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聪明爱:别拿男人不当动物 » 聪明爱:别拿男人不当动物全文在线阅读

《聪明爱:别拿男人不当动物》Chapter 9 挽回爱情与逼婚的艺术

关灯直达底部

当一个男人在你和她之间犹豫不定的时候,如果你突然剥夺他的选择权,这时,他得到她的快感就远远比不上失去你的挫折感。这时他就会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原来的状态,结果就是——你更容易得到这个男人。同理,如果你突然剥夺他的拥有权,你就会更容易收到求婚。

不要强求他回来

Fairy和男友相处快四年了。对于感情,Fairy看得很重,她每天都希望能和男友多说几句话,或者哪怕仅仅在QQ上见见他。但男友没有天天将爱挂在嘴边,他属于拙于表达的那种人。

前阵子男友说9月要去Fairy家里提亲。但事情突然起了变化,有天晚上他回去得很晚,Fairy在网上问他干吗去了,他突然说忍受不了Fairy质问的语气,要和Fairy分手。

Fairy意识到这段时间以来都是自己唱独角戏,于是她伤心地给他打电话,坚决不同意分手。Fairy说自己愿意改掉坏毛病,男友来了句:“你怎么早不这样?”他说自己还是爱着Fairy的。到了晚上,Fairy想要找他的时候,他却一直不接电话。

于是她来到了男友的公寓找他,和他同住的朋友说以为他们早就分手了。一个女的还告诉Fairy他找了个外地的女朋友。

Fairy想找男友当面对质,她给男友发短信说在他的住处等他。同住的那些朋友一个劲地在旁边说Fairy不该来找他,分了就不要死死纠缠之类的话。Fairy怎么受得了这样的委屈,她气急败坏地把男友的手提电脑摔在了地板上。这时男友才匆匆地赶回来,他看到屋子里一片狼藉的景象,大声呵斥Fairy,叫她滚,并且死也不承认他找了新女朋友。

Fairy十分心痛,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只想挽回他们之间的爱情。Fairy回忆起许多美好的过往,她觉得自己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来试图挽回彼此之间的感情,但似乎都没有什么作用。Fairy伤心极了,她始终无法相信他还有一个女人,她是那么地想挽回这段感情,可是应该怎么做呢?

曾经有个故事,故事中的女孩得到了一个神奇的“愿望之首”,给她这件宝贝的老伯告诉她:什么愿望都可以许,许什么愿都可以实现,但不能侵犯神的领域。回到家,她想起了曾经在车祸中死去的母亲,于是万分虔诚地许下心愿:让我的母亲活过来吧。一觉醒来,她发现自己的母亲已经回到了她的身边,依然和平常一样和蔼可亲地为她做着晚餐。她觉得幸福极了。但是很快,不幸的事情发生了。

有一天,弟弟告诉她:现在的妈妈并不像是妈妈。她也发现了事情不对劲——母亲给他们准备的晚餐常常是祭拜死者的树叶和线香,而且做事方式与以前判若两人。

当她终于想明白为什么不对劲的时候,已经太迟了——正在开车的母亲从前排转过头来,露出狰狞的笑容,说她违背了神意,所以她必须代替原本该死的母亲去死……女孩向愿望之首许愿,希望赶走魔鬼。母亲又转过头来狞笑着说:“现在对我许这种愿还有用吗?叫我出来的可是你自己!”女孩惊恐地尖叫了一声,便什么也不知道了……等她醒过来的时候,发现没掌控好方向盘的母亲因车祸受伤过重死了,自己轻伤,还活着。女孩突然明白,生命的消逝是不可强求的,强求回来的并不是母亲,而是占据了母亲躯壳的恶魔。从此,她从容地接受了母亲离去的事实,开始了新的生活。

Fairy也是这样执意要挽回变心的男友:“我相信只要可以挽回他,我就可以让他重新爱我!只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去把他找回来!”我曾对Fairy说:“我不相信可以挽回,至少从概率上说,不太可能。你可以试试,如果成功了记得告诉我。”我跟很多人说过这句话,不过从未收到过回复说她成功了。

和Fairy一样,很多人在分手时抱着侥幸心理死死纠缠。因为一旦离开这段感情,她们会被迫承认自己是失败的,但若继续纠缠其中,仍然可以自欺欺人说自己似乎还没失败。所以她们闭上眼睛不听、不问、不看,把自己当成一个没有长大的,想要什么都可以得到,愿意付出一切以换取母亲回来的女孩。

分手的焦虑,大概是源于每个人幼年时和父母分离的焦虑。我们想象一个女婴,她是如此柔弱,如此需要保护,如果父母对她的哭叫无动于衷或者采取忽视的态度,她会很快感受到极度的恐慌和无助。这种恐慌和无助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里,成为她成年之后的梦魇。她在幼年时期不曾得到安抚,以至于她会惧怕任何形式的失去,面临分手时她俨然又退化成那个婴儿。这种人际关系的撕裂让她无所适从,所以无法做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最后她发现自己为了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付出了太多不值得付出的东西。

我们每个人都对死亡有着深深的恐惧,人们对于爱情消失的强烈抵触大概和故事中的女孩一样,源于这种对于事物消逝的本能性反抗。可是,万物都有代谢的自然规律。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必然要面临无数的生老病死,就像是昼夜更替一样自然。承认并面对这一点真叫人痛苦,只是我们别无他选。

苦苦纠缠于一段没有未来的感情是毫无益处的,不相信也是没有用的,如果纠缠和不相信就能达到一个人想要的效果,那还用得着医院去抢救生命?

一个男人不爱你了,就是真的不爱你了。也许他早就处心积虑地布好了万全的退路,一直在不停地制造舆论,最后终于纵身一跃,跳到你够不着的安全范围了。你扑上去又有什么用呢?他早已对你毫无感觉,并且找到了他自己喜欢的对象,而且为自己的负心备好了无数的借口。你必须承认,承认你曾经爱的这个人已经变了心。失败是通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可是要承认自己失败真的很难,结果很多人从未成功过。

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很想努力,也知道那样做会比较好,却始终做不到呢?我说,忍不了,等不起,沉不住气,必然就要受制于人。想要获得好成绩,就得努力学习;想要拉回他的心,就得沉得住气。单纯的渴望不是捷径,你得为之付出努力才行,而努力从来都是痛苦的。无所不用,接近他当然愉悦,就好比疯狂逃学玩游戏一样,最终只能离你想要的结果越来越远。

变了心的爱人,就像是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强求他回来,也未必回得来;回来了的他,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即使表面上回来了,原来的那具身躯里装的已经是另一个全然陌生的人。

爱情的消逝和死亡类似。硬挽回来的,未必还是爱。只因为你曾经付出过苦苦哀求的代价,一段原本平等的关系也有了硬伤,随时可以成为他要挟你的条件和讨价还价的砝码。那,就是恶魔。

如何挽回飘走的心

“我发现我的男朋友另外还有一个女朋友。”

“我发现我男朋友在好几个女孩中摇摆不定。”

“我发现我老公在外面还有别的女人。”

……

每当听到这样的倾诉,我都会对姑娘们说:“要挽回男友很简单,你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消失在他的生活中。”

我这么告诉女孩的时候,她们都会很诧异和纳闷:“如果我这样做的话,他岂不正好就坡下驴吗?”

当然不是,我们来看一个经济学的例子。美国著名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设计了一系列的试验,目的是为了观察人们是否具有保留选择余地的倾向。

他设计了这么一个特别的游戏,电脑屏幕上显示了3种颜色的门,如图9-1所示。他告诉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学生们,你们可以通过点击屏幕选择任意一扇门,从而进入相应门后的房间,每点击一下房间里面的按钮就可以赢得一定数目的钱,当然,你仅仅点击那扇门是不会得到钱的,你必须先进去再点击里面的按钮。注意,在每个房间得到的钱是不一样的,有一些房间给的钱比较多,有一些房间给的钱比较少。

图9-1

在这样的情形下大多数参与者会怎么做呢?他会先点击第1扇门,然后点击几下里面的按钮来计算出这个房间的平均回报;再点第2扇门进去,同样点击几下里面的按钮计算出这个房间的平均回报;接下来以同样的方式对第3扇门后的房间进行评估,然后他们会从中选择平均回报最丰厚的那一个。

这就十分类似于我们相亲,我们先见第1个,他好像还不错,也许后面还有更好的,然后再去见第2个,嗯……这个也还可以,再见第3个……见了六七个之后我们才会做出抉择,挑出那个最好的。

若你的相亲对象消失了一段时间再回来找你,你大概可以推测到你在这场游戏中胜出了,但是我们真的只能这样坐以待毙吗?如果你不是最好的那一个,你有什么办法来抓住对面这位相亲者的心呢?或者说当你遇到很不错的男孩子,但是很显然,他在几个差不多的女孩中犹豫徘徊的时候,你应该怎样把他抢过来呢?

我们继续来看刚才的实验,如图9-2所示,这时有了新的游戏规则:你每点一次屏幕,除了你所在房间以外的其他两扇房门的尺寸会跟着减少1/12。也就是说,如果你多几次不点另外两扇房门的话,它们就会完全消失掉。

图9-2

参与测试的人们会不会调整自己的策略呢?事实证明他们会的。他们拼命地力图保持所有门的存在,虽然也许他明知哪个房间的回报率最高,但他还是要力争保住另外两扇门。他会一直手忙脚乱,即使某个房间一段时间内根本无法得到钱,他还是会努力不让它消失。结果那些手忙脚乱企图让所有门都开着的参与者,到头来赢到的钱会比根本不在乎房间消失的人反而少15%。

后来,科学家又对游戏的规则做了改动,把点击每扇门的成本改为3美分,这样一来参与者点击每扇门的时候不仅失掉一次点击按钮的机会,还会付出直接的金钱代价。在这样的实验中,参与者的反应一点都没有变,他们同样带着非理性的冲动竭力保留所有的选择余地。

这时,科学家把每个房间可以赢到多少钱告诉了参与者,但实验结果还是一样,他们一个劲地设法保住所有的门。

在这之前,科学家曾经让一些参与者在这次实验之前做过数百次的点击练习,然后认为他们理应汲取经验,从而不会把精力浪费在保住房门上,但他们的理性在这个时候没有占到上风,一旦见到屏幕上的门缩小了,这些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学生就开始来回在每扇门上点击,自认为能够多赢钱。

这是一种奇怪的人类行为,更奇怪的是人们的一时冲动促使他们去追逐毫无价值的选择,就好像一个女孩子,她明明有了很好的恋人或老公,但当之前甩过她的那个花花公子再次现身的时候,她还是会感到痛苦,而且还会试图去跟他见面,也许再来上那么一段“浪漫时光”。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太害怕对方的那一扇门从此永恒地关闭了。

当你能够了解几乎所有人都具备这种非理性行为特性的时候,那你应该怎样对待他们,怎样使你的择偶利益最大化呢?很简单,当对方在几扇门上举棋不定的时候,你可以主动变成一扇消失的门,你可以先跟他发出通牒:“我不是那种和别人无限期约会的女人,如果说你半个月之内处理不好你的私人事情,那么我们永远都不要见面了。”你要很坚定,让他相信你是认真的。当他发现你真的消失了,或者不再出现了,他就会自动来追逐你。他们总是想要保持你的存在,只要你开始消失,他们就会手忙脚乱地想办法来补救。

失而复得的爱情一般会走两个极端——要么彼此特别珍惜,要么很快走上分手的老路。这取决于很多因素,比如说双方之前的感情基础、分手后的时间长短、双方分手后是否有很大的心理变化、对待感情的方式是否有所变化等等。分手后情侣复合的概率很大,但最后皆大欢喜的少,以悲剧收场的多。

男人何时愿意谈婚论嫁

小寒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男友Jason,两人赶上了校园恋情的末班车,相恋多年,却迟迟未步入婚姻礼堂。

聚会的时候,看到同学们纷纷携带家眷,小寒也忍不住向Jason索要婚姻。男友双手一摊,为难地说:“你看,我连房子都没有,拿什么娶你?你父母又不看好我,我想再奋斗几年,给你最好的。”小寒看着身边众多租房结婚的案例,觉得男友这样的态度甚是负责,心便宽慰下来。

小寒这么一拖就拖到了快30岁,于是急了,开始“逼宫”,可男友说的话却像晴天霹雳:“我们婚后能不能不要孩子?”小寒一听大惊,男友早知她天性喜欢小孩,现在提出这样的说辞,难不成是想借机拖延婚事?男友表现得很无辜:“我完全没有别的意思,就怕养不起宝宝。”

小寒大失所望,于是双方就这么不冷不热地一直拖着。年底小寒就满30岁了。

这天,闷闷不乐的小寒被朋友叫去参加一个聚会,聚会上认识了Andrew。Andrew在酒宴上的一番话,让小寒忍不住哇地哭了起来。女士们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比较好。

Andrew说了什么呢?

故事说来话长,Andrew当年28岁,在上海交了一个23岁的本地漂亮女友,在大学里还是班花。女方家长提出要结婚可以,起码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30万元以上的车。

说实话,这样的要求,其实在上海并不算离谱,但问题是Andrew不是当地人,他从外地考入上海一个不错的大学,硕士毕业后留在当地工作,完全靠白手起家打拼,家里不拖累他,但也没法子资助他,要一下拿出这笔钱简直做梦。

事情的结果是:Andrew唯唯诺诺地应承下来,逢年过节必定拎着厚礼去老丈人家表一番决心,拍胸脯说一定要买大房子,为女友负责,讨好对方父母。

一晃谈了5年恋爱,Andrew33岁了,已经是公司的中层干部,虽然每个月也就那么2万元,但是日子过得分外舒坦,公司新来的前台小美女也对他青睐有加。

这时,那个班花已经28岁了,前些年还有人为她介绍相亲,但后来周围人都知道她有一个稳定的男朋友,也就逐渐散去了。后来女方家长急了,催促小两口在一个不错的地段买了一套80平方米的房子,男方出的首付,女方出的装修费外加一辆小轿车,班花也就嫁了。30岁刚满的时候生了一个女孩,是直接剖腹产的,原因是女方本来体弱,年龄也不小了,怕顺产生不下来。后来的恢复花了很长时间,明显已经没有当年的精气神了。

Andrew席间喝得大概有点多,滔滔不绝地讲了很久,最后他眯着蒙眬的醉眼道出了真心话:“那5年等得多划算啊,出去玩不用报告,认识其他女孩子也没压力,什么都没耽误,最后娶的还是她,还不用出那么多钱。”

在场的女士听了纷纷后怕,说Andrew真凉薄。小寒听得更是号啕大哭,谁也劝不住。

无独有偶,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

“男友贪玩,不求上进,每次我劝他努力点他就和我急。”

“我们都27岁了,他却只字不提结婚,我一提他就说明年再说,可我已经等了好几个明年。”

“他和我好了之后,总想着前女友。他们QQ上一聊天,他就得魂不守舍好几天。我要求他断绝关系,他却私下告诉她我是个小气鬼。”

这些真实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往往哭也哭了,闹也闹了,三十六计也用过了,甚至父母亲戚、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最后她们的男友还是依然故我,即使暂时改了口风,没两天还会故技重演。

女孩儿需要注意两点:

1.男孩比女孩成长得慢。

2.不要试图引导男孩长大。

我们在孩提时,总是天真的、无忧无虑的,我甚至见过有个穷人家的小女孩,父母不惜卖血给她买钢琴,省吃俭用省下每一分钱为她请钢琴家庭教师,只为了她有一个更好的未来。说穿了,孩提时代,有父母为我们铺垫前路,我们不愁生计。

可是父母总是会老的,他们不能一辈子守着我们。我们不知不觉长大了,开始慢慢需要承担生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还有子女、父母。当压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不愿意承担,都会本能地想要逃,于是我们每个人都抗拒着长大。

不光是男孩,女孩也一样不想长大,和男孩不同的是,她们会比男孩们更先一步得到异性和整个世界的宠爱。在成长的路上,男孩因为要面临同性竞争的压力,所以他们总是步履蹒跚,心智也发育得慢一点。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发育,以便打有准备的仗。

各国的结婚年龄都是男大于女,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看出,男生比女生更年长一些才会显得成熟,才会更适合承担婚姻和家庭的责任。

从我曾做过的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女生们26岁一过,便已经达到想要出嫁的峰值了,如图9-3所示。

女生愿几岁结婚

图9-3

而男生却要到28岁,才会有更多的人想结婚;如果他们28岁没结婚,他们毫不介意拖到30岁;如果他们没有在30岁结婚,他们的意愿会持续走低;享受到人生35岁,才又有一个结婚意愿小峰值,如图9-4。

男生愿几岁结婚

图9-4

我们把数据堆叠加起来,则见图9-5:

图9-5

一下子便可以看出,女生25~27岁时的结婚意愿曲线,对应的应该是28~30岁的男人的结婚曲线。你应该找一个比你大三四岁的男友,这样他会有可能比你更愿意结婚。至少和你同步想要结婚。

他为什么总是拖着不结婚

有时候,男人拖着迟迟不结婚,无非是因为他在等待一个奇迹。什么奇迹呢?李敖讲过一个故事:

在19世纪的英国,有个叫约翰的人犯了重罪,英皇判了他死刑。就要立刻拉出去处斩时,约翰对英皇陛下说:“我知道自己罪该万死。可是,陛下,我有个特殊的能力,我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帮您培养一匹能飞的马,到时您再处死我也不晚,而您也可以拥有一匹会飞的马。”嗜马的英皇陛下同意了。约翰回到家里,还是像以前一样快乐地生活,也没见他有什么动静。他的一个朋友奇怪地问:“你真的会让马飞起来吗?”约翰说:“我不能。但我有了一年的时间,这一年可以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也许我意外死了,就不用被处斩了;也许皇上死了,适逢大赦,我就赚到了;如果两者都不是,也许那马真的会飞起来呢。”

对于“恐婚”的男人而言,女朋友突然死了,或者女朋友另有所爱了,就好像马会飞起来一样。所谓的事业未成或者条件不成熟都是假话,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他并没有爱你爱到想要赶快把你藏起来。他之所以恐婚,只是因为恐惧和你结婚。因为他觉得自己拖下去还有找到更好的女人的机会,或者等你哪天不得不打折甩卖的时候再说。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决地离开他,以便让他有时间想清楚自己是不是非你不可。

男人们总是试图拖延时间,不,不要声讨或者批判他们,他们的基因决定他们必须这么做。进化并不涉及任何道德判断,基因告诉他们:“如果你们已经进入恋爱或者同居关系,那么请试图拖下去,拖下去只会对你们有利。”他们的本能促使他们逃避婚姻,就像多数人本能地害怕蜘蛛和蛇。

“我们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

“我很爱你,但是多给我一点时间好吗?”

“我还没准备好。”

“也许我们需要给彼此多一点勇气。”

“嗯,明年等我工作调动好。”

“我现在事业未成,拿什么娶你?”

“等我攒好首付。”

……

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

这就是男人下意识的逃避。不光女人知道,男人自己也知道,男性的社会身份更多来自于社会和经济地位,一个男人可能20岁时没有什么出息,到30岁读完博士月入1万元,便摇身变成抢手货。男人的价值随着资源的积累而增长,而资源积累是需要时间的,生殖能力又不受特别大的影响,所以一般来说男人年龄大点反而受欢迎。所以男人年轻的时候一般是不愿意结婚的,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挑的伴侣会随着时间而贬值,自己拖下去的话有机会“跳槽”到更好的伴侣身边,即使最后拖不下去,也不过和现在的结局一样。

事业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失为一个很强大的借口,可以用来掩盖一切出轨、劈腿和移情别恋。当然我也不否认,有的男人事业或许比奥巴马更强大、更重要,他需要日理万机,不能结婚。这样的男人仅适合观赏,不适合家用。

如果一个男人和你说要以事业为重,那么他的意思是,他不想现在和你结婚,至于以后相处得如何,是否结婚,得看你的表现,也许他哪天拍拍屁股就走了,你得做好思想准备。

拒绝结婚时,男人所谓的“想要对你负责任”“想要给你更好的”,其实是想要对他老婆负责任,想要给他老婆更好的。在你不是他老婆之前,他才不会对你负责任。他想要给自己老婆什么是他自己的事,你不一定会成为他老婆。所以,在成为他老婆之前,还是多为自己打算打算吧。

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人的资本会越来越少——千万不要以为你身边的男人不知道这一点,他比你清楚得多。况且利用名誉和青春来逼迫你低就,只需要他信誓旦旦外加不作为即可,连黑脸都不用扮。所以但凡遇到这种拖着不结婚的男人,女孩们要小心了,他要么是不想娶你,要么是想等你减价大甩卖。

如何进行巧妙逼婚

苹果脸的Emily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感情问题。她今年25岁了,男朋友和她同岁。他们在一起4年多了,但是男友还没有结婚的意思。他们中间分手过1年,因为男方喜欢上了别人。后来男方觉得还是Emily好,又回来找她。

Emily说和好可以,条件是先结婚,当时男方一口答应了,可是却因为男方父亲执意要过两年再说而搁浅。Emily当时不想让男友为难,就没有再坚持,他们就这么复合了。

现在,这对小情侣和男方父母住在一起,今年他们在谈到结婚事宜的时候,男方说他觉得自己还小,不想那么早结婚,希望Emily再等等。

Emily觉得很崩溃,想分手吧,男方暂时也没有其他喜欢的人,自己又确实挺喜欢他的;不分手吧,坚持下去又似乎看不到希望。该怎么办呢?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爱情也是如此。一件事情让你越快乐,你所得到的回报就越少;一件事情让你越难受,你所得到的回报就越多;如果你能对自己狠心,你就更容易(虽然不是绝对)得到你所想要的。

回到这件事上来,Emily现在依旧和他在一起,的确比暂时分开一段时间更好——也许她需要一个伙伴,也许她需要一个性伴侣,也许她不用为房租担心……但无论如何,这些利益都是以她的“婚姻前景”交换得来的。和他继续拖下去,无异于继续背对着幸福奔跑。

能让她得到婚姻的最好方式,就是马上离开这个男人。

每个人都具有得失不对称性(Gain/Loss Asymmetry),对于相同的一件东西,人们失去它所带来的痛苦要大于得到它所带来的快乐。正因为如此,人们总是试图让自己不失去任何东西。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损失规避”。

人们的损失规避心理,又引发了另外两种现象:

1.赋予效应(Endowment Effect)。

2.安于现状(Status Quo Bias)。

好事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问一群大学生愿不愿意花4元钱购买一个杯子,结果多数人都表示不愿意。而当他们每个人都免费得到一个杯子后,过一会儿,当被问到是否愿意以6元的价格卖掉的时候,愿意卖出的人也很少。

2006年,耶鲁大学经济学家基思·陈(Keith Chen)在对僧帽猴[1] 进行的一个物品交换试验研究中,僧帽猴也表现出和人一样的敏感度,他们对损失的厌恶比对收益的欣喜强两倍。厌恶损失?天哪!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种人类行为的基础——对损失与收益的偏好和偏差,早已扎根于僧帽猴和人的共同祖先身上,早已深深刻在人类的骨子里。如果你掌握了人们的这个心理,你将完全可以成为一位“耍猴人”。

Note

[1]僧帽猴:猴子的一种,因头部的颜色酷似僧帽的颜色而得名。

赋予效应[1] 使得人们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加上了非常高的价值,导致人们不愿意去做决策改变现状,这种安于现状也是损失规避的一种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商家经常利用赋予效应,他们通过向顾客承诺无条件退货来达成更高的销售业绩。

人们总是试图安于现状,抓住眼前的一切不让它们溜走。这时你突然剥夺对方的现有物,会使之产生巨大的心理波动。比如说他劈腿,在你和她之间犹豫不定的时候,如果你突然剥夺他的选择权,这时,他得到她的快感就远远比不上失去你的挫折感。这时他会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原来的状态,结果就是——你更容易得到这个男人。同理,如果你突然剥夺他的拥有权,你就会更容易收到求婚(前提是你得扮弱小,不要激怒他,不要提及其他追求者,以免让他产生逆反心理)。

有时候人们之所以不珍惜,是因为他们还有着更好的选择机会。好比我们去市场买菜:芹菜多少钱一斤?2块?好吧,我再往前走走看,看看里面有没有更便宜的,如果没有我就折回来。但如果你在天黑的时候奔进菜市场,抓住最后一个准备要走的菜贩,你会说:快!芹菜给我来一斤。这个时候,你不会计较价格。反之,如果你是一个菜贩,因为要去接幼儿园放学的孩子而不得不赶快离开菜市场,你会大叫:芹菜5毛啦,便宜卖啦!很遗憾,婚姻市场是一个永不落市的市场,有那么多“卖家”在涌入,你得赶快结婚生孩子,没有太多时间和优哉游哉的“买家”讨价还价。所以你最好的办法就是竖起一面大旗:有机蔬菜,仅此一家,不买拉倒。

当你发现面前的这个男人试图推脱婚姻,你应该想到两种可能:

Note

[1]赋予效应:指当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时,他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要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

1.他想和你结婚,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

2.他不想和你结婚,但不想主动来开这个口。

当如此残酷的现实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应该事先找好房子,然后突然搬出去,不要加任何解释。再说一遍,不要解释,不问青红皂白,没有任何预兆地和他断交。

如果他不来找你,他应该是早就有了和你分手的决心。如果他来找你,先拒绝见他,温柔地告诉他:“我很喜欢你,我和你在一起也很快乐,不过我不是这种无限期和人恋爱的人,我们也许需要给彼此一点空间。”

然后,他打的电话你只接一半,其余的(尤其是晚餐时候)你可以让它一直响,然后回个短信说:现在不太方便接电话,10点再联系。然后你可以在10点后接他的电话——如果他打来的话。这样过上两个星期之后,让他10点后也找不到你,只能在上班的时候找到你。

他会急的,也许他会趁机寻欢作乐几天,甚至他会试图去另外结交新女友——结果人家张口就问他:“你有房有车吗?”于是他会开始反省:我到底错过了什么?

注意,始终不要对外抱怨你的男友。如果男友的朋友或父母打电话给你,你可以同样很温柔地告诉他们:

我和××之间有点误会,也许需要一点时间来让你们接受,谢谢你们的关心。

我和××存在一些不知道能否解决的分歧,希望你们能理解,我自己会处理好的。

很高兴你们能打来电话关心我,不过两个人的事情也许需要自己来解决,谢谢了。

注意,自始至终你都要模棱两可,不说要分手,也不说不分手。态度要温柔,语气要强硬,一切都留给对方去猜测,他也会真的去猜测。

可以想见的是,他会经历一个“疑惑-愤怒-焦虑-悲伤”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你是最大的赢家。如果他真心想和你结婚,你就可以很快收到求婚了;如果他没有想和你结婚,你再等下去也不会收到戒指,这样做有助于你交到新的男友。

需要警惕的是,他会试图冤枉你,哀求你,打压你,辱骂你,试图把你卷回之前的关系中。不过这都不要紧,如果你所需要的是一个老公,而不是一个不想结婚的男友,这是你必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