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补阙正误]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补阙正误]全文在线阅读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补阙正误]》三十八年

关灯直达底部

(壬辰)三十八年清康熙五十一年

春正月

1月3日

○丁亥,持平金東弼陳疏引兪集一之言,伸救趙大壽,上賜例批。〈原疏、批旨見上。〉

1月4日

○戊子,兪集一因金東弼疏,疏陳委折。略曰:

己卯榜出後,考官趙大壽疏中,以兪世基試券,言其可取爲辭,而臣亦以試官,與之同坐,他考官大詰世基對策取舍之際,大壽則無一言可否於其間,臣實目覩,其疏乃如此。終被大何,而無辭自白,心常爲訝,前後以此與人酬酢者有之矣。

上賜例批。

三月

3月18日

○辛丑,前判書尹以道卒。〈年見上。〉以道,少以駢儷名,晩登朝,歷官內外。及按湖西,李翔時在全義地,挾勢充隱,素多不法,狀利獄貨,疏證奸淫。以道狀發其私,翔卒以此罪死,世多稱其剛果。翔族大,諸子弟迭處權要,以道中螫落拓,末年以大耋,陞八座,至是卒。

夏四月

4月27日

○己卯,副校理鄭栻出謝新命。〈史臣曰:「栻之去冬一疏,獨持公論,而其儕流之病於黨私者,嗔謗滋甚,栻不少屈,辨之尤力。李塾、吳命恒輩,至斥其心術,登於章疏。栻以所遭至衊,前後除召之下,積有撕捱,至始黽勉就職。」〉

○右參贊尹世紀上疏陳戒:

請祛偏係,守舊章,恐懼災異,益懋誠實,頣養玉候,亟盡保嗇,廣招博識經行之士,以資輔翼春宮之方。

又曰:

顧此數款,實皆今日急務,此外亦有區區誠悃,欲一仰陳者。昨日次對匍匐入侍,意實在此,而引接頗久,日勢已晏,臣亦精神昏瞀,不得一言而退。顚迷之狀,臣亦可見云云。

上賜優批。

史臣曰:「世紀自經鉽獄以來,重得心神迷罔之症,凡於事爲,多不省識,雖嘗承司馬之命,而不迹朝堂,蓋久矣。惟以主上尊號之未進,居常恨鬱,忽於昨日,扶病詣賓廳,自言:『今欲以尊號事仰請,庶幾未死之前,得見盛儀。』大臣止之而不聽,及入侍,亦不果陳達,退而上此疏。」

五月

5月13日

○乙未,上引見大臣、諸臣於宣政殿。憫旱慮囚,放金春澤,撤吳始復圍籬出陸。上以春澤放送可否,詢問諸臣,領議政徐宗泰對曰:「旣已減等,勿論似宜。」判義禁趙泰采曰:「當初罪名,旣不分明,而又已減等,則徒年之後,不可仍之。」上曰:「春澤之名,數入於獄事,其行己之不善,從可知矣。然旣是減等之人,日後始有罪,雖可更送,而今番則放之。」上命仍始復、泰采曰:「始復以崇班之人,探問內間服制於中路人處,實是莫重之罪,而十年栫棘,可懲其罪。十年,天道亦變,古亦有老病窮獨者,特爲放送之例。此亦出置陸地,未爲不可矣。」宗泰亦以泰采言爲可而繼陳之。判中樞府事李濡、李頣命以爲:「當初罪名旣重,自下不敢輕議。」同義禁南致熏、右副承旨李東馣等,皆以泰采言爲可,上曰:「始復罪名至重,故前冬疏決,及今番皆仍之矣。」宗泰、泰采,更申前說,力請出陸,上曰:「圍籬年久,則亦有撤圍籬之道。始復之絶島栫棘,已過十年,出陸撤圍籬可也。」

六月

6月3日

○乙卯,前縣監邊震一等,假托應旨,爲罪死人李翔訟冤,上賜批責之曰:「李翔之罪,非比難明,而疏請伸冤,雖曰爲師,殊可駭異也。」

6月8日

○庚申,持平權益寬,以李健命疏請寢緘問,引避自辨。略曰:「坐製場外,入呈試所,果有是事,不可置之,誠如聖敎,而充滿直房之說,出入惟意之言,迭陳於章奏,元無指摘按治之端,獨健命所傳,旣曰親聞其人,則何可以言出宰臣,而不爲按問乎?果如是,則科場奸濫之事,雖入於宰執之耳,終無上聞之階,又絶覈治之路,其所關係,誠不輕而重矣。況三司同主言議,玉署且居近密,凡有事關法綱,固宜隨聞畢陳。且掌事官拿覈之請,旣發於前席,則擧子按問,獨爲別樣事耶?經幄之長,尙不肯爲殿下盡言,則堂陛壅隔,孰有甚於此哉?至若塞責、彌縫等語,尤出常情之外,誠未滿一哂也。今科不嚴之說,諸臣亦旣備陳,而唯此健命所陳外製一款,尙欠登間,故臣果發啓於入臺之初,其意只在於嚴科場而杜後弊也。」上賜例批。〈原疏、批旨見上。〉

6月11日

○癸亥,副提學李健命,又以權益寬避辭,上疏自辨,仍陳五可覈,末又曰:

玆事委折,前疏固已略擧,而今請詳陳焉。此非今日始發者,在三月初,臣詣備局坐中,有先發此論者,其時在座諸宰,莫不聞知,厥後臣與重臣,略相酬酢於私室者久矣。日昨李坦之家,重臣〈指李彦綱。〉忽又引發玆事而爲問,臣答以備坐參聞之人,亦方在此,則此事吾豈別有知乎?傍有一重臣,〈指趙泰耉。〉笑謂臣宜被不發告之罪,而其言似出於嘲謔,故臣亦笑而答之。前後事狀,不過如斯。臣意前日酬酢之重臣,必不以私語,浪播於人,故臣答以備局衆聞之辭,在傍咎臣之重臣,必不存深意於其間,故臣謂之嘲謔矣。不出數日,臺章果發,而到今泛應嘲謔等語,皆爲臣罪案。今此憲臣,卽兩重臣一家至親,伊日說話,固宜詳聞,而夤緣操切,乃至於此,此豈臣意慮之所及哉?臣不愼樞機,接膝笑語之間,不覺機括之自觸。細究厥由,罔非自取,尙誰尤哉?

上賜批,責其慍怒。〈原疏、批旨見上。〉

○上召對玉堂官。侍讀官吳命恒白上曰:「向者通信使等,以奉使不職,朝家旣已論罪,而至於司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