要的,是你提出要求时候的思路,是负面的还是正面的。否则,不管是娇蛮还是娇嗔,时间久了难免让人觉得需索无度。

而同样的意思,如果用正面的情绪来驱动,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不仅可以增加对方做这件事的意愿,你也更容易开口。具体做法很简单,就是用“给甜头”的方式进行正向激励:当你真心觉得对方这样(或者不这样)做,会给你造成困扰的时候,只要反过来想想,如果情况不是这样,会让你有多开心,然后表达这种开心就可以了。

比如,同样是希望另一半每天打电话来,你可以这样说:“我好喜欢跟你聊天,我每天都会等你打电话过来!”这样对方就会知道,单单只是网上聊几句是不够的,你想要的是每天都通电话。更重要的是,这种讲法是在说“如果你做了,我会好开心!”用正面的情绪去驱动对方,那么他自然不会觉得是被要求的,因此也就不会觉得你太强势。

而一旦对方按约定打来电话,你可以先说一句:“听到你的声音,心情马上就好起来了!”挂断电话前也可以补一句:“好开心有你陪我聊天!”确保在各个环节,通过“给甜头”的方式向对方传达你的正向回馈,这样做对方就会觉得自己是在主动“让你开心”,而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以“避免你生气”。这样一来,每天打电话的这个习惯,也就更容易养成并且保持了。

如果你把沟通的重点放在要求本身,比如“别忘了明天再打给我”,你的潜台词其实是“要记得完成你的任务”,这时候对方会觉得是你掌握了主动权,他是被你要求、被你控制,只能被动配合而已。

而如果你的讲法是“如果能听到你的声音,我会好开心”,这是在用正面的情绪去驱动对方。这里最有趣的是,其实你要求他做的事情没什么不同,但是你让他感觉到自己“被需要”,而不是“被要求”甚至“被胁迫”。

进一步说,很多人之所以不肯提要求,是因为脸皮薄不好意思。而如果是靠正面情绪来间接提要求,就会比较轻松地开口了。因为你只是在表达“如果你可以做某事,我会很高兴”。这样说没有强迫性,而且主动权也是在对方手里。与“我要你做某事”相比,你更容易开口提要求,对方也容易接受。

+•延伸思考

在没有明确上下级关系的情况下,“提要求”其实都是软性的、间接的。而关系越是亲密,就越不应该以胁迫的方式让对方就范。并且,在亲密关系里,重点从来都不是“提要求”,而是“给甜头”。因为无论如何,对方是希望你开心的。所以你只要表达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因为什么而开心,就能引导对方的行为朝你希望的方向走,不用傻傻等待,不用忍气吞声。“这样做会让我开心”这个逻辑,能让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让对方感到快乐和满足。这种互惠的关系,才是健康的关系。

我要你开心,不要你道谢

真正的感谢,

是写在眼睛里的,

不是放在嘴上的。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有人送了我礼物,我该怎样答谢才得体?

常见的说法:“太谢谢你了!让你破费真是不好意思!”

更好的说法:“哇!这个东西我想要好久了!好开心!”

?•为什么要这样说

上一篇讲到,跟亲密的人提要求,可以靠“给甜头”的方式,用正面的情绪去驱动对方,激发他保持好行为的意愿。但是,甜头不是随便给都有效,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很多人误以为,给甜头无非就是道谢。比如说有人送你礼物,你就要郑重其事地说“谢谢”。但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别人送你礼物,多半时候要的不是你的感谢,而是你被打动后开心的样子。与我们通常被教导的相反,直接地表达开心,其实才是最好的道谢。

通常,我们会觉得道谢要郑重其事才好。而郑重的道谢,主要是三层意思:(1)知道你对我好;(2)你本不该这样;(3)我很惶恐,希望能回报。比如在收到礼物的时候说一句:“谢谢!让你破费了,真是不好意思!”就同时包含这三点。

然而,送你礼物的人其实没办法分辨,你到底是真心诚意地“谢谢”这份礼物,还是只是行礼如仪。毕竟,“谢谢你”是很普遍的社交词语。对方从“谢谢你”三个字里,也看不出来你到底喜不喜欢这个礼物。

站在对方的角度设想一下,传统的道谢方式虽然给人的感觉很有礼貌,但是也很有可能会增加送礼人的紧张感,因为他得马上接话说:“哪里哪里,一点小小的心意而已,我还怕配不上你呢……”这种道谢方式,其实就是在考验两个人的“谦让”技巧。你有义务证明,你自己配不上这么重的礼物;而他得证明,他的礼物配不上你们的情分。

所以说,道谢时的两难是:一方面,“谢谢”这两个字被用得太广泛,单是这么说,其实看不出你有多重视对方的恩惠;另一方面,郑重其事地道谢,又会增加对方做出同样谦逊回应的负担,给欢乐的气氛徒增压力。

而“直接地表达喜悦”就不存在这两个问题,因为这样做既充分表达了你的感谢,又不会让双方陷入互相谦让的尴尬。事实上,不管对方只是想让你开心,还是顺带希望你领他这份情,他都是希望看到你是开心的。所以,与其把“谢谢”挂在嘴边让他听见,倒不如直接挂在眉梢眼角,让他感受到。

因此,相较“谢谢你!让你破费了”,一句“哇!这个东西我想要好久了!好开心”会让送礼的人更满足、更有成就感。

进一步说,接收到对方善意的时候,“表达感谢”还是“表达开心”,其实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项差异。东方文化很内敛,无论是收到礼物还是受到赞美,第一反应是“推让”,意思是“你这么做,是因为抬举我”。从礼貌的角度说,这的确是很客气的,可是正因为我们对什么事都表达感谢,反而让对方不确定我们的“谢谢”是不是真心的。

反观西方文化,“充分地表达欣喜”则是收到礼物后的常见反应。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视频,专门剪辑外国小孩子收到礼物后的表现,他们经常是哭得连话都说不好:“呜呜呜……妈咪你怎么知道我想要小狗狗……呜呜呜”或是干脆直接开始尖叫,连话都不说了,但你隔着屏幕,也能清楚感觉到他们有多感动、多开心。

这就是西方文化里,面对别人好意的做法——收到礼物,要赶紧拆开,然后很直接地表达自己有多开心,让对方很清楚地感受到,他们的礼物送得很成功。所以,有效地“给甜头”不是表达感谢,而是表达开心,表达你欣喜的情绪。

当然,这并不是说“直接的情绪反应”永远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要注意,用情绪来表达感谢,往往比语言更打动人。善于道谢的人,会让别人感到明明是在给你买东西,却比给自己买东西还开心。

+•延伸思考

如果礼物本身并没有让你开心,也不用伪装。因为你仍然可以针对他的心意,来表达自己的开心。比如说,对方送的生日礼物,你实在挑不出哪里值得夸,也可以说:“没想到你还记得我的生日,我真的好开心!”

别害怕被拒绝,对方只是按了“暂停”键

别人当下对你说的“不”,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拒绝,

而很有可能是按下了暂停键。

〇•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一个餐厅服务员,跟客人推销餐后甜点的时候,常常被拒绝。怎么说才能提高我的成功率呢?

常见的说法:“真的不尝尝看吗?我们的甜点很好吃哦!”

更好的说法:“那我先帮您上菜,甜品单先放这儿,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告诉我。”

?•为什么要这样说

当你请求别人采取某个行动的时候,就意味着他需要有一点或大或小的改变。然而,人在面对改变的时候,很容易趋于保守,只要觉得还有一点疑虑,就会下意识地说“No”——反正先停在这里再说,下一步要怎么办是下一步的事情。

不过,这个“No”只是基于本能,未必是真心想拒绝。所以,当别人这样说的时候,你要先分清楚他们到底是想要“拒绝”你,还是只想要“暂停”。

以推销甜点为例,如果客人没有点甜品,有经验的服务员并不会觉得自己推销失败,也不会因此更加卖力地强调这款甜品的卖点。因为他知道,客人刚刚点完餐还不知道要不要吃甜点,这个时候“No”其实表示“停一停,让我想想”。而你其实已经把“有一份好的甜点在等着”这个念头植入他心里,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一个好的谈判专家,从来都不会害怕别人说“No”,他们会把这理解为“暂停”而非拒绝。谈判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反倒是想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别人的答案,逼着对方说“Yes”,多半都会得到“No”,因为人们通常不愿意仓促地做决定。

这种情况在职场上也经常发生。举例来说,如果你草拟了一个新提案,拿去请老板批准,恰巧这时候他有点忙,随手翻了翻就拒绝了你。一般情况下,你很容易会觉得是提案不够好,然后决定再修改或者重做。但是,别人当下对你说的“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拒绝,而很有可能是按下了暂停键。也许只是因为老板来不及仔细思考,但是又不可能当场拍板,于是保险起见他请你“拿回去再想一想”。所以,你其实不必太沮丧,提案被拒未必是你的提案不够好,也许是你留给老板思考的时间太短了,而你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完善自己的方案。

+•延伸思考

在恋爱初期,分清“No”是“拒绝”还是“暂停”,对关系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比如,你邀请喜欢的人约会,饭后你还想再看个电影,可是对方却说“我不太想看”。这到底是拒绝还是暂停呢?很难说,对方可能是不想继续发展这段关系了,但也可能是觉得你们还没那么熟,这段关系进展得太快了一点。

所以,你不要马上就开始绝望和失落,完全可以轻松一点,问问对方,如果不看电影能不能去散个步什么的,或者下次可以约在什么时候。如果对方爽快地回应,就说明你们的关系进展得还是挺顺利的,完全不用为这次“暂停”而烦恼。而且,让对方觉得,你是个任何时候都可以按暂停键而又不会生气的人,本身也是情感关系里的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