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 »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学》行为“邋遢”,降低同事对你的印象分

关灯直达底部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没人喜欢他……”这是七十年代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中的歌谣,相信对很多人来说,对片中的情节依然记忆犹新。人们对于其中那个小邋遢“登峰造极”的邋遢本事,除了望洋兴叹以外,恐怕更多的是不敢苟同和嗤之以鼻。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这种“小邋遢”在职场中屡见不鲜。当然,这里所说的办公室里的“邋遢鬼”,不再是指一个人穿着随便或者蓬头垢面,而是指在职场中的有些人,习惯将自己的办公桌或办公间弄得一团糟,不堪入目。

有人认为,自己是“扫天下”的,不会着眼于“一屋”清洁与否;只要工作认真,办公间整洁与否无关紧要;或者说自己工作忙,顾不得收拾自己的办公间或工位,乱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其实,在工作中,办公间凌乱不堪是大忌,这会大大消弱同事和客户对你的第一印象。

阿辉是公司里著名的“才子”,可是,他的办公桌却和他的才华一样令人“惊叹”——书本、文件、办公用品,以及早点、零食、新买的枕头,甚至包括装满酒的玻璃瓶,各式杂七杂八的东西居然都能在一方小小的空间里“和平共处”,有的“骑”在电脑头上,有的“层峦迭嶂”,有的“不知归处”……

后来,因为办公桌的空间实在有限,阿辉不得不把办公隔间的走道也发展成了他的仓库。打扫卫生的清洁工好心帮他收拾,还招来了他的一顿数落:“你一理整齐,我倒找不到东西了。”这样就可怜了坐在他隔壁的爱干净的女同事,每天都不得不踮着脚尖、蹦蹦跳跳地进出,时常还要遭受被那些吃了一半的零食引来的蟑螂的骚扰。

阿辉的恶习,引得同办公室的人对他提出了好几次抗议,可是却一直没什么效果,他的怪癖反而愈演愈烈。而最离谱的是,在一次重要的谈判项目中,阿辉竟然把他所负责的那份计划书弄得不知所踪,结果,几番补救也没能挽回谈判破裂的损失,上司因此而大为震怒,从此,阿辉在他的心中没有了好印象。

像有阿辉这样习惯极端的“邋遢鬼”,虽然在工作中并不常见,但不可否认的是,职场中确实有很多人懒得收拾、整理自己的办公桌和办公间,放任其变成“垃圾堆”,并且还会美其名曰“不拘小节”。可是,他们这种“不拘小节”造成的恶习,却实在让人难以忍受,这种人走到哪里都会被别人当成讨厌鬼,不屑与之为伍,与之同室。

事实上,整洁干净的办公桌或办公间,其主人会给人留下重视秩序、脚踏实地、值得信赖的印象;要是脏乱的话,其主人会给人留下随意、慵懒的印象。毋庸置疑,前者更能受同事的欢迎和领导的赏识。因此,办公桌或办公间保持整洁,是职场人际的必修课。其一,因为办公间像衣着一样,是主人形象的展示。办公桌是你的长期“形象代言人”,一张办公桌就如同人的一张脸,从桌面风格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个性和对生活的态度。什么样的办公间往往会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其二,办公间是公共场所,属于你的那块地盘要是乱得一团糟,极大地破坏了单位的整体环境,这样,会最招那些爱整洁、爱干净同事的烦。另外,看到凌乱的办公桌还会给人产生强烈的暗示作用,容易让人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

毫无疑问,同事肯会不会喜欢和办公室里的“邋遢鬼”在同一办公室里工作,试想,一个在办公室不受欢迎的人,工作中能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吗?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提醒各位:适时打理一下你的办公桌或办公间,让它保持整洁,你的上司或同事会在心里会悄悄给你的形象加分。具体的做法是:

办公桌面空无一物才是理想状态。办公桌是工作平台,不是摆放物品的仓库,非摆在桌面不可的东西,大概只有计算机跟电话,就算要放置当下会用到的东西,也要在工作结束后马上收拾干净。

每件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建立固定的工作模式,也会事半功倍,例如办公桌的第一层抽屉放工具书,第二层抽屉放文具。一旦养成了习惯,不但可以保持桌面清洁,还能马上掌握所有物品的位置。

东西无法定位时,要设法解决。笔筒塞满了,很多人就会把笔乱放,造成桌面更凌乱。因此,重点在于不能让物品误入其他空间,要限制在固定位置的范围里,并随时检视、整理。

为需要的物品设定优先级。如果文件和文具以外的物品也不断地增加,请先假设自己买了一张新桌子,然后将所有东西都摆在桌上,再将绝对需要的物品收进抽屉里,其他一律不放置。如能谨慎挑选,必定能迅速减少物品数量。

规划一个“自由空间”。对于一时不知如何分类的东西,可以先把柜子的空置处当做一个自由空间,暂时放置,短则3天,长则1周,就要把这些东西清掉,以维持视觉的清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