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抓挠耳朵隐藏的心理意图

关灯直达底部

教师或者家长在训斥学生或孩子时,被训斥者通常会抓挠耳朵,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们感觉到耳朵痒,而是因为此时的处境让他们感觉很不舒服。而抓挠耳朵有很多意义,抓挠耳朵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意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抓挠耳朵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意图。

1. 摩擦耳廓背后表示非礼勿听

假设你是一位电脑销售人员,当有人前来购买电脑时,你上前给他介绍说:“这款电脑配置高,双核的,2G的内存,300G的硬盘,而且只要5000多元钱……”

这时他看了一眼电脑,并且下意识地用手指摩擦了一下耳廓背后,并把头转向一侧,对你说:“我再考虑一下。”然后侧着头用手指摩擦着耳朵,这时他肯定是没有看上你介绍的这款电脑,他的内心已经有了与你所讲的相反的想法。

这时,如果你继续游说他买这款电脑,结果肯定不会成功。如果你能够读懂对方的行为语言,那么你就应该停止推荐这款电脑,而介绍其他款。

因为对方摩擦耳廓背后,表示出听话人“勿听”的企图,他下意识想通过摩擦耳朵来阻止这些话完全进入自己的耳中。而在日常工作中,你在发表意见时,对方侧着头用手指摩擦着耳朵,表示对方对你现在表达的观点持相反意见,他正酝酿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这时你就应当给对方发表意见的机会,否则,交流就会没有效果。这时,你要想想运用另外的方法介绍你的观点,来让对方能够更快地接受你。

2. 不停地抓挠耳垂、耳背表示焦虑

注意观察你身边的朋友,当他们不停地抓挠耳垂、耳背时,表示他们正在为了一些事情而焦虑。比如,在办公室里,部门遇到了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大家也因此陷入了困境,这时你的同事们就可能会有用手不停地抓挠耳垂或者耳背的行为。而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的朋友做出这样的动作时,你可以尝试着和他聊聊天,看看他有什么烦恼,这样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感情。

3. 把整个耳廓折向前盖住耳洞,表示已经听得够多了,拒绝再听

如果你在和别人交谈的过程中,对方把整个耳廓折向前盖住耳洞,那么你最好停住目前的谈话,因为对方是在通过这一动作告诉你他不想听,他已经听得够多了。

用耳廓盖住耳洞,显然对于那些不愿意听的话直接阻止,这是所有抓挠耳朵部位中最直接传达不耐烦信息的动作。喜欢看电视或者电影的女性应该会看过这样的画面:女主角去相亲,可是相亲对象却不够理想,而且话特别多。这时,女主角采取的措施便是一面看着对方假装微笑着,一面把整个耳廓折向前盖住耳洞。然后慢慢地,女主角就只是在看着对方的嘴不停地一开一合,而听不见任何声音。

这种电影语言将人的主观感觉很具体地传达了出来,从而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这种动作背后隐藏的人的感受和内心活动。所以,如果你在谈话时也发现听者做出了用耳廓盖住耳洞的动作,那就停止谈话或者及时转移话题吧,否则会进一步招致他人的厌烦。

4. 用指尖掏耳朵表示不屑

当你在热情高涨地说着一件事的时候,听者却把指尖伸进耳道里掏耳朵,如果你看到了对方的这个动作,会做何感想?

是的,会非常不高兴。因为这个动作表示听者对说话者的不敬和对话题的不屑一顾而显得心不在焉。

这时,你可以很礼貌地提醒对方,微笑着询问:“您有什么看法吗?”如果对面坐着的是领导或者长辈,你就应该考虑转换话题或者给对方发言的机会,因为继续说下去也是无效交流,对方的心思不在你的话题上,而在他自己身上。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自己抓挠耳朵的动作。人们经常也会用手挠耳朵,或者用指尖掏耳朵,这或许确实是因为耳朵发痒才挠的,并没有拒绝倾听和对别人不耐烦的意思。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抓挠的时机,因为在和对方交谈时,你的这些抓挠耳朵的动作就会相应地给对方这些负面的感觉。

如果真的很难受,那么你也要掌握技巧,要趁对方不注意时迅速地抓挠一下耳朵发痒的地方,或者在整理头发、变换坐姿的同时顺便抓挠一下耳朵,而不要让你的手持续地在耳朵周边“转悠”,那样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