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命的品质 » 生命的品质全文在线阅读

《生命的品质》第三辑 为教育把脉

关灯直达底部

我相信,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教育的七条箴言

何为教育?教育究竟何为?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古今中外的优秀头脑对此进行了许多思考,发表了许多言论。我发现,关于教育的最中肯、最精彩的话往往出自哲学家之口。专门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倘若不同时拥有洞察人性的智慧,说出的话便容易局限于经验,或拘泥于心理学的细节,显得肤浅、琐细和平庸。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可叹的是,人们迷失在事物的假象之中,宁愿相信各种艰深复杂的谬误,忘掉了简单的常识。然而,依然朴实的心灵一定会感到,这些箴言多么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我们的教育多么需要回到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

第一条箴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做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第二条箴言: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第三条箴言: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第四条箴言: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第五条箴言: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明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第六条箴言: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教育的真谛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育智力活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能力等等,这些智力上的素质显然是不可像知识那样传授的,培育的唯一途径是受具有这样素质的人——不妨笼统地称之为大师——的熏陶。大师在两个地方,一是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另一便是在大学里,大学应该是活着的大师云集的地方。正如怀特海所说:大学存在的理由是,拥有一批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知识的学者,使学生在智力发展上受其影响,在成熟的智慧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否则大学就不必存在。

林语堂有一个更形象的说法:理想大学应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饭所,这里碰见一位牛顿,那里碰见一位佛罗特,东屋住了一位罗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宇的书房,后院是戴东原的住房。他强调:“吃饭所”不是比方,这些大师除吃饭外,对学校绝无义务,学校送薪俸请他们住在校园里,使学生得以与其交游接触,受其熏陶。比如牛津、剑桥的大教授,抽着烟斗闲谈人生和学问,学生的素质就这样被烟熏了出来。

今天的大学争相标榜所谓世界一流大学,还拟订了种种硬指标。其实,事情本来很简单:最硬的指标是教师,一个大学拥有一批心灵高贵、头脑智慧的一流学者,它就是一流大学。否则,校舍再大,楼房再气派,设备再先进,全都白搭。

第七条箴言: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这是罗素为正确的师生关系规定的原则。他指出,一个理想教师的必备品质是爱他的学生,而爱的可靠征兆就是具有博大的父母本能,如同父母感觉到自己的孩子是目的一样,感觉到学生是目的。他强调:教师爱学生应该甚于爱国家和教会。针对今日的情况,我要补充一句:更应该甚于爱金钱和名利。今日一些教师恰恰是以名利为唯一目的,明目张胆地把学生当作获取名利的手段。

教师个人是否爱学生,取决于这个教师的品德。要使学校中多数教师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则必须建立以学生为目的的教育体制。把学生当作手段的行径之所以大量得逞,重要原因是教师权力过大,手握决定学生升级毕业之大权。所以,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与此相应的,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否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大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生的权力,就有让学生替自己打工的权力,否则就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力,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生不沦为手段之理?

2007.3

为中国今天的教育把脉

——评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

近十来年,中国教育领域的弊端有目共睹,引起了广泛的质疑乃至“声讨”。变本加厉的应试教育,从小学开始的沉重升学压力和功课负担,激烈的择校竞争,高收费、乱收费和严重的腐败,义务教育的名存实亡,失学儿童和贫困生的大量出现,如此病象纷呈,其症结究竟何在?如何从一团乱麻中理出一条线索,找出补救的措施,进而校正改革的方向?许多有识之士对此进行了严肃的讨论,而杨东平的《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正是这方面的一部力作。

杨东平是一位长期关注教育问题的学者,人们经常听见他发出清醒的声音。在本书中,他从探讨教育公平问题切入,凭借道德良知和理性思考,在分析统计资料和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当今教育领域的诸多弊病及其症结做出了清晰的、有说服力的诊断。

教育公平的缺失有一个演进的过程,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重点学校制度和“教育产业化”改革。作者指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建立了城乡二元、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二元的等级化公共教育体制,形成了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最基本的制度结构。然而,学校等级化的加剧,却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实行“教育产业化”改革的结果。这一改革被研究者称作“单纯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指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改革。作者认为,它已成为当前影响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因而对之着重做了剖析,在我看来也是全书最具现实批判力度的章节。

从政策和实践看,“教育产业化”的具体做法,在中等教育阶段主要是公办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例如把名牌中学的初中部变成高收费的“改制学校”。在高等教育阶段,主要方式是办高收费的“二级学院”、“独立学院”,近些年来更是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用房地产开发模式兴建新校区和“大学城”。大学扩招使得普通高中成为瓶颈,在中考竞争远比高考激烈的新态势下,中等教育进一步出现大规模的两极分化,如同作者所说,少数豪华学校与大量贫困学校并存,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畸形化的一道荒唐、乖张的风景线。

“教育产业化”的实质不是市场化,而是混淆了市场化改革与公共治理改革。一方面,该改的不改,政府高度行政化的治理方式、对学校的直接微观控制、垄断教育资源的方式皆未变;另一方面,不该改的却改了,公立学校用靠纳税人的钱提供的公共产品设租寻租,将其变成需要花钱购买的服务,向社会、家长强势地攫取经济资源,并架空了弱势阶层和人群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权利。教育产业的主体本应是民办教育,在“名校办民校”的极端不公平竞争中,真正的民校不但步履维艰,而且大面积死亡,假民办扼杀了真民办。同时,公办教育本身成了腐败的温床,公众对教育的评价降至20年来最低点,教育成为民怨沸腾的“暴利行业”和“腐败重地”。教育支出成了中国民众的沉重负担,占人均收入的比例可能是世界上最高的。每年新生入学时节,屡有贫困生或家长因缴不起学费而自杀的悲惨案例发生,聚焦了教育不公平的严峻现实。在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的背景下,教育本应发挥社会平等制衡器的作用,现在却蜕变成了凝固和扩大阶层差距的工具。

在当今种种教育乱象之中,“择校热”格外令人瞩目,大多数家长都身不由己地被卷入其中,为之恐慌。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阶段的择校竞争是一个最典型的案例,让人们看到了“教育产业化”是如何进一步扩大学校的两极分化的。作者指出,在利益驱动下,当下“择校热”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面特别广,已从重点中学蔓延到普通中学,从大中城市蔓延到县城和农村地区;第二,低龄化,择校竞争从高中下移到初中,进而下移到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第三,小学阶段出现炽烈的“奥校热”、“考证热”,极大地损害了儿童的身心;第四,择校生的比例越来越大,在城市重点学校占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甚至一半,收费越来越高,已相当于大学学费。正是依靠把所谓“民营机制”引入公立中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用钱购买教育机会的做法得以大规模地合法化,变成了一种“市场规则”,构成了家长们不得不就范的刚性机制,并形成了少数名校、强校的巨大寻租空间。

那么,在教育不公平的演进中,应试教育扮演了什么角色呢?作者简明地指出:“应试教育与重点学校互为推动,基础教育进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单一价值和培养模式的应试教育、升学竞争导致对重点学校的择校需求,择校热导致学校差距继续拉大,学校差距过大又导致择校竞争和应试教育更为激烈,如此反复震荡。”其实,重点学校的优势也是以应试教育为前提的,主要是凭借考入重点高校的升学率而抬高了其门槛和身价。我们不妨设想,倘若改变了以统一试卷和标准答案为特征的现行高考方式,还会不会有今天这样挤破门庭的择校狂潮,由此我们也可明白应试教育何以如此难以改变的缘由了。当然,应试教育在我国已存在了几十年,只是在实行“教育产业化”的近十来年,它才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威力。由此可见,应试教育、重点学校制度、“教育产业化”,这三者在今天已形成互相支撑和促进的格局,而“教育产业化”所起的作用尤其恶劣,导致了早已有之的应试教育和学校等级制度变本加厉。

倘若要进一步探究“教育产业化”的由来,我们就不能不问责政府。作者认为,短缺和失衡是两个制度性问题。一方面,教育投入的总量不足,低于许多比中国穷的国家,反映了政府对于教育的态度。另一方面,教育经费的分配不合理,等级化学校制度是在政府或明或暗的倡导和支持下才得以存在并发展的。事实上,“教育产业化”一直是在政府的许可下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学校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改变中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千难万难,最大的困难是在这里。

按照我的理解,本书在相当程度上是在向政府建言。作为一个纯正的学者,杨东平既有正义感和责任心,又有科学的、理性的、建设性的态度。我期待本书会引起政府和教育界一切有识之士的重视与思考,对于改善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状况将发生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2007.12

守护人性

——《周国平论教育》序

我不在教育界工作,更不是教育家,怎么也来谈教育了呢?可是,在今天,目睹弊端丛生的教育现状,哪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不在为教育忧思?身受弊端的危害,哪个心力交瘁的家长不在把教育埋怨?那么,我也和大家一样,只是以一个公民的身份发表一些感想罢了。

当然,既然我是学哲学的,当我思考教育问题时,就一定会把这个专业背景带进来。我在哲学上做的工作,大量的是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过,我相信,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我的这个信念,构成了我思考教育问题的基本立足点。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不错,这只是常识而已。唯因如此,真正可惊的是,今天的教育已经多么严重地违背了常识。一种教育倘若完全不把人性放在眼里,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遥远,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这还是教育吗?

有智者说:经济决定今天,政治决定明天,教育决定未来。此言极是,因此,最令人担忧的是今天教育的久远后果,一代代新人经由这种教育走上了社会,他们的精神素质将决定未来中国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精神水准和社会面貌。让教育回归人性,已是刻不容缓之事,拖延下去,只会愈加积重难返,今后纠正起来更加事倍功半。

无论个人、民族,还是人类,衡量其脱离动物界程度的尺子都是人性的高度,而非物质财富。个人的优秀,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优秀。民族的伟大,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伟大。人类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性的进步。人性是“由无数世代苦心积累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庙堂珍宝”(尼采语),守护这一份珍宝,为之增添新的宝藏,是人类一切文化事业的终极使命,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

据我所见,凡大哲学家都十分重视教育,他们致力于人性和人类精神的提升,而唯有凭借正确的教育,这个事业才有成功的希望。我一直想系统地研习大师们的教育著述,不做完这项工作,我知道自己对教育是说不出真正有分量的话的。我一定会做这项工作的,请假我以时日。现在这个集子,只是汇编了我迄今为止与教育有关的文字,我自己并不满意,但暂时只好如此。我相信,在针对今天教育发出的众多清醒的声音之中,我的加入多少也能起一点积极的作用。

2009.5

神圣的好奇心

天生万物,人只是其中一物,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是理性。动物唯求生存,而理性不只是生存的工具,它要求得比生存更多。当理性面对未知时,会产生探究的冲动,要把未知变成知,这就是好奇心。好奇心是理性觉醒和活跃的征兆。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思考宇宙,探索万物,于是有了哲学和科学。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土中超拔出来,成为万物之灵。

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把好奇心称为“神圣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最重要的智力禀赋之一。做父母的都会发现,孩子在幼儿期皆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充满探问的兴趣。我设想,倘若人人能把幼儿期的好奇心保持到成年,世界上会有多少聪明的大脑啊。

然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同爱因斯坦所说,“神圣的好奇心”是一株脆弱的嫩苗,它是很容易夭折的。不说别人,就说这位大物理学家本人,他竟也有过好奇心险遭夭折的经历。他自己回忆,他17岁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把许多废物塞进自己的脑袋,其结果是在考试后的整整一年里,他对任何科学问题的思考都失去了兴趣。鉴于这个经历,他如此感叹道:“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请不要用我们今天应试教育的严酷状况去推测爱因斯坦当年的处境,事实上,他不过是一年之中考了两次试而已,而且他告诉我们,他多数时间是自由的,仅在考试前借来了同学的课堂笔记,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尽管如此,他的智力兴趣仍然因此受到了严重伤害。

爱因斯坦得出结论说:好奇心这株嫩苗,除了需要鼓励外,主要需要自由,强制必然会损害探索的兴趣。

大约无须再把今天中国学生——从小学生一直到研究生——所受的强制与爱因斯坦当年所受的那一点儿强制做比较了吧。学校教育当然是不能完全排除强制性考试的,区别在于它在整个教育体制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占的比重。如果强制性考试成为教学主要的乃至唯一的目的、方法、标准,便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而这正是我们今天的现实。

一般来说,好奇心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这几乎是一个规律,即使在最好的教育制度下恐怕也是这样。那些能够永葆好奇心的人不啻幸存者,而人类的伟大文化创造多半出自他们之手。唯因如此,教育必须十分小心地保护好奇心,为它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我相信,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天才,其强大的智力禀赋足以战胜任何不良的外部环境,但普通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一种坏的教育制度的杀伤力几乎是摧毁性的。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好奇心这棵嫩苗正处在生长的关键期,一旦受到摧残,后果很可能是不可逆的。

在教育上,好奇心体现为学习的兴趣。所谓兴趣,其主要成分就是智力活动的快乐,包括好奇心获得满足的快乐。一个人做事是出于兴趣,还是出于强制,效果大不一样。出于兴趣做事,心情愉快,头脑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往往事半功倍。出于强制做事,心情沮丧,头脑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往往事倍功半。做一般的事尚且如此,学习就更是如此了。因为学习是纯粹的智力活动,如果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感受到智力活动本身的快乐,学习就会是百分之百的痛苦。遗憾的是,这正是今天多数学生的状况。

情况本来不该是这样的。人有智力禀赋,这种禀赋需要得到生长和运用,原是人性的天然倾向。学生之所以视学习为莫大的痛苦,原因恰恰在于,应试教育不但不是激活、反而是压抑智力活动的,本质上是反智育的。

兴趣应该是智育的第一要素,如果不能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就谈不上素质教育。强调兴趣在教育中的意义,绝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相反,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必须自己是充满求知兴趣的人,并且善于对学生的兴趣差异予以同情的观察,发现隐藏在其后的能力,真正因材施教。教材也必须改革,提高其智力活动的含量,使之真正能够激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兴趣。比如说,哲学教材就不能只是一些教条,而应该能真正启迪学生爱智慧。相比之下,靠重复灌输和强迫记忆标准答案奏效的应试教育真是太偷懒也太省力了,当然,同时也无比辛苦,因为这是一种低水平的简单繁重劳动,教师自己从中也品尝不到丝毫智力乐趣,辛苦成了百分之百的折磨。

2010.11

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

我收到一个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来信,她叫王卉媛,在信中详细叙述了她抵制应试教育并获成功的经历。大致情况是,在父母顺其自然的教育态度和自己兴趣至上的学习态度支配下,从小学到中学,她似乎一直不用功,也没有上任何课外班。但是,她喜欢看“闲书”,包括简本英文小说,高中时迷上了相对论、哲学等,兴之所至,还看动漫,看电视的科学类节目,写作,画画。她的课内成绩长期平平,但奇迹般地后来居上,最后轻松地考入了北大中文系。

我在我的公开邮箱中发现了这封信,读得津津有味。今年一月,我出版《宝贝,宝贝》一书,书中叙述了我在女儿的教育上的做法,也是把快乐和兴趣放在第一位,鼓励她看“闲书”、想问题,不上任何课外班,结果很好,即使在应试上也名列前茅。我的女儿毕竟刚升初中,王卉媛已经度过应试教育中最艰难的中学阶段,她的案例是更有说服力的,证明了在应试体制下,个人——包括作为个体的学生、家长、教师——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坚持素质教育,与应试体制相抗争,并且做到在这个体制中也不成为输家。

我相信,类似的案例一定还有不少,只是这一个碰巧让我知道了。我还相信,一定有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处在矛盾之中,一方面对应试体制的祸害有切肤之痛,另一方面又怕抗争会使自己遭到淘汰,只好痛苦地被它拖着走。对于他们,王卉媛的案例尤其具有激励的作用,能够在抗争这一边增加一个砝码。因此,在征得她的同意之后,我把她的信和我的回信发表在了我的博客上。

反响非常热烈,许多人表示赞赏和受到鼓舞,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网友们围绕这个案例展开了讨论。被质疑得最多的一点是:王卉媛考上了北大,你为她叫好,你岂不仍是在用应试的结果衡量教育的成败?是否可以认为,她的方法不是应试的,而最终的评价指标仍是应试的?对于这个质疑,好些网友替我做了回答,他们指出:这个故事的主题与北大无关,作为一次突破应试教育的阶段性成功,北大只是做了一次检测的量具,这个故事真正的主题是有关教育,有关人的成长和人才的培养;即使没有考进北大,只要她保持喜欢、兴趣、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这在任何一所大学,都将使她收获到更多,也必将为她今后的人生带来更有价值的东西。这些话都说得非常好。

我真不认为考上北大有什么了不起。我在给王卉媛的回信中说:“北大现在也沾染了这个时代的许多毛病,你仍要独立思考。”遵循应试轨道考进名校的人多的是,她的特别之处在于,从不以名校为目标,考上北大因此仿佛只是一个意外收获,是坚持自我素质教育的一个副产品。她在应试上的成功不是证明应试正确,而是证明对付应试可以有别的方式。我一向认为,在学生阶段,衡量教育成败的标准是看是否拥有了两种能力:一是快乐学习的能力,二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喜欢学习,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安排自己的学习,这就是好的智力素质,这样的学生不管是否考进名校,将来都会有出息。

事实上,王卉媛考上北大多少带有偶然性,她自己也为她运气太好感到不安。有网友指出,她的这种方式充满风险,完全有可能在应试上失败,所以家长们哪敢冒这个险。我们的确不能低估应试体制的威力,与这个体制抗争的人未必都像王卉媛那样幸运,一定会有人在考场上折戟。应试体制实际上把所有学生和家长逼入了一个赌局,一边是应试教育,另一边是素质教育,看你把赌注下在哪一边。现在的情况是,绝大多数人把赌注完全押在了应试教育上,竭尽全力想成为赢家。在我看来,这样做的风险其实更大,如果赢了,不过是升学占了便宜而已,如果输了,就输得精光。相反,把赌注下在素质教育这一边,适当兼顾应试,即使最后在升学上遭遇一点挫折,素质上的收获却是无人能剥夺的,必将在整个人生中长久发生作用。所以,以素质的优秀为目标,把应试的成功当作副产品,是最合理的定位。

其实,只要真正注重素质的培养,有了好的智力素质,应试也不会太困难。智力是一种综合素质,其效果一定会体现在需要运用智力的一切事情上,包括功课和考试。王卉媛对语文和英语的死板教学方法十分抵触,但因为喜欢读文学作品和英文小说,结果课内成绩也能轻松地保持优秀。她如此谈自己的体会:“应试考查的是素质中的冰山一角,拥有整座冰山的孩子当然不会害怕有人来试探他的边沿。”有网友认为此言涉嫌为应试教育辩护,我理解她的真正意思是,即使应试只考查露出水面的东西,你仍应该让自己拥有整座冰山,而不只是一块浮冰。针对某些网友谴责她能上北大是应试上的不公平,对她的自我素质教育却毫无所感,一位网友说得好:“这是很悲哀的,简直就像放着金子不拿,却和别人争夺分配石头的公平。”

还有的网友认为,王卉媛只是一个特例,她有天分,爱学习,所以能实施素质教育,绝大多数孩子不肯主动学习,就必须实施严格的应试教育。我们的确看到,现在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似乎占多数,然而,正如王卉媛所指出的:现在的学生之所以学得那么痛苦,就是因为在应试体制下被残忍地剥夺了“喜欢”的能力。学习不快乐原是应试教育的恶果,怎么能反过来把它当作应试教育的理由呢。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恶性循环,越应试就越不爱学,越不爱学就越强化应试,走进了死胡同。人都要追求快乐的,现在许多孩子之所以沉湎于玩电脑游戏、网聊、追星、八卦,就是因为在学习中得不到快乐,只能用低级快乐来替代了。人的天赋当然有差别,但是,孩子都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正确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尽其天赋生长得最好,这正是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天赋的差异绝非实施应试教育的借口。

王卉媛在给我的信中一再为自己的幸运表示不安,觉得这对于许多挣扎在应试体制中的孩子来说是一种不公平。我回信劝慰她说:“不公平是体制造成的。在一场规模巨大、旷日持久的灾难中——今天的教育正是这样的一场灾难——有大量遇难者,只有少数幸存者,这是没有办法的。难道所有人都遇难才公平吗?当然不,为了战胜灾难,为了灾后重建,幸存者越多越好,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机会成为幸存者,这本身就是一种贡献。”这是我的真实想法。应试体制的弊端有目共睹,业已引起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关注,但积重难返,改革之路艰难而漫长。在这个过程中,个人不是无能为力的。把主要力气花在素质教育上,向应试教育争自由,能争到多少是多少,在应试体制面前保护孩子,能保护一个是一个,这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一种责任。在一切战争中,保存和发展有生力量是一个基本原则,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战中也是如此。可以确信,抗争者的队伍壮大了,两种教育之间的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变化,应试体制要不变也难了。现在它既然已经失人心,那么,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它也失天下吧。

2010.8

爱,这一个理由已经足够

——《宝贝,宝贝》序

宝贝,宝贝,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这个词一直重叠着在我的心中回响,如同一个最温柔也最深沉的旋律。

宝贝,宝贝。

女儿是我的宝贝。小生命来到世上,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心醉神迷,谛视着婴儿花朵一样的脸蛋,满腔的骨肉之爱无以表达,一声声唤宝贝,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和女儿一起度过的时光,是我的生命中的宝贝。养育小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之一,其中有多少惊喜和欢笑、多少感悟和思考,给我的心灵仓库增添了多少无价的珍宝。

宝贝,宝贝,我的女儿,我的生命中的时光。

我也许命中该做父亲,比做别的什么都心甘情愿,绝对不会厌烦。我想不出,在人生中,还有什么事比养儿育女更有吸引力,更能使人身不由己地沉醉其中。

我的妻子常说,没见过像我这么痴情的爸爸。周围的朋友,看见我这么陶醉地当爸爸,有的称赞我是伟大的父亲,有的惋惜我丧失了革命的斗志。我心里明白,伟大根本扯不上,我是受本能支配,恰恰证明我平凡。至于丧失了斗志,我不在乎,倘若一种斗志会被生命自身的力量瓦解,恰恰证明它没有多大价值。

性是大自然最奇妙的发明之一,在没有做父母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大自然的深意,以为它只是男女之欢。其实,快乐本能是浅层次,背后潜藏着深层次的种属本能。有了孩子,这个本能以巨大的威力突然苏醒了,一下子把我们变成了忘我舐犊的傻爸傻妈。

爱孩子是本能,但不止于本能。无论第几次做父亲,新生命的到来永远使我感到神秘。一个新生命的形成,大自然不知运作了多少个世纪,其中不知交织了多少离奇的故事。

我的女儿,你原本完全可能不来找我,却偏偏来了,选中我做你的父亲,这是何等的信任。如果有轮回,天下人家如恒河之沙,你这一个灵魂偏偏投胎到了我的家里,这是何等的因缘。如果有上帝,上帝赐给了我生命,竟还把照看你的生命的荣耀也赐给了我,这是何等的恩宠。面对你,我庆幸,我喜乐,我感恩。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女儿出生后,她成了我的日记里的主角。这很自然,因为她也成了我的生活里的主角。我情不自禁地记下她的一点一滴表现,如同一个藏宝迷搜集一颗又一颗珠宝,简直到了贪婪的地步。尤其从她咿呀学语开始,我记录得格外辛勤,语言能力的每一点进步,逐渐增多的有趣表达,她的奇思妙想和惊人之言,只要听到,我就赶紧记下来,生怕流失。事实上,如果不记下来,绝大部分必定流失。

这当然是需要一点儿毅力的,因为养育孩子既是最快乐的,也是最劳累的,这种劳累往往使人麻木和怠惰,失去了记录的雅兴和余力。不过,我是欲罢不能。我清楚地意识到,孩子年幼的这一段时光,生命初期的奇妙景象,对于我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而这段时光是那样稍纵即逝,这笔财富是那样容易丢失。上天赐给了我这么好的运气,我绝不可辜负。此时此刻,这就是我的事业和使命,其余一切必须让路。

物质的财宝,丢失了可以挣回,挣不回也没有什么,它们是这样毫无个性,和你本来就没有必然的关系,只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存放罢了。可是,你的生命中的珍宝是仅仅属于你的,它们只能存放在你的心灵中和记忆中,如果这里没有,别的任何地方也不会有,你一旦把它们丢失,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当我现在重读和整理这些记录时,我发现,在女儿二至五岁的四年里,记的精彩段子最多,以后就大为减少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她后来退步了,而是显示了一种规律性的现象。二至五岁正是幼儿期,心智的各个要素,包括感觉、认知、语言、想象,如同刚破土的嫩苗,开始蓬勃生长。一方面,这些要素尚未分化,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另一方面,又尚未被成人世界的概念思维和功利计算所同化,清新如初。人们对于幼儿绘画赞美有加,其实,幼儿语言毫不逊色,同样富于独创性。这是原生态的精神现象,奇妙无比,在生命的以后阶段绝不可能重现。打一个未必恰当的比方,犹如中国的先秦文化和欧洲的古希腊文化不可能重现一样。长大以后,在较好的情形下,心智的某一要素得到良好发展,成为某一领域的能者;在最好的情形下,心智保持纯真的品质和得到全面的发展,那就是天才了。

如果说,生命早期的精彩纷呈对于做父母的是宝贵财富,那么,对于孩子自己就更是如此了。但是,孩子身在其中,浑然无知,尚不懂得欣赏和收藏它们,而到了懂得的年纪,它们早已散失在时光中了。为孩子保住这一份财富,这只能是父母的责任。在为女儿做记录时,我经常想,她长大后,有一天,我把这一份记录交到她的手上,她会多么欣喜啊。这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天下父母能够给孩子的礼物,不可能有比这更贵重的了。

现在有一些父亲或母亲以自己的孩子为题材写书,写的是他们很特别的育儿经历。他们有宏大的目标和周密的计划,从零岁开始,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天才,终于送进了哈佛或牛津。在我的这本书里,没有一丁点儿这样的东西。事实上,我也不是这种目光远大、心思缜密的家长,而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罢了。对于我的女儿,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地生长,丝毫不想在她身上施展我的宏图。

从一个人教育孩子的方式,最能看出这个人自己的人生态度。那种逼迫孩子参加各种竞争的家长,自己在生活中往往也急功近利。相反,一个淡泊于名利的人,必定也愿意孩子顺应天性愉快地成长。我由此获得了一个依据,去分析貌似违背这个规律的现象。譬如说,我基本可以断定,一个自己无为却逼迫孩子大有作为的人,他的无为其实是无能和不得志;一个自己拼命奋斗却让孩子自由生长的人,他的拼命多少是出于无奈。这两种人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的未遂愿望,但愿望的性质恰好相反。

家庭教育是人的一生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具有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认为好父母胜过好老师。不过,什么是好父母,人们的观念截然不同。我自认为是一个好父亲,理由仅仅在于,当女儿幼小时,我是她的一个好玩伴,随着她逐渐长大,我在争取成为她的一个好朋友。我一向认为,做孩子的朋友,孩子也肯把自己当作朋友,乃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至于在我们之间,谁是老师,谁是学生,还真分不清楚,我只能说,我从她学到的,绝不比她从我学到的少。

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在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也就是我在教育上最想让孩子得到的东西。进一个名牌学校,谋一个赚钱职业,这种东西怎么有资格成为人生的目标,所以也不能成为教育的目标。我的期望比这高得多,就是愿她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如此看来,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了。的确很普通,但凡做父母的,只要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心,会写字,谁都可以写这样的一本书。然而,它并不因此就没有了价值,相反,也许这正是它的价值之所在。

世上已经有太多的书,讲述各种伟大的真理、精彩的故事、成功的楷模,我无意加入其列。我只想叙述平凡的生活,叙述平凡生活中的一个珍贵的片段。人们大约不会认为这只是一本谈育儿的书吧。但愿在读了这本书以后,有更多的人相信,伟大、精彩、成功都不算什么,只有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人生才是圆满。

世代交替,生命繁衍,人类生活的基本内核原本就是平凡的。战争,政治,文化,财富,历险,浪漫,一切的不平凡,最后都要回归平凡,都要按照对人类平凡生活的功过确定其价值。即使在伟人的生平中,最能打动我们的也不是丰功伟绩,而是那些在平凡生活中显露了真实人性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恰恰是人人都拥有的。遗憾的是,在今天的世界上,人们惶惶然追求貌似不平凡的东西,懂得珍惜和品味平凡生活的人何其少。

所以,我的这本书未尝不是一个呼唤。

最后,我要对女儿说几句话。

宝贝,我要你记住,你是一个普通的女孩。我之所以写你,不是因为你多么特别,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在写你的这本书出版以后,你也仍然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不会因为这本书而变得特别。

当然,我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与别的爱自己孩子的父亲没有什么两样。我写这本书,不是因为我是作家。我不是作家,也一定会写这本书,只因为我是你的爸爸。这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为他所爱的女儿写的一本书。

一个普通的父亲,爱他的一个普通的女儿,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全部理由。

爱,这一个理由已经足够。

在这本书里,我只写了你从出生到刚上小学的事情。宝贝,你还记得吧,我们有一个约定,往后的事情,将来由你自己来写。爸爸的想法是,将来你不一定要写书,写不写书不重要,爸爸从来没有想把你培养成一个作家,只希望你成为一个珍惜自己生活经历的人。读了这本书,如果你不但为其中写的你幼小时候的事开心一笑,而且领略到了记录生活的魅力,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我会非常高兴的。你将慢慢体会到,一个认真写日记的人,生活的时候是更用心、更敏锐、更有自己的眼光的,她从生活中获取得更多,更是生活的主人。

2009.11

用爱和智慧保护孩子

——《宝贝,宝贝》少儿版致小读者

今年一月,我出了一本书,叫《宝贝,宝贝》。那本书有点儿厚,现在我把它大大地精简,为你们出这个少儿版。

这本书是为我的女儿写的,也是为每一个孩子写的。在书中,我写了女儿小时候许多好玩的事,写了一个小生命在生长中的美丽风景。每一个小生命的生长都是美丽的风景,你们小时候一定也有许多好玩的事。读这本书的时候,你们也许会想起自己点点滴滴的童年趣事,发出会心的一笑。

在书中,我还写了作为一个父亲,我在女儿的教育上是怎么做的。我的全部努力集中到一点,就是在现行教育体制面前保护孩子,给她一个宽松自由的小环境,让她快乐地学习,健康地生长。这也是我对你们的最大祝愿,我希望你们都能有一个宽松自由的小环境,从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生长。

所以,我的这本书实际上也是在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交流。天下父母都是爱孩子的,真爱孩子,就不要逼迫孩子做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了。用爱和智慧保护自己的孩子,正是今天为人父母者的第一职责。但愿你们的爸爸妈妈读了这本书,会赞同我的这个观点。

2010.5

恢复常识和记忆

——读陈丹青《退步集》

《退步集》是陈丹青近几年文章和言论的结集。作为一个有良好直觉的艺术家和思想者,书中处处可见作者对于生活和事物的洞见。尤为可贵的是作者的诚实,既对自己诚实,也对他人和社会诚实,敢于正视并且直言自己的所感所思。当这样一个人针对时弊发言时,不管忠言多么逆耳,都是值得我们聆听和深省的。

在不同场合,作者涉及的话题不同,若要找出一个“中心思想”,也许可以用书中一篇讲演的标题来表示,就是“常识与记忆”。恢复常识和记忆——这一声沉痛的呼唤贯穿于全书。在作者看来,当今种种怪现状,一言以蔽之,便是背离常识,抹杀记忆,而如果不恢复常识和记忆,则所谓人文、改革、创新等响亮话语都只是奢谈。

身为艺术学院的教师,作者对于当今教育尤其艺术教育的弊病有切肤之痛。他认为,中国现行艺术教育有三个误区:素描教学、外语考试和政治考试。艺术教育的基础应是常识健全,即懂得如何观看,而非素描。外语考试淘汰了许多有艺术天赋的考生。政治课因教材的陈旧而与真正的人文教育背道而驰。这些问题导致了今天的艺术教育“上不见人文精神,下不见常识”,学生严重缺乏常识,没有文化。作者愤激地说,齐白石、黄宾虹、徐悲鸿之辈倘若活在今天,由于这些考试的关卡,很可能失去报考油画专业的资格。

在艺术教育中,缺乏常识与丧失记忆密切相关。学习观看的重要途径是看经典原作。然而,我们的经典原作都封存在仓库里,极少在美术馆展出,使得我们的学生、艺术家与民族艺术五千年的脉络断了联系。中国画家只能看到机器复制图像,形成的是“集体伪经验”。这种情况与国外美术馆之发达和展品之充实形成鲜明对照。美术学院连年扩招,美术界高谈国际性、当代性等宏大话题,不断举办研讨会、博览会、双年展,“在这一切的热闹与喧嚣中,美术馆,作为一条无法替代的认知途径,一个国家的历史记忆,一个巨大的文化实体,却是长期悬置、长期缺席”,在作者眼中显得格外刺目。

城市建设是作者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在这方面,常识和记忆的缺失更加触目惊心。建筑设计的常识是与周边建筑及整体环境的和谐,历史记忆的保存,等等。然而,在今天的中国,这些常识完全不被顾及,比比皆是公然的无序、失控和对历史记忆的破坏。作者应邀出席上海青浦区朱家角镇“新江南水乡”论坛,他的发言必定很令人扫兴,开门见山地说:“江南水乡”没有了,“新江南水乡”是一个伪问题。他更指出,在今天的城市建设中,不止江南,整个中国正在被另一个假冒伪劣的“中国”所覆盖。

按理说,诸如艺术教育要尊重艺术,尊重学生的个性,城市建设要尊重环境,尊重历史的记忆,这些常识并不复杂,何以会在今天遭到如此严重的“遗忘”?作者认为,原因在变本加厉的行政化。强大的“行政文化”无处不在,支配一切。它用量化、程序化的方式管理教育,迫使艺术教育不是对艺术和学生个人负责,而是向上负责。它使中国城市建设呈现的不是建筑设计,而是“权力景观”、“行政景观”。

当今教育和城市建设中的种种弊病有目共睹,已经引起广泛不满和批评。因此,严格地说,某些基本的常识并不是被“遗忘”了,而是遭到了来自权力和金钱的蔑视。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和艺术家,作者并非在进行理论的分析,而只是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亲身感受说了出来。他对阻挡这一进程的可能性持悲观态度,自我定位为顽固的“反动派”。我们不妨听一听这个“反动派”的诤言,这有助于我们正视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积极地争取乐观的前景。

2007.4

创造力的来源

——答《父母》杂志问

问:您觉得您的创造力从哪里来?人怎样才能有非凡的创造力?您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的创造力?

答:创造力并不神秘,在我看来,它无非是在强烈的兴趣推动下的持久的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兴趣,第二是良好的工作习惯。通俗地说,就是第一要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第二能够全神贯注又持之以恒地把它做好。在这过程中,人的各种智力品质,包括好奇心、思维能力、想象力、直觉、灵感等,都会被调动起来,为创造做出贡献。

我的工作是写作。我一直认为,我的写作是从写日记开始的。上小学时,我就自发地写起了日记,热衷于把每日的经历、心情、感受记录下来。如果说我有一点儿所谓的写作能力,则完全是得益于这个保持到今的习惯。

现在的应试教育是创造力的大敌。因此,对我正在上小学的女儿,我着力于保护她尽量少受现行教育体制的危害,不让她上任何补习班、强化班,启发她轻分数而重理解,鼓励她读感兴趣的课外书。总之,如果说我对她有所培养,放在第一位的是超越应试的健康心态和快乐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知识本身,尤其不是分数。也许正因为如此,她反倒始终轻松地保持着全班优秀生的地位。

2007.7

书中的育儿世界

女儿啾啾今年九岁,上小学四年级。从幼儿园开始,她就喜欢看书。我们从来没有特意教导她、督促她,她对书的喜爱,完全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从两岁开始,每天晚上,她妈妈给她念一段童话故事,这成了她入睡前的必有节目。她非常爱听,如果哪天妈妈忘了,她必提醒,一天也不可缺。她就这样听完了《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许多经典童话故事,有的听了好几遍。有一回,她盯着妈妈正在念的书,问:“妈妈,书上都是字,故事在哪里呀?”妈妈没法跟她解释清楚,只好说:“宝贝以后认字多了,就知道了。”

其实,那时候,她已经能认一些字了。认字的过程也非常自然,玩看图识字的卡片,看碟时跟着声音看字幕,上街时问招牌上的字,诸如此类,当然认的字还不多,零星得很。

忽然有一天,我看见她自己捧着一本书,一边用手指着书上的字,一边大声朗读。一串又一串我听不懂的句子,可是,她念得非常投入,念了很久。自此以后,我发现她常常这样自得其乐地念书,所念的书则逐渐有了目标,往往是妈妈前一天晚上给她念的那一本,她找到才念过的地方,连猜带蒙,把书上的故事复诵一遍。

终于,有一天晚上,妈妈又要给她念书,她说:“妈妈,你不要给我念了,你念了我再读就没有意思了。”原来,通过这样的过程,她认的字越来越多,基本上能够自己阅读了。这时候她刚五岁,随手翻开《骑鹅旅行记》的一页,念出上面的一条标题:“斯莫兰的传说。”妈妈惊叹:“你真行啊!”她感到奇怪,说:“这里不是写着吗?”那个曾经有的困惑——“书上都是字,故事在哪里?”——已经自行消解。

通过女儿自己学会阅读的事例,我真切地看到,孩子天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潜在的认知能力,只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他们的天赋能力就会健康生长,结出果实。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最重要的是保护和鼓励他们对书籍的兴趣,使他们感到阅读本身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最糟糕的做法是强迫他们学习,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甚至使他们对读书永远心怀惧怕和敌意。

啾啾三岁时,好友于奇主持台湾作家几米绘本的大陆版出版事务,送给了我一套。刚拿到手,我就翻开其中一本,与啾啾同看。她指着一个变形的人物形象说:“这个什么也不像的东西真好玩。”一语道破了艺术的真谛。接下来的那些天里,她成了最热情的几米迷,整天坐在地毯上,摇头晃脑,高声朗读几米的妙语。有一天早晨,她吃煎蛋,像往常一样不吃脆边,我劝她吃,说那个最好吃。她向我一字一顿地大声宣布:“不一样的脑袋有不一样的想法,不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不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我笑了,问她从哪儿学来的,她说是几米的书里的。她可真会活学活用。几米知道了自己在大陆有这么一个小“粉丝”,不久后,托于奇转送给她一本亲笔签名的新作。

我和妻子都喜欢读书,我们各人捧着一本书读,是啾啾天天看到的情景。我相信,这种氛围发生的潜移默化作用是最有效的。家里到处是书,她经常从书柜里抽出一本书来,随意地翻看。有一回,她抽出一本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集《变形记》,看见封面上有叶廷芳的名字。叶廷芳也是我们的好友,她感到好奇,问:“是叶爷爷写的?”我解释,是叶爷爷翻译的。她又问:“整本书都是《变形记》?”我告诉她,《变形记》是其中的一篇。她表示想看一看,根据目录翻到了那一页,看了开头,立刻笑着说:“一开头就变成甲虫了。”

童年不但是养成读书爱好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读书品位的重要时期。我一向认为,读书的起点一开始就要高,应该为孩子提供适合其年龄的优质的书。啾啾五岁时,我订购了一套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名著之旅”丛书,放在她的书柜里,想看看她有什么反应。这套书共二十来册,都是根据名著缩写的,我翻了一下,觉得缩写得不错。我发现,她很快就对这套书发生了兴趣,在很短时间里读完了三本:《鲁滨逊漂流记》,《苦儿流浪记》,《八十天环游地球》。最早读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但在三本中最晚读完,她说她害怕,终于读完以后,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句感想:“很激动人心的故事,尤其是在无人岛上的时候。”我从不催她,她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基本读完了这套书,最喜欢《唐·吉诃德》,经常对我们说起里面的情节。在这之后,她最喜欢的书是卡尔维诺编的《意大利童话》,厚厚两大册,一千多页,反复读了好几遍,到了几乎能背诵的地步。她欣赏那种民间风格的幽默,随便你翻到哪一页,她立刻就能活灵活现地给你讲述相关的那个故事。

啾啾看书是非常专注的。经常的情况是,我自己在忙,突然想起很长时间没有听到她的声音了,到她的房间看,只见她坐在窗边,捧着一本书在读,我跟她说话,她一脸茫然,可见她的心还沉浸在书里。这情景真令人感动。有一回,她妈妈表示想看《战争与和平》,她从书柜里替妈妈找了出来。过了几天,她发现妈妈在看别的书,就问:“你为什么不看《战争与和平》了?”妈妈说:“我翻了一下,觉得别的书更好看,就看别的书了。”她说:“你没有看进去。”真是一针见血啊。

有一本书,她从四岁到现在一直喜欢,就是《窗边的小豆豆》,也是百读不厌。一开始是妈妈读给她听,她听完后宣布:“以后我也要写自己的事。”因为那本书有后记,她又加上一句:“当然也要写后记的喽。”我借此机会叮嘱我的宝贝:说话要算数呀,爸爸就等着你兑现诺言啦。

在同龄的孩子里,啾啾肯定不算读书最多最用功的。我的有些朋友的孩子,年纪很小就读成人读的大厚本,能背诵许多古文。和他们比,啾啾仍显得孩子气。不过,我觉得这样挺好。在孩子智育的问题上,我有一颗平常心,不给她施加任何压力。我给她的只是一个布满书籍的环境,一种以读书为乐的氛围,如此足矣,其余皆顺其自然。智力的生长有自己的季节,何必揠苗助长呢。

[附言]

这篇文章是命题作文,出题目的是《父母》杂志编辑格子。她希望我从育儿的角度推荐一些我最喜欢的书籍,并且不限于儿童书籍。的确,一个人如何育儿,取决于他的整体素质,而他的整体素质之形成,又受他所读的书的重大影响。我在这里推荐两类书籍。

第一类是一般所认为的儿童书籍。世界文学宝库中有一些书,表面上似乎属于儿童文学,其实也适合于成人阅读,甚至成人更应该好好阅读。这些书能够唤醒我们的童心,从而使我们更加懂得孩子的心,更好地做父母。在这方面,我最喜欢的书有: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安徒生童话》,列那尔的《胡萝卜须》,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蒙格玛丽的《绿山墙的安妮》。

第二类是伟大作家的散文。世上有一些伟大的心灵,情感丰富,哲思深刻,又保持着儿童般的单纯。他们的作品给了我最美好的享受,也长久地熏陶着我的心灵。其中,我要特别推荐泰戈尔、纪伯伦的散文诗,蒙田的随笔,还有丰子恺的散文。

2007.12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

我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中学语文教师,我会怎么教学生?

对这个问题不能凭空回答,而应凭借切身的经验。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在我的中学时代,什么东西真正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

那么,答案就有了。

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所谓多,就要有一定的阅读量,比如说每个学期至少读三本好书。我也许会开一个推荐书目,但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每个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兴趣尽可五花八门,趣味一定要正,在这方面我会做一些引导。我还会提倡学生写读书笔记,形式不拘,可以是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只是摘录书中自己喜欢的语句。如果我是语文教师,我会鼓励学生写日记。写日记第一贵在坚持,养成习惯,第二贵在真实,有内容。写日记既能坚持又写得有内容,即已证明这个学生在写作上既有兴趣又有能力,我会保证给予优秀的语文成绩。

我主要就抓这两件事。所谓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当然要让学生写作文,不过,我会采取不命题为主的方式,学生可以把自己满意的某一篇读书笔记或日记交上来,作为课堂作文。总之,我要让学生知道,上我的语文课,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立见解。

我最不会做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分析某一篇范文的所谓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据我所知,我的文章常被用作这样的范文,让学生们受够了折磨。有一回,一个中学生拿了这样一份卷子来考我,是我写的《面对苦难》。对于所列的许多测试题,我真不知该如何解答,只好蒙,她对照标准答案批改,结果几乎不及格。由此可见,这种有所谓标准答案的测试方式是多么荒谬。

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