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恋爱心法 » 恋爱心法全文在线阅读

《恋爱心法》圣母是怎样炼成的

关灯直达底部

很多女人有一种拯救情结,希望用自己的爱来感化、改变和拯救一个原本差劲的男人。当然,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每期《知音》我都必看,尤其是关于女人历尽艰辛后使得浪子回头的部分,少了她们,我会缺少很多生活乐趣。不过,她们也会给人带来一些痛苦,比如说她们在拯救无效、耗费了大量的青春和精力之后,会写信来问我应该怎么办。

我觉得送给她们最好的话就是——谁能凭爱意将富士山私有?我非常厌恶用“爱情至上”来掩盖自己的种种需求。

爱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并不代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他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那么多年,长期以来的生活氛围已经形成了他固有的生活模式,你要改变一个已经成型多年的东西,请不要拿男人做实验。

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有这样无所不能的超能力,请你现在出门,把你看到的第一辆POLO变成宝马。我相信,这样的收益比改变一个男人来得大,且容易。

如果你觉得这个是不可能实现的,我可以给你一个更好的建议:从现在开始训练一只两岁大的成年犬,让它学会十个从来没学过的动作,如拜年、转圈、接飞镖……计算一下所用的时间。保守地说,你大概需要五倍于此的时间和十倍于此的耐性去训练你的男人成为你想要的伴侣。前提是,这个男人绝对不会选择别的让他不那么累的女人,非常听你的话,你打他,他也永远会像狗一样忠诚地跟着你。

当然,你会告诉我,驯兽师很容易做到这一点。我非常赞同这个看法,就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女人可以把男人玩得团团转。可是,你是一个合格的驯兽师吗?你很详细地研究过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吗?你本身具备把男人迷得要死要活、非你不娶的素质吗?倘若你的答案是NO,就请你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男人。

读者“迷人的小笨猫”提问

娃娃姐,如何才能修炼成能把男人迷得要死要活、非你不娶的素质?

Ayawawa贴心回复

★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们要想一下,为什么男人要追求女人而不是追求母猩猩、母猴子?因为女人能为他们生下后代。

★那么我们再想一下,男人喜欢的后代是什么样的?是健康的、有着优质基因、性格好的后代。

★最后我们再想一下,男人会和一个什么样的女人生下这样的后代?是健康、漂亮、年轻、性格温柔懂事的女孩子。

★繁衍操控着我们的性欲,而性欲操控我们的爱情。就好像性择/天择是情绪的主机,情绪是性择/天择的终端。我们不会每看到异性都去想对方能不能给自己带来生殖利益,性择/天择把受异性欢迎和适应生存的特性通通定义为美,再用美感来挑选我们的伴侣。当我们让男人感到“要死要活”和“非她不娶”的情绪的时候,男人无法意识到自己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言行和好感都源自本能,但它依然会让男人产生冲动。他内心最想说的话肯定不是“她是一个适合和我繁衍后代的女性”,而是“哇,她真美,我要娶她”。

因此,当一个女性携带的利于繁衍的特质越多,她就会越容易被人爱上。只要她年轻貌美或者身材姣好,哪怕其他条件不太好,也瑕不掩瑜。

所以,现在你知道答案了吗?

Ayawawa语录

★爱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并不代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本性。他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那么多年,长期以来的生活氛围已经形成了他固有的生活模式,你要改变一个已经成型多年的东西,请不要拿男人做实验。

延伸阅读

女人为什么会有“圣母情结”

每一个保存至今的择偶策略至少都能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至少它在某个阶段曾经成功过,圣母情结就是如此。

“美国进化生物学家罗伯特・特里弗斯(Robert Trivers)于1971年提出互惠利他主义思想,用来解释非亲属生物间的利他主义行为。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Robert Axelrod)运用计算机竞赛模型的分析来研究重复的两个囚徒困境显示,即使是在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之间,建立在互惠基础上的战略,如‘一报还一报’能够显著地促进合作。

“实验是这样的:在游戏中有两个人,他们可以独立选择‘合作’还是‘不合作’。如果双方都选合作,各得3分;如果一方合作一方不合作,则合作的得0分,不合作的得5分;如果双方都选不合作,各得1分。(显然对群体最优的策略是都选合作,得6分。)阿克塞尔罗德则依据这个法则做了个实验,要求每个参赛者以得分最多为目的写出计算机程序,然后用单循环赛将这些程序两两博弈,找出什么样的策略得分最高。

“最后,得分最高的策略是加拿大学者罗伯布写的‘一报还一报’策略:第一局合作,以后每一步都跟随对方上一步的策略,你上一次合作,我这一次就合作;你上一次不合作,我这一次就不合作。

“同时,阿克塞尔罗德又做了一个实验来证明‘一报还一报’策略不仅适用于不变的群体,对动态的、可进化的群体同样也适用,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优秀策略向下遗传。进化实验是这样做的,游戏中的策略可以向下遗传,但开始时人们不知道哪种策略好。如果一个人合作性越好,他后代的合作基因就越多,同时,比赛的过程还是相互学习的过程(哪种策略好学哪个)。

“实验中有63种对策方案,第一轮得分越高的策略,在第二轮中被实施的比例也就越高。实验结果表明:‘一报还一报’策略原来在群体中是1/63,经过1000次对抗赛(假设这就是进化的进程),当结构稳定下来时,它提高到了24%。这个策略由于令他人得了高分,因此赖以生存的基础十分牢固,而其他自私的策略即使一时成功了,但有很大的概率在后来被淘汰。‘一报还一报’的互惠利他行为是获益最为稳定、风险最小的,因而被保留了下来。

“从宏观方面来看,一个人对其他人做出了利他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从长远来看是对自己有利的,因为被帮助的人可能反过来报答他或者他所在的种群,而通常来讲这种利他行为不一定以牺牲自己为代价,再加上有所回报,因此这样的行为不会被进化淘汰,反而成为自然选择的一种优势。”(摘自果壳文章题目:《为什么人们爱管闲事儿?》作者: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心理系硕士老世静原文链接:http://www.guokr.com/article/83257/)

所以道义、良心、愧疚感成为每一个人的“标配”,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人。所以在一段关系中保持低PU(亲子不确定性),就是利用了“一报还一报”的心理,让我们在一段关系中获得我们想要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台天平,对利弊的权衡精确到无法想象。一个人过分地向他人索取或者过分地给予他人,都会造成心理天平的严重失衡。而圣母,就是过分地给予他人。她们意识不到,在对方并不想要的时候给予对方,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索取。让男方有轻微的内疚感有助于两人关系的长期保持,而圣母让对方负疚感太重了。一道菜,寡淡无味是不好吃的,一般人会需要多一点点盐才能吃,圣母就是为了让对方爱吃而把盐放多了的一种存在。

圣母通常存在于需要女方大量付出才能维系的关系中,但是女方一方面不甘心只是付出得不到回报,另一方面又知道以自己的价值没办法要求回报,所以通过付出的方式要求男方给她提供巨大的情绪价值。

避免成为圣母也有办法。只要我们时刻记住:一个人之所以付出,只能是因为你想你欲你愿意,而不能因为他渴他望他需要。倘若你执意要付出,那就请享受自己的伟大,沉浸于自己的圣母情结,但勿要指望回报。圣母之所以是圣母,伟大之所以伟大,恰恰是因为她不需要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