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全文在线阅读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卽位年

关灯直达底部

八月

8月18日

○己酉,〈十八日〉顯宗大王疾大漸,領議政許積、左議政金壽恒、右議政鄭知和,承旨、史官趨入臥內,亥時,上昇遐。

8月19日

○庚戌,以大喪出於大妃殿國恤三年內,王世子問床卓用白,奠物用素當否,禮曹言:「考禮文,床卓用素無可據,而初喪用白爲宜。《五禮儀》,國恤初喪用素饌,至虞祭兼用肉饌,況此大行之喪,在仁宣王后三年內,虞祭前當用素饌。」中宮敎曰:「虞祭前祭奠,當用素饌,而大行臨御時,因百僚廷請,已復常膳。自內所供祭需,以常膳進之,此意不可不告知于外耳。」

○以舊例,領議政許積爲院相,積請與左右相,共爲院相同議,世子從之。

○中宮下敎曰:「上年遷陵時,措備衣襨諸具及仁宣王后國恤時,衣襨之費甚鉅,大行大王每以傷民爲念矣。初喪所用衣襨諸具,當自內備用,其令該曹,勿爲進排。」

○禮曹言:「《五禮儀》襲具條,首冠注云:『卽幅巾也。』先正臣金集以爲:『幅巾加諸龍袍之上,則不相稱。』己丑、己亥國恤時,用翼善冠,今亦依此分付尙方。成服前,敬思殿〈卽仁宣王后魂殿〉、山陵朝夕上食,晝茶禮,竝姑停止。黼殺依己亥已行之例,用於襲時,晝茶禮依己丑、己亥例擧行。」竝可之。

○襲時,三公、禮曹判書、承旨、史官入侍。

○以金壽恒爲摠護使,張善澂、李翊相、吳始壽爲殯殿都監堂上,閔維重、閔熙、洪處大爲國葬都監堂上,李正英、閔鼎重、李元禎爲山陵都監堂上,李正英爲銘旌書寫官,福昌君楨爲梓宮上字書寫官,瀛昌君沈爲守陵官,福善君柟爲代奠官。

8月20日

○辛亥,儀仗,初以素色議定矣。承旨金錫冑言:「國家禮儀有異,請用吉。衰服置別卓,以表非常日之意。」院相又言:「發引時床卓,當用吉,自初喪至發引,不可異同,宜純用吉色。」三司以爲不合於禮,更議,院相乃請靈寢衾枕用素,其餘用吉,從之。

○禮曹以嗣位節目入達,王世子下令曰:「天崩罔極之中,又聞此言,五內如焚,不能自定。此節目還下。」

○小斂時,禮曹判書張善澂先入,小斂諸具整備後,大臣以下入參,如襲時。

○王世子下令曰:「小斂奠中,蜜果外圍柱上,南草液狼藉,不可陳設,還爲出給。」院相請當該內贍官拿推,本寺提調及殯殿都監堂郞推考,從之。

8月21日

○壬子,王世子又還下嗣位節目曰:「哀痛罔極之中,連聞此言,心腸摧裂,罔知所以爲之矣。」院相與承旨等達曰:「繼序之君,必於成服日嗣位,自古帝王不易之常典,誠以天位不可暫曠也。決不宜徒循罔極之情,不遵應行之禮。」答曰:「嗣位之擧,在於成服之日,人子情理,豈忍爲之?決不可行。令禮官更爲議定。」院相以嗣位節目還入之意復達,答曰:「禮雖有重,情不可廢。卿等何以不思孤罔極之情理,徒以勉抑之說,强請此擧乎?宜遵前令,令禮官更議。」三司再達請亟從有司之請,以副群下之望,答曰:「孤之罔極情懷,已諭於院相矣。每聞此言,五內如剖,卿等何不諒乎?」

○王世子下令曰:「聞宋領府事入來云,雖罔極中,慰懷良多。宮官進去存問。」弼善安垕達曰:「臣往諭于領府事宋時烈,則以爲:『崩隕昏迷,病且垂死,不知攸對矣。』」院相達曰:「領府事宋時烈旣已上來。原任大臣中有德望之人,則同爲院相,有前例。今亦依此爲之何如?」答曰:「依爲之。」以院相達下之意,史官往諭于領府事宋時烈,則對以「負犯至重,待罪近圻者,已一月矣。仙寢未冷,何忍遽以無罪自處,出入於宸極之下乎?」

○禮曹達曰:「宗廟、各陵,卒哭前雖廢祭享,而朔望焚香,則請依例擧行。」從之。

○三公率百官,陳請嗣位。王世子答曰:「卿等之請雖懇,決不可忍情而爲之。卿等何以不諒乎?」

8月22日

○癸丑,行大斂如儀。

○大臣率百官,請早定大位,以慰朝野之望,答曰:「決不可勉抑而從之,勿煩。」大臣又口傳啓于大王大妃、中宮殿曰:「成服日嗣位,帝王通行之典也。我朝列聖,亦莫不然。而王世子不忍罔極之情,尙無勉從之意,自內勸諭何如?」答曰:「當以不可不從之意,開諭矣。」

○三司又再請亟從有司之請,答曰:「勿煩。」大臣率百官又達,答曰:「不欲忍情而從之,上奉慈敎,俯循群情,强抑崩天罔極之懷,以副公卿之請,不忍如割之痛矣。」

○禮曹達曰:「取考謄錄,則以儲君嗣位之意,涓吉告于社稷、永寧殿、宗廟。今亦依例,以今二十四日告由,而敬思殿一體擧行之意,敢達。」又達曰:「梓宮累次加漆之意,竝入於初次加漆告由之文,令代奠官,因朝奠預告何如?」答曰:「依達。」

8月23日

○甲寅,王世子卽位於仁政門。尊王妃爲王大妃,以嬪金氏爲王妃。頒敎,大赦。其敎文曰:

王若曰,皇天降割我家,奄罹大戚,小子新服厥命,勉循群情,玆敷腎腸,益增摧隕。粤若國朝垂統,庶幾唐、虞比隆,宗德祖功,邁聖賢六七之作,文謨武烈,貽子孫億萬斯年。恭惟大行大王,允矣,善繼善述。孝友因心而風化旁達;淸明在躬而嗜欲退聽。敬天怒,一以至誠,孚應如響;振民窮,殆無虛歲,焦枯咸濡,將恢寧王未集之勳,丕建吾東可大之業。孝思罔極,痛纔結於鏡奩;夢齡無徵,命忽揚於玉几。遘疾旬浹,而藥罔奏效;代某誠切,而神不降監。抱巨創於終天,叫叩莫逮。奉嚴訓之無日,眇末何依?況玆大位之遽承,俾也至情之可抑。然宗廟社稷之丕責,寔在後人,而父兄百官之同辭,難遏衆望。仰體慈聖之諄諭,式遵成周之舊章。乃本年八月二十三日甲寅,卽位于仁政門,尊王妃爲王大妃,以嬪金氏爲王妃。對縟儀而悲號,主重器而怵惕。踐位行禮,慕彌篤於羹墻;遺大投艱,懼實深於淵谷。纉列聖之洪緖,若何以迓續天休;臨先王之受民,若何以撫綏邦域?惟恐或隳於堂構,曷堪少弭於夙宵?肆大號之播脩,俾群品而遍曁。自本月二十三日昧爽以前,雜犯死罪以下,咸宥除之。在官者各加一資,資窮者代加。於戲!圖功卒事,願不替於始終;滌垢蕩瑕,冀竝宥於生育。故玆敎示,想宜知悉。〈大提學金萬基製進。〉

是日成服訖,王世子具冠冕吉服,執圭,自廬次步出,且行且哭,內侍二人,夾護左右。詣宣政殿東庭,向殯殿行四拜禮,升階入殿內香案前,焚香降復位,又四拜,入東廊幕次。少頃,王世子由宣政門步出,從延英門行,出肅章門,至仁政門,承旨史官隨行。王世子西向立,御座前,不忍上,號哭不已。承旨、禮曹判書,相繼勸進,三公與都承旨,進扶王世子,而交口極陳,王世子涕泣哀號,是日在庭者百僚軍兵,莫不號哭失聲。王世子升御座,百官四拜,山呼如儀。禮畢,嗣王由仁政門,升仁政殿,入仁和門,還廬次,號哭不絶,聲聞于外。

○政院以舊例,請院相罷黜,答曰:「仍爲入直。」

○館儒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