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全文在线阅读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李清照(十三首)

关灯直达底部

李清照(1084—?),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其夫赵明诚,卒于宋南渡时。易安晚年,流寓在浙江金华、绍兴。有《易安词》,一名《漱玉集》。

如梦令[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2]。知否?知否[3]?应是绿肥红瘦[4]。

[1]词意殆出自韩偓五言诗《懒起》:“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

[2]指卷帘人,即侍女的答语。虽说“依旧”,却已有不同了。一意作两番渲染。黄了翁云:“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见《蓼园词选》中评语)

[3]本调在此处例有短韵叠句,这里叠用“知否”两问句,极自然。

[4]全篇淡描,结句着色,更觉浓艳醒豁。黄前评续云:“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浣溪沙

淡荡[1]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2]。海燕[3]未来人[4]斗草[5],江梅[6]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

[1]“淡荡”,犹淡沲,动摇貌。“淡”与“澹”通。

[2]古人多用高枕。“隐”,凭倚,读如《孟子.公孙丑》“隐几而卧”之隐。温庭筠《菩萨蛮》:“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言美人凝妆,凭枕而卧。

[3]燕子远从海上来,称“海燕”。

[4]“人”指他人,自己不必在内。

[5]“斗百草”本为五月五日之戏,见《荆楚岁时记》。后来不拘于这节令,宋代在二月。《梦粱录》卷一:“二月朔谓之中和节,……禁中宫女以百草斗戏。”易安所记,也是这个时候,故云“海燕未来”。斗草在《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有些描写,虽近代事,亦可参考。

[6]范成大《梅谱》:“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

髻子伤春懒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玉鸭熏炉闲瑞脑[1],朱樱斗帐掩流苏[2],通犀还解辟寒无[3]?

[1]“玉鸭”,鸭为熏炉的形状。“瑞脑”,一名“龙脑”,其香以龙脑木蒸馏而成,通称片脑、冰片。《梦粱录》卷五:“自黄道撒瑞脑香而行”,又另条引诗“黄道先扬瑞脑香”。“闲瑞脑”者,意谓不熏香。

[2]“朱樱”,帐子的颜色。“斗帐”,小帐形如覆斗。“流苏”,排穗,今吴语谓之苏头,即须头,须亦音苏。古诗《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温庭筠《偶游》:“红珠斗帐樱桃熟。”

[3]“通犀”,通天犀,角上有一白缕直上到尖端,故名。李商隐《无题》二首之一:“心有灵犀一点通。”又《碧城》三首之一:“犀辟尘埃玉辟寒。”传说尚有其他种种灵异。《本草纲目》卷五十一,李时珍引《开天遗事》:“有辟寒犀,其色如金,交趾所贡,冬月暖气袭人。”(见今本《开元天宝遗事》卷上)本句“通犀”,承上句“斗帐”来,把犀角悬挂在帐子上,所谓镇帏犀(并见后程垓《摸鱼儿》注[4]),意谓纵有灵奇之物,又岂能解心上的寒冷,用问句,只是虚拟。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1],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2],雁字回时,月满西楼[3]。花自飘零水自流[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5]。

[1]红藕,红藕花之简称,荷花亦称藕花。此句似倒装,即下文“兰舟”的形容语。船上盖亦有枕簟的铺设。若释为一般的室内光景,则下文“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即颇觉突兀。

[2]雁之关于书信有两意思:一是雁足捎书;一是群雁的行列,在空中排成字形。这句用第一义,次句改用第二义接。

[3]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雁点青天字一行。”夏宝松断句:“雁飞南浦砧初断,月满西楼酒半醒。”

[4]此句即承上“红藕香残”“兰舟”来。

[5]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醉花阴

薄雾浓云[1]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2],半夜凉初透。东篱[3]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

[1]杨慎《词品》卷一引中山王《文木赋》“薄雾浓雰”,又引此词“薄雾浓雰愁永昼”,而云“今俗本改‘雰’作‘云’。”清人多赞同此说,如王士禛《花草蒙拾》、况周颐《蕙风词话》。按《乐府雅词》、《花庵词选》并作“云”,疑作“雰”者杨慎校改,原本或不必用典。

[2]近代以木做格扇,形如小屋,用以避蚊,中可置榻;框上糊以轻纱,大抵是绿色的,叫“碧纱厨”,亦名“蚊”。薛能《吴姬》十首之五:“高卷蚊独卧科。”《中朝故事》:“路岩……籍没家产……有蚊一领。”《广韵》十虞:“,帐也,似厨形,出陆该《字林》。”薛诗云“高卷”,《故事》云“一领”,是纱厨即纱帐,与后世制作或有不同。

[3]陶潜《饮酒》:“采菊东篱下。”

[4]古诗:“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5]司空图《诗品》:“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借花来比喻人的品格。这里说人憔悴。关于这两句的故事,见元人《琅嬛记》卷中。

凤凰台上忆吹箫[1]

香冷金猊[2],被翻红浪[3],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4]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关病酒,不是悲秋。休休[5],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6],也只难留。念武陵人远[7],烟锁秦楼[8]。惟有楼前流水[9],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1]此调盖用本意(弄玉忆箫史),别后怀念其夫赵明诚而作。现在流传的关于这词的两个本子《乐府雅词》、《花庵词选》,字句差别很多,当本是两个稿子,似互有得失。今从通行的张惠言《词选》,即《绝妙词选》本。

[2]以涂金为狻猊(音酸倪,即狮子)形,空其中以焚香,使香气从兽口中喷出,熏衣被所用。此句意连下句“被翻红浪”。

[3]柳永《凤栖梧》(即《蝶恋花》):“鸳鸯绣被翻红浪。”

[4]“生”为副词,加重语气。《诗词曲语词汇释》卷二:“生怕犹言只怕或最怕。”

[5]“休休”,仿佛今语“罢了,罢了”。见司空图《耐辱居士歌》,详下卷辛弃疾《鹧鸪天》之二注[2]。

[6]王维《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曲一名《阳关》,一作《送元二使安西》。

[7]“武陵人”见陶潜《桃花源记》。武陵,地名,今属湖南。但陶记并无恋爱的故事。后来以桃花、流水、仙境种种类似,遂牵合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逢二女的故事。如唐王涣《惆怅诗》十二之十:“晨肇重来路已迷,碧桃花谢武陵溪。”此词意亦借刘、阮指所怀远人,下句即借弄玉或罗敷来比自己。韩琦《点绛唇》“武陵凝睇,人远波空翠”,亦是怀人之意。

[8]“秦楼”有两个来源:一、秦穆公女弄玉故事,见《列仙传》上。原典虽不曾说“楼”,楼台可通用。唐诗已用秦楼弄玉事,如杜牧《梅诗》:“若在秦楼畔,堪为弄玉媒。”二、汉乐府《陌上桑》:“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这里秦楼,如用弄玉事,与篇题本意合;如用罗敷事,以作者身份来看,似较合适。词意总不过想念远人,两说似可并存。

[9]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1]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2],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3],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4],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5]?

[1]《花庵词选》评为“奇俊”。

[2]古人于卯时饮酒称“卯酒”,亦名“扶头酒”。白居易《早饮湖州酒寄崔使君》:“一榼扶头酒,澄泓泻玉壶。”贺铸《南乡子》:“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扶头”原意当为醉头扶起。“扶头酒”是一复合的名词。宿酲未解,更饮早酒以投之,所用只是较淡的酒,以此种饮法能发生和解的作用,故亦以“扶头”称之。或自饮,或待人侑劝,且有作为应酬者,以扶头倩人也。酒薄却云易醉者,乃重饮故耳。引申之,即无宿醉,仅饮早酒,亦曰“扶头”。如上引白句,固未必重饮也。易安此句当亦然。又如下录《声声慢》云云,只是三两杯淡酒而已,非有宿酲,文义自明。

[3]即《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意,这里不借助辞藻,措语比那首更工。

[4]“引”,发生。《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5]结句开朗,另转一意,不为本题束缚。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1],莫分茶[2]。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3]。终日向人多酝藉[4],木犀花[5]。

[1]豆蔻辛温,能去寒湿。下云“莫分茶”,以相传云茶助湿,故忌之。“熟水”,从明刊本《花草粹编》,乃芳香饮料之一,见《事林广记》等书。《事林广记别集》卷七“造熟水法”云:“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煎衮(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又“豆蔻熟水”条云:“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易安所云,盖此类也。

[2]意是不沏茶喝。将茶叶制成小饼,掰开用之。唐时煎烹,后改用沏。“分茶”亦云“布茶”,是沏茶的一种技巧,屡见于宋人书中,如曾几、杨万里诗,向子、陆游词,蔡襄《茶谱》,王明清《挥麈余话》等。有所谓“回环击拂”,所饮盖仍是浓茶。古今事异,其详难知。易安此句,译以“不沏茶”,或近之。

[3]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佳叶麻韵,近代音。

[4]“酝藉”同蕴藉,含蓄宽容意。

[5]“木犀”俗写作木樨,即桂花的别名。木犀并非古时所谓桂,但久已混同。如杨万里《木樨花赋》云:“亦不知其名,而字之曰桂。”木犀所以得名,孙少魏《东皋杂录》云:“以其文理黑而润,殊类犀角也。”宋无名氏《爱日斋丛钞》引杨万里《木犀诗》:“系从犀首名干木,派别黄香字又金。”(以上各文俱见《茶香室四钞》卷二十八引。)词末特提此花,表示作者的爱好,当为纪实。又北宋时,黄庭坚与和尚有一个关于木犀香的故事很有名。其事在李清照作词以前,是否会引用却亦难定,节录备考。释晓莹《罗湖野录》卷一:“太史黄公鲁直,元祐间丁内艰,馆黄龙山,从晦堂和尚游。……晦堂因语次,举‘孔子谓弟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于是请公诠释,而至于再,晦堂不然其说,公怒形于色,沉嘿久之。时当暑退凉生,秋香满院。晦堂乃曰:‘闻木犀香乎?’公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尔。’公欣然领解。”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1]。

[1]上片措语轻淡,意思和平。下片说故乡之愁,一时半刻也丢不开,除非醉了。又说,就寝时焚香,到香消了酒还未醒。醉深即愁重也。意极沉痛,笔致却不觉其重,与前片轻灵的风格相一致。

南歌子

天上星河[1]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2]。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3]。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4]时。

[1]“星河”,银河,到秋天转向东南。

[2]“何其”之“其”,语助词。见前苏轼《洞仙歌》注[8]。

[3]“翠贴”“金销”云云,用金翠的莲藕花样作衣上的妆饰,为下句“旧时衣”的形容语。

[4]《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旧家犹言从前,家为估量之辞。”其所引例中即有本句。

永遇乐

落日熔金[1],暮云合璧,人在何处[2]。染柳烟浓,吹梅笛怨[3],春意知几许[4]。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5]。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6]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7]。铺翠[8]冠儿,捻金雪柳[9],簇带争济楚[10]。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11]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熔金,状日光。杜牧《金陵》:“日落水浮金。”李德裕《重忆山居》六首之二《泰山石》:“沧海似熔金。”廖世美有《好事近》词:“落日水熔金。”未必为此句所本,亦可互参。

[2]江淹《拟休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碧,青玉,名词;碧云之碧用作形容词。“璧”字意近之,不必青色。王安石《东阳道中》:“浮云堆白玉,落日泻黄金”,与此首联相似。

[3]《乐府杂录》:“笛者羌乐也,古有《落梅花》曲。”

[4]“几许”,多少,意重在少,言春意尚浅。参看前录欧阳修《蝶恋花》注[2]。

[5]这里“次第”,用法与下《声声慢》的“次第”稍有不同,言转眼恐有风雨(见《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四),今值元宵喜晴,岂可虚度,反跌下文“辞谢”“不出”意。

[6]“中州”,汴京。

[7]以元宵佳节为重。三五本指望日,见《礼记》。古诗“三五明月满”。这里指正月十五日。

[8]用翠鸟羽毛作妆饰,“铺翠”似即后来的贴翠、点翠。

[9]《宣和遗事》前集“元宵看灯”:“宣和六年正月十四日……少刻京师民有似雪浪,尽头上带着玉梅、雪柳、闹蛾儿,直到鳌山下看灯。”《武林旧事》卷二:“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雪柳以缯楮为之(见《岁时广记》卷十一)。捻金者,加以金饰。参看下卷辛弃疾《青玉案》注[6]。

[10]“簇带”,犹言插带,宋时俗语。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说茉莉花,“妇人簇带,多至七插。”“济楚”,齐整。今安徽语曰“俏楚”,盖声音之转。

[11]“见”,语助词。“怕见”,犹云怕得或懒得。(《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

声声慢[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3]。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4]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5]。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6]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7],怎生得黑[8]。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9],怎一个愁字了得。

[1]多用叠字,亦暗含本意。今录本的文字句读,从张惠言《词选》。

[2]用许多叠字,前人多赞美之,宋人已然,见张端义《贵耳集》卷上、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称为“公孙大娘舞剑手”,“创意出奇”;后来亦有评为并非高调者,如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评价太高,或不必恰当。但这叠字,看来像白话,实“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说见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

[3]“将息”,犹现在说“将养”“休养”。

[4]“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前录《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5]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

[6]“憔悴损”关合人和菊花,即《醉花阴》词“人比黄花瘦”意。

[7]在“独自”下分逗,意较好,从张氏《词选》。倒装句法,犹言独自守着窗儿。

[8]“黑”字韵,《贵耳集》卷上称为“不许第二人押”,虽属过当,却是下得险而深稳,殆即作者自谓“险韵诗成”耶?

[9]“这次第”,犹言这情形,这光景。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1],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2]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3],载不动,许多愁[4]。

[1]意不过风吹落花,却先说风住,再说尘香,而花已尽,一句三折。

[2]浙江金华有永康、东阳二水合流,叫双溪。作者晚年避兵金华,时在一一三四以后,作者年五十三。

[3]“舴艋”,小舟,见前张先《木兰花》注[2]。

[4]下片以舟轻借喻愁重,用笔轻妙。后来元曲《西厢记.秋暮离怀》:“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的车儿如何载得起”意同,却是另一种写法了。